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國際與兩岸新形勢下的台灣

國際與兩岸新形勢下的台灣

蘇起
台灣的環境由國際、兩岸及國內等三形勢組成,幾個階段的面貌都不一樣。黃金時期是李登輝主政的一九八八到一九九五年,不論是國際、兩岸與國內情勢都很好。一九九五到二○○○年,外交翻轉、兩岸翻轉,國內還是很好。二○○○年後連續十三年,歷經陳水扁八年和馬英九任期,國內情勢都是壞的,台灣經濟成長率在整個東亞倒數第二。

台灣大環境演變

台灣的環境由國際、兩岸及國內等三形勢組成,幾個階段的面貌都不一樣。黃金時期是李登輝主政的一九八八到一九九五年,不論是國際、兩岸與國內情勢都很好。一九九五到二○○○年,外交翻轉、兩岸翻轉,國內還是很好。二○○○年後連續十三年,歷經陳水扁八年和馬英九任期,國內情勢都是壞的,台灣經濟成長率在整個東亞倒數第二,只比日本好一點,而政治動盪到現在都沒停。陳水扁第一任的國際形勢還好,兩岸不好,但到第二任連國際形勢都轉壞,是歷來三形勢最壞的時期。馬英九時期起碼國際安定、兩岸安定,但國內情勢不好。

國際政治現實衝擊台灣的先例

台灣是海島,外部形勢時時刻刻衝擊台灣,但因為孤立已久,許多事民眾甚至菁英都沒感覺。第一個例子是一九五○年的韓戰救台灣,要是沒有韓戰,今天我們可能都變成共產黨。第二個是一九五○到一九七一年間,中華民國雖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實際上卻無權力,據外交前輩告知,常常輪到中華民國擔任輪值主席時,該月就「剛好」沒有議事。這事連我都無感。其三,一九七一年,美國為了聯中制俄,開始與大陸交往,當時季辛吉就承諾周恩來「不阻撓台灣被統一」。此事被隱藏起來,所以台灣無感,不知道美中已有交易。其四,一九八○年雷根當選總統時台灣歡欣鼓舞,認為美國將與我國復交。同年波蘭的團結工聯崛起,台灣以為工人既然開始反抗共黨,就表示共產統治開始崩潰,也歡欣鼓舞。誰曉得雷根好人加上波蘭好事,卻使雷根為了比以前更加強聯中制俄,就拋棄原來復交及軍售的承諾。因為這變化離台灣太遠,所以台灣也是無感。其五,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原本親台灣的小布希政府立即轉而聯中。這件事台灣許多人也是無感,扁政府後來還逆勢邁向「一邊一國」。最後的例子是,二○一一年北韓金正日過世,年輕的金正恩上台使朝鮮局勢出現重大未知數。北韓有核武及飛彈,如處理不當將衝擊全球情勢。當時台灣總統大選倒數計時。馬英九的兩岸政策眾所皆知,而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則相對模糊。美國與中共都無法接受台灣與韓半島同時出現戰略的不確定性,這對當時馬英九的總統連任絕對有臨門一腳之效。但台灣根本沒人注意北韓情勢,所以也無感。將來類似的國際政治仍會持續衝擊台灣。台灣是否還要像以前那樣不知不覺?

東亞當前基本態勢

台灣海峽是東亞目前唯一風平浪靜之處,東海、南海、北韓、釣魚台則遍地烽火。中日內部鞏固,大陸習近平抓得很穩,日本安倍領導佔三分之二多數。但台灣內部社會是分裂,美國也是分裂的,我認為台灣的分裂比美國還嚴重。美中日都是大國,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控制全局,大國間又互相猜忌,難協調出一個辦法來管理,因此中小國家有操弄空間。關於台灣問題,就我的瞭解,是美中最可能發生戰爭的地方。美中不太可能會為了南韓、釣魚台、或南海打仗,但為了台灣,起碼中國有九十%到一百%的可能,美國則有五十%的可能,這使得台灣不得不特別小心。扁政府時期,美國是明的管理,中國則暗的管理,兩者間有沒有共管不確定,但從其行為模式可觀察出一個明、一個暗。明的管得好,暗的就不用出來。

