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處於世界大變化,台灣不能退化

處於世界大變化,台灣不能退化

南方朔
 眾所皆知,近來我是批評政府最尖銳的一個人。數年前我就說這個政府是不行的,我跟馬英九沒有仇,看他從小長大,七、八年下來真的不行。這次選舉之前,曾鐵口直斷,這選舉將是台灣變天的第一階段,寫文章說國民黨會只剩一都,現在證明是正確的。面對這結果我心裡是很沉痛的,為什麼我預言正確?這明明是很壞的預言。

眾所皆知,近來我是批評政府最尖銳的一個人。數年前我就說這個政府是不行的,我跟馬英九沒有仇,看他從小長大,七、八年下來真的不行。這次選舉之前,曾鐵口直斷,這選舉將是台灣變天的第一階段,寫文章說國民黨會只剩一都,現在證明是正確的。面對這結果我心裡是很沉痛的,為什麼我預言正確?這明明是很壞的預言。

全球治理的轉型思維與挑戰

近代有一個流行的名詞叫做「轉型」,「轉型」一詞是一九八七年在美國政治科學學會年會上正式提出的。因為進入九○年代之後,人類的性別、生態關係,乃至於社會的發展,已進步到電信民主,用網路、手機表達意見是一大趨勢。

此外,整體政治與社會的發展,愈來愈強調「社區意識」,社區主義變為政策主流。美國學者提出九○年代全球政治進入必須大改變的階段,如何改變?模糊地用一個過程的名詞來解釋,就是「轉型」。

當前各國都在轉型,有的成功,有的失敗,台灣卻是一個轉型結果很糟的國家。台灣社會正邁入電信民主,社區主義的意識成型,處理政治要處理的好像大家都是一家人一樣,像一個社區。對於民主,需要新的溝通方式,不同意見不是多數少數的問題,而是要創造出一個社區共識,用共識來解決問題。

全世界正在從事內部政治轉型的時候,有不少國家處理的很糟糕,一個就是美國,總統不聽眾人意見,民主黨或共和黨要和他溝通意見有障礙,屢屢遭到拒絕,台灣也呈現類似的情況。

缺乏先進前瞻轉型,台灣走向退化

台灣社會正在改變,無論政治表達方式,或是對政府人力的強化,必須有一符合轉型的原則。過去七年,台灣仍停留在傳統威權式的想法,不會用社區式的溝通來處理不同意見,動輒以黨紀處理,這也是造成台灣政治烏煙瘴氣的原因。台灣在轉型的過程中,缺乏大思維的先進與前瞻標準做轉型的工作。閱讀西方政治哲學裡的「退化」,台灣是近代國家中少數的退化國家,並還在持續當中。

我不是反中,但我認為ECFA是把台灣變成一個新架構:中國是核心,台灣是邊陲。人、技術及產業持續移出,相關利得卻沒有回流,六○年代西方依賴理論談得透徹,台灣卻選擇進入這樣的結構。

尤甚者,台灣與中國關係愈來愈密切後,把中國的低標準帶回台灣,排廢水、造假油的,康師傅也是把中國的低標準帶回台灣的典型範例。不僅是產業問題,整個社會的標準都在降低。政治社會學中認為最可怕的階段,就是當一個社會在退化的時候,經濟、政治及社會的標準同時在降低,包括社會認同、責任心、社會價值都在持續退化。

面對兩岸,解析統獨紛擾

極具爭議的兩岸政策,許多人將我歸為統派,但我現在已偏向不統不獨。我的「統」跟馬英九的「統」不一樣。處於歷史的軸承裡,談歷史性的決裂,回溯當年英國統治美國大陸,美國人從事印花稅的抵抗,並沒有想要獨立,只想抵抗不公平的印花稅,其實是認同英國的。但發展到後來,軍隊、鎮暴警察陸續出現,美國人愈來愈對英國反感,最後的獨立是被英國人逼出來的。當時在獨立之前,英國偉大的思想家暨政治家愛德蒙ž柏克(Edmund Burke),曾在英國國會如是說:「英國作為一個大帝國,要有大帝國的憨厚,你對你的人民,對殖民地的公民,你要把他們看成一個主體性的人民,對他們特別厚道,不可懷疑他們。」這句話非常適用中國,我承認中國是一個大帝國,應有大國氣度,賦予香港人普選權會造成獨立嗎?台灣對北京是有不信任,但中國應表現其大國包容,以大對小的厚道,國家富強就應有老大的樣子。看待中國,祝福越來越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做為總統的馬英九什麼都不敢講,所謂的「不統不獨」,對獨的人講不統,對統的人講不獨,這是玩一種語言的閃躲技巧。北京充滿懷疑,台灣不知方向。

脫離完全依附的省思,找未來的「型」

經濟上,北京對台灣經濟的安排,是放在對台經濟統戰的架構下。馬英九任內除了依賴中國外,完全沒有轉型。台灣大多數貨物並非本土生產的,台灣已經愈來愈缺乏本地製造業。我特別欣賞最近天下雜誌針對韓國東大門商圈的報導。台灣有五分埔、萬華成衣商圈,過去的四小龍都有成衣工廠,韓國知道成衣業走不下去,進行產業升級,造就紡織成衣設計業。往設計高端走,附加價值提高,周邊的表演事業亦順勢成長。據天下雜誌報導,韓國整體紡織成衣設計業,培養出一萬個設計師,養活六十萬勞工,從此韓國的成衣業不是夕陽產業。反觀台灣,於過去數年間,放棄所謂「夕陽產業」,出走中國大陸、越南,更甚者轉往柬埔寨、緬甸等低工資的地方。台灣的無法轉型,未謀求晉升,遂成一個「夕陽國家」。

我認為台灣必須進入一個新的轉型階段,但「型」在哪裡?我們需要定義未來的「型」是什麼,這是很難的,替未來定「型」的本領很多國家都有,韓國、北歐四小國都是典範。找不到未來的「型」,就無法轉。

過去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道路自己開」。六○年代台灣沒有產業,政府就鼓勵年輕人創業。大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志,開公司,習技術,開個小工廠,六○年代台灣年輕人充滿動力,每個人動腦筋創業。而現在馬雲來台灣說要幫年輕人,這本該是台灣政府該說的。今天鼓勵年輕人創業,資本額需求要上億,創業門檻高,多少家庭或個人可支付?帶頭創業該是政府來帶頭鼓勵與照顧。我看到政府常言台灣沒有人才,非常不以為然,我可認為台灣遍地是人才。五、六○年代,台灣大學畢業生到處學技術,變成專家人才,這是當時的社會氣氛創造出來。

政府與年經世代的願景

當前政府只談「小確幸」,缺乏大轉變。「小確幸」亦即缺乏願景,當國家缺乏願景,社會就沒有前途。我不是唱衰這政府,然歷經此次九合一的選舉,仍未見政府改革決心,還認為權力太小,這是什麼價值觀?

當前政府的作為於國家仍缺乏方向,領導人還認為他的國家總目標是正確的。台灣的老百姓,應該學習從事更多反省判斷及提出反對。有正面想法,不妨一一提出來。台灣需要轉型,台灣有學問、有想法的人,要貢獻他的意見。一旦有了大的方向,摒棄小確幸心態,台灣才會有未來。各位在座的與年輕的一輩,好好努力吧!

引用來源:南方朔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