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大沼氣發電 豬糞變綠金 中央畜牧場獲神農獎
林慧貞 — 2015年05月27日不過早在20年前,農政單位就曾經想把豬糞變黃金,大力在畜牧場補助沼氣發電設施,最後卻以失敗告終,因為台灣豬糞的含水量太高,又欠缺脫硫設備,機器用不到一年就壞掉。
20年的難題至今仍沒有改變,屏東的民間養豬場「中央畜牧場」是全台唯一一個、最大的沼氣發電示範區,為了避免水氣過多損害機器,中央畜牧場特別設置「豬廁所」、採高床式飼養,降低豬糞中的含水量,創新又環保的措施讓場長蘇鵬獲得今年神農獎。蘇鵬提醒,發展沼氣發電不是只有蓋好設施,後續乾濕分離的飼養習慣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配套。
豬糞變黃金,沼氣發電好處多
許多屏東人一定對濃烈又揮之不去的「豬屎味」不陌生,屏東是台灣最重要的養豬大縣,但每年持續不斷的畜牧廢水,讓清澈的東港溪面目全非,不過來到麟洛的中央畜牧場,卻聞不到濃烈的豬糞味,不是因為整個場都採密閉式的水簾設備,而是老闆蘇增、蘇鵬兩兄弟在4年前蓋了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設施。
細菌分解有機物的過程中,會自然釋放出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氣體,也就是沼氣的主要物質。動物的糞便在缺少氧氣的狀態下(厭氧),經過微生物分解,會釋放出沼氣,其中甲烷可以提供熱能,經純化後熱值相當於天然氣,導入引擎發電機處理後,就能成為我們日常所需的電力。
不只糞便,廚餘、動物屍體經過處理後,都能成為電力來源。簡單來說,沼氣發電就是「把垃圾變黃金」,相較於石油、天然氣等取之有限的資源,或是火力、核能等污染性極高的發電方式,沼氣發電不僅可解決廢棄物,又能提高能源自給率,而且甲烷若沒有適當處理,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0倍以上。
經過厭氧處理後的動物糞便,可以減緩惱人的臭味,養豬業興盛的丹麥早在40年前就開始研究沼氣發電;台灣的畜牧廢水一向為人詬病,因此農政單20多年前曾仿效丹麥,補助豬農沼氣發電設備。
複製丹麥經驗?須先改變飼養環境
但是政府的美意並沒有成功,關鍵在於20多年前缺少脫硫設備,沼氣中的硫化氫容易腐蝕引擎零件,許多農民的發電設備不到一年就「整組壞光光」;此外,由於飼養習慣的差異,台灣的豬隻排泄物經常混合屎尿,含水量高,導致發電效率不彰,豬糞變黃金的美夢很快就幻滅。
直到近年核能發電在全球引起廣泛爭議,沼氣發電才重獲能源局重視,中央畜牧場是台灣最早設置太陽能電板的牧場,2011年在屏東縣政府輔導下,開始興建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廠,隔年落成,是全台唯一取得環保署「節能減碳行動標章」的養豬場,場長蘇鵬還因此獲得今年神農獎。
只是台灣的飼養習慣並沒有太大改變,20年前行不通,現在就沒問題嗎?
「階梯旁那個金屬筒就是脫硫設施,有它,我們的沼氣發電設備才不會壞掉。」蘇鵬爬上兩層樓的沼氣發電廠屋頂,一一介紹砸了4千萬的設備,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採用最新技術的脫硫設備,可以脫去大部份的硫化物,避免重蹈20年前覆轍。而他腳下的巨大水泥方盒,便是豬糞發酵的所在。
(下左)圖片右邊階梯旁的金屬筒是脫硫設備,左邊紅色袋子則是沼氣儲存袋,(下右)沼氣冷卻後會存放在儲槽
中央畜牧場也一改先前的飼養習慣,設置高床式休息區,運用條狀的地板材質,讓豬隻的排泄物自然落下,不用每天沖洗,降低環境中的水份。
最重要的秘密武器是「豬廁所」,蘇鵬解釋,豬會在自己的糞便中打滾,豬廁所是長寬1公尺多的方形空間,中間用鐵條隔成長方形格子,形成障礙,保持豬身體的清潔,豬其實很聰明,只要每次大便時訓練牠們過去,久而久之就會自動養成習慣,在乾的地方睡覺,濕的地方大便。
設置處理中心,分攤豬農成本
中央畜牧場的沼氣發電量有195千瓦,平均一個小時可發120度電,可以供應整個畜牧場三分之二電力,一個月就省了20多萬元電費,即使建置成本高達4千萬,不過蘇鵬樂觀地說,沼氣發電一年至少可省300萬,所以十多年就回本了,而且自己養豬也不會只養十年,又能省去除理汙水的錢,還能敦親睦鄰,這筆投資很划算。
目前蘇鵬兩兄弟共養了3萬頭豬,沼氣發電的處理量可到6萬頭。由於沼氣發電設置成本高,大多數的豬農有心也無力。
蘇鵬認為,中央畜牧場可以成為處理中心,搜集鄰近地區的豬舍廢水,統一集中處理,如此沼氣發電才推得起來,但前提是豬農要改變飼養方式,降低含水量。
不過話鋒一轉,蘇鵬對於目前的能源政策很不滿,台電的沼氣發電收購價一度只有3塊多,是太陽能的一半,「但是這樣邏輯不對,太陽能不用也不會汙染環境,甲烷不用卻會造成溫室效應。」政府應該改變現有的思考方式,「廢棄物是因為放錯地方才會變成廢棄物,只要好好利用,就能把討人厭的東西變成好東西。」
蘇鵬說,沼氣發電每年可省下300萬電費,對環境又好,非常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