美國動向與布局

美國仍是未來唯一的超強,我不太同意別人說美國在衰落,美國是世界所有工業國家中人口還在增加的,科技、能源也在上升,若干年內還是唯一超強。近年美國的重心想轉向東亞,問題是許多地方不放它走,包括中東的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想走走不了。對於東亞,美國心有餘而力不足,短期內無意捲入另一場戰事。所以美國的方法是避免衝突,高層密集溝通,歐巴馬對習近平說:「盡可能縮小分歧。」就是明證,特別是雙邊的「五T問題」:台灣(Taiwan)、西藏(Tibet)、天安門(Tiananmen即人權)、貿易(Trade)及技術轉移(Technology transfer),這些問題已漸淡出。

未來兩年,美國是分裂的政府,行政立法分屬民主、共和黨。雖然美中無直接衝突,但兩國改為隔山打牛、借力使力。美國靠日本來壓制中國大陸,拉攏菲律賓、印尼、新加坡及澳大利亞一起制衡大陸。北京則以北韓牽制美日韓,利用南韓牽制日本,另有柬埔寨與馬來西亞為好友。台海最敏感,為了避免美中直接衝突,美國故意讓台灣置身於「再平衡」之外,繼續「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這個意思其中之一就是不支持台獨。因為「不支持台獨」的說法會刺激台灣內部,所以只有在美國生氣時才會講出來。台灣有些人認為美國不樂見兩岸的統一,我認為這是事實,但這是長遠的,而且美中的意志對比也完全不同。短期之內,美國更不願意見到兩岸吵架,美國的政策是不希望台灣再成為麻煩製造者。

中國大陸的國際地位與戰略

大陸GDP雖居全球第二,但力量仍不足以與美國抗衡。我從來不擔心中日會為了釣魚台動干戈,大陸越往高層越冷靜。當年北京對台灣海峽打飛彈,激起台灣內部民情翻轉,在那之前支持統一認同中國比較多,飛彈一打之後,民情整個翻轉。若中日有所衝突,日本的思想將發生驟轉,屆時日本會變成更大的威脅。但因反日及反中在各自內部都有巨大市場,所以中日之間的問題仍會存在一段時間,但會鬥而不破,因為經濟與人民間的來往太密切。

對台戰略上,在東海、南海問題出現後,中國大陸在戰略上比過去更重視台灣,對台意志更強。但戰術上比過去更輕視台灣,因為力量對比更懸殊。中國已有五個省的GDP超過台灣,扁政府交棒給馬政府時,廣東省的GDP已經超過台灣,接著是江蘇、第三是山東、第四是浙江、第五是河南超過台灣,下一個將會是河北、遼寧及四川,到福建是第十二個省。當現在佔台灣GDP三分之二的福建省跟台灣一樣大的時候,對台灣的心理衝擊將會很大。中國大陸現在不急,它很有信心,不過到習近平的第二任就很難說了,因為他將面臨建國七十週年及建黨一百週年的壓力。

日本在安倍之後

改選後安倍在日本得到三分之二的多數支持,台日關係近幾年特別好,因為台灣現在是日本在東亞唯一的朋友。俄國、兩韓及中國都不喜歡日本,只有台灣對日本特別友好。因此,日本對台灣特別的友善,這就是國家利益。

概述與美中日關係的互動

好消息是,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算是「好的」,只是今年從好變成「尚可」,與美國是「很好」,與日本是「極好」。壞消息則是,美中日的戰略競爭壓縮了台灣的戰略空間。看得見的有四個例子:第一,中國大陸新的防空識別區切到我們的識別區,目前雙方相安無事,但理論上可以相互干擾。

第二個例子,日本在離東京最遠、離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南方澳外海一百一十公里)開設監偵基地。日本因為北方問題減少,便將監偵設備運到南邊。問題是與那國島離台灣太近,我們花蓮、蘇澳、台東甚至屏東都有重要的基地,會被全部看光光。當然日本說是監督中國大陸的軍艦潛艦,但我始終認為,友好歸友好,鄰居間的籬笆還是要有的。

第三個例子是南海島礁,我國太平島四周各個島礁,相關各國都在大興軍事工事,關係更複雜。第四個例子則是幾個月前台商在越南遭到池魚之殃。這四個例子都顯示台灣的戰略環境逐漸被壓縮。其他在空中、水面、水下常常有事,卻不容易在媒體上看到。

