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的高度看馬習會後的兩岸經濟
工商時報 — 2015年11月12日近日國人對馬習會所取得的成果多有議論,持肯定者不少,而批評的聲浪也不低,在野人士更以馬總統會前致詞時只提「一中」而未提「各表」大加撻伐,民進黨立委日前也提案譴責馬總統。其實這並非第一次,這些年兩岸洽談任何事,不是被指為黑箱,就是被批為賣台,這次馬習會遭到批評,並不意外。兩年前服貿協議簽署後,在野黨立委占領立院議場主席台,高舉「黑箱作業」、「出賣台灣」、「國共聯手,掏空台灣」等標語,而去年他們更直指服貿、貨貿及自由經濟示範區是「一中三部曲」。
我們認為,民主社會的可貴在於尊重不同的觀點,對於政策走向可以進行理性的討論甚至辯論,但卻不應捕風捉影,指鹿為馬,更不應羅織不實資訊四處散布而挑起族群對立。古人言:「大丈夫處世,論是非,不論禍福;士君子立言,貴平正,尤貴精詳。」此之謂也。
我們固然要有論是非不論禍福的勇氣,但在論是非之前,查證的工夫不能少,持論必須平正,不能以拼湊的資訊誣蔑他人。遺憾的是,這些年在意識型態操弄下,台灣社會激情多而理性少,占領、路過及抗議已成常態,這個社會已失去了理性的政策辯論空間。過去服貿協議如此、自由經濟示範區如此,如今馬習會自然也不會例外。
這樣非理性的對話,非僅加深族群的分裂,更將錯過改革的時機。我們與其到處挑馬習會的毛病,倒不如回過頭來想想,馬習會後兩岸的經濟、文化該如何交流,如何抓住這個歷史的機會來創造台灣最大的利益。對於馬習會的結論,我們更應以歷史的高度來展望台灣的未來,而不應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無謂的言語之爭。我們認為有以下四件事朝野必須確認:
首先,我們得承認兩岸緊密的經貿關係現狀:不論我們喜不喜歡,近二十年來台灣的經濟確實深受大陸的影響。自1992年春天鄧小平南巡談話擴大改革開放力道後,台灣企業赴大陸投資者絡繹於途,迄今登陸投資已達1,513億美元,是我對大陸以外地區投資金額的1.5倍,是我國最大對外投資地區;另外我國出口近四成市場在大陸,來台旅客中也有四成是陸客,大陸已是我國經貿往來最密切的地區。
其次、兩岸經濟依賴關係正在改變:早年台商登陸即使小規模如「三來一補」也深受大陸官方重視,隨後上市公司西進更受到大陸政府的禮遇,直到2001年大陸加入世貿組織(WTO)前,台灣在兩岸經濟交流上仍有優勢,投資帶動貿易為台灣創造龐大的貿易順差,並推升了台灣的經濟成長。然而,隨著大陸市場開放,產業技術逐漸成熟,大陸對台灣的依賴逐年降低,統計顯示我國在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已由十多年前的第二降至如今第五,而在大陸投資占比,也由十年前的7%以上降至近年的5%以下,兩岸的依賴關係正快速改變。
其三、大陸人均所得已達我1990年水準:大陸這些年經濟快速成長,薪資增幅如同二十年前的台灣,今年預估其人均GDP即將升至8,000美元,已追上我國1990年的水準,兩、三年後便可邁入一萬美元大關。隨著大陸經濟愈富有,我方的談判籌碼就愈少,不論從政治或經濟而言,這個變化不容忽視。
其四、大陸正積極進行區域經濟結盟:大陸除了參與世貿組織這個多邊協定,近十年也與東協、紐西蘭、智利、韓國、澳洲及台灣簽署了16份自由貿易協定,其中13份已生效,而正在洽談中的還有中日韓FTA、RCEP、東協升級談判、兩岸貨貿等等,其企圖心之大,於此可見。自由貿易協定雖不必然讓一國競爭力轉強,但我們仍應有策略的參與,大陸區域結盟的進展必須加以正視。
綜上所述,我們必須明白兩岸關係,從昔日我方具絕對優勢,至今日優勢逐年流失,其中糾結著兩岸投資、貿易、產業、就業、文化及教育各個層面,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我們在嘲諷揶揄「馬習會」那些空虛的意識形態之餘,可曾從歷史的高度察覺這一局面的演變,已漸有時不我予的隱憂?在野黨若真有愛台灣之心,就不能只天天在「一中各表」上挑毛病,而應務實面對台灣優勢的流失,拿出因應大陸經濟崛起、提振台灣國家競爭實力的政策藍圖。須知,在全球化競逐下,現狀隨時在變,沒有務實的兩岸政策而欲維持現狀,豈非緣木求魚?
引用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2000034-2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