九合一選後大三角與小三角的推演

一言以蔽之,我認為主「鬥」的民進黨今後將主導分裂而衰退的台灣,同時面對內部鞏固且實力與意志都更強的中國大陸、內部分裂而有心無力的美國,以及內部鞏固但對外仍在起步的日本。原來穩定的大三角(美中台)因台灣內部生變而轉成不穩定。原來已不穩定的小三角(藍綠紅)將變得更不穩定,美中勢將為此強化溝通協調。藍與紅有對話,而藍與綠、綠與紅卻都沒有對話,現在已不穩定,未來問題更大。台灣內部認同趨勢越來越有利於台獨,兩岸實力對比趨勢卻愈來愈有利於統一,兩趨勢的激盪如何處理?雙方如何控制內部的極端力量,都是新問題。

另外,我認為許多人忘了其實全世界一直都在「一中各表」,包括美國。中國大陸主張「一個中國」,事實上世界各國均採用不同的「一中各表」,意即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各國對於「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則持不同的態度,分別用「認知」(美)、「注意到」(加)、「理解並尊重」(日)、或「尊重」(荷)等字眼,而不是直接了當地「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與各國相比,國民黨的「一中各表」最為寬鬆,而我當年試創的「九二共識」則比一中各表還更寬鬆,因為它連中共鍾愛的「一個中國」四個字都拿掉了。當初我還估計北京不會接受,民進黨可能接受。結果我判斷錯誤,反而民進黨不接受,共產黨接受。現在民進黨全面拒斥「一個中國」、「一中各表」及「九二共識」,將不僅與中國對撞,也牴觸世界多數國家的立場,台灣對外關係勢必受創。

未來的方向與台灣當前的課題

我談七點,前面四點跟民進黨有關。第一,扁政府八年主「鬥」,馬政府第一任主「和」,第二任實「拖」。在野六年均「逢中必反」的民進黨,現應負責任地檢討「鬥」是否可行。如可行,要如何鬥?如不可行,宜「和」或­「拖」。如「和」,要如何「和」?如「拖」,如何「拖」?

第二,蔡主席領導的高層要做「鬥和拖」的決定,是由上而下,還是由下而上來做?上下間如何相互說服?這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第三,我個人認為,只有「和」是讓台灣自己決定自己的前途,而「鬥」是逼美中兩個大國介入,若介入了對台灣絕對很難看;而「拖」只是鴕鳥,因為實力愈差愈遠,最終還是任人宰割。兩者均會讓別國決定台灣自己的前途。

第四,民進黨如要「和」或「拖」,除了建立「黨內共識」外,尤須說服美中接受,並讓他們相信,將來不會隨意變卦(如李扁當年)。民進黨如不接受「九二共識」也可以,但就一定要另外搭橋。這個橋不管是什麼東西,它承載的最重要的訊息就是「不獨」。民進黨走出這一步是最難的。走出去後,還要讓別人相信你,不可以隨意變卦。民進黨自己要有共識也不容易,內部難,外部也難。估計蔡英文主席訪美時,將面臨重大的考驗。

第五,馬總統推動兩岸和解及拓展國際關係,有巨大的貢獻。但他的政府相關部會卻在過去六年沒有向民眾妥善解釋安全紅利、政治紅利及國際紅利,而只談經濟,我認為這是愚蠢的失職。談經濟一定有人賺錢有人賠錢,但是安全、政治及國際紅利,不僅很難做到而且每個人都會享受到,結果政府單位做到了卻很少談,這不是愚蠢是什麼?現在連戰、蕭萬長代表參加APEC,衛生署長出席WHA,如果未來民進黨仍然主「鬥」,這些紅利能否維持,恐有風險。

第六,我認為未來一年半,馬政府仍宜主動協調朝野,強化行政立法關係,力求通過包括互設辦事處及服貿等相關條例,以務實的步驟穩定大局。

最後是我對媒體的期許,台灣經過兩位很有學問也非常努力的總統,但他們都過份被媒體牽著走。他們每天早上必看的是前一天的「輿情報告」。偏偏過去這十幾年,台灣媒體又不重視國際與兩岸新聞,導致政府幾乎就只被國內情勢牽著走。但國際與兩岸原本是三軍統帥的重責大任,兩位總統徒然擁有遠比外界更多的兩岸與外交資訊,本應一方面依據這些資訊洞燭機先,順勢利導,讓台灣趨吉避凶,一方面適時適度告知民眾,以凝聚力量,共同維護台灣的安全與安定。結果一位是恣意妄為、逆勢而行,另一位則是自我設限、被輿情領導,令人深感遺憾。最後,我也要呼籲媒體有責任恢復民眾「知的權利」,幫助台灣走出目前弱智的困境。

引用來源:蘇起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