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解析雙11購物節的產業效應和消長態勢

解析雙11購物節的產業效應和消長態勢

工商時報
由大陸電商阿里巴巴集團一手主導打造的「雙11購物節」,今年進入第7個年頭。盤點2015年「雙11」的總體表現,不只在交易金額上持續出現跳躍式的增長,同時其衍生、擴散效應更是令人目不暇接。看來「雙11購物節」不只開創網路購物行銷的新紀元,其後續效應更是不容小看。

首先,且檢視今年「雙11」所締造的驚人數據。包括宣告開賣的18秒,成交金額就達1億人民幣,比去年的1分11秒快了將近4倍。交易額破10億的速度是1分12秒,也比去年的2分53秒快了1倍有餘。破100億元的時間只要12分28秒,而去年則耗時38分28秒。

不止如此,瘋狂的剁手族再接再厲,到了7小時45分,交易額突破417億元,勝過去年美國感恩節歷時5天的購物季線上交易總額。接著到了11小時49分,成交額也超過2014年「雙11」全天創下的571億元。最後的成交量912億人民幣,雖然未能如外界預測的突破千億大關,但「雙11購物節」已經不折不扣的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亮眼的購物狂歡節。

進一步分析「雙11購物節」迭創交易金額新猷的內部結構,一方面固然呈現大陸內需市場強大的消費能量。更值得正視的是,被捲入此一瘋狂購物嘉年華活動的,還包括海外俄國、美國、日本等的剁手族。統計今年的「雙11」,全球共有233個國家的消費者交易成功,讓「雙11」從專屬大陸的「光棍購物節」,華麗轉型成為席捲全球的「國際購物狂歡節」。「雙11購物節」的快速蛻變,印證在網路時代,果然已經實現全球一體亦步亦趨的新貌。而這在前網路時代,是完全無法想像的。

阿里巴巴集團在跨出「雙11國際化」的腳步後,創辦人馬雲更在第一時間表示未來還要去紐約及倫敦舉辦「雙11」開賣儀式,讓阿里成為全球電商的共同平台。

另一值得關注的新貌,則是阿里集團一方面全力進軍國際市場,另方面也不忘深耕內需市場。據統計,大陸全國今年共有8千多個村點,透過農村淘寶服務站平台,得以首次參與「雙11」活動。一般估計,淘寶全面滲透大陸農村之後,將可引爆龐大的農村人口加入網路購物的行列。讓阿里巴巴集團內外兼修,匯流成為無所不在的全球最具規模之電商平台。

阿里集團能夠在短短數年之內於內需市場和全球行銷上迭創佳績,自然不能沒有獨門暗器。分析起來,能夠在短短一天之內,在全球各地交易成功,凸顯其金流、物流和客服的驚人處理能力。試想光在今年「雙11」的第1小時,支付寶的支付筆數就高達1.17億筆。這種海量的交易行為,能夠平順的執行,還真是要拜該集團實現了1,000公里以上「分散式運算」能力所提供的技術保障。

除了能夠有條不紊的處理海量交易行為,後端的物流配送與金流管理,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支柱。而在全球剁手族於「雙11」實現狂歡購物後,阿里集團同時更獲得可觀而又寶貴的購物消費者的數據資訊。這些大數據的儲存、分析,無疑將為往後阿里集團提供更精準客製化銷售服務,帶來敲門磚的效應。

看到大陸的電商產業能夠在短短十年內,打造出覆蓋面及於全球,產業鏈不斷延伸的全新局面,看在也曾致力推動第三方支付電商業務的台灣相關業者眼中,除了羡慕,更多的應該是感慨。明明台灣有更先進、完備的資訊產業基礎,在市場行銷和創意軟實力上,向來更是台灣最自豪的強項。但是單單一個第三方支付的遲遲未能完成立法,就讓有心的台灣業者錯失先機。於今,不只電商產業的規模遠遠無法和大陸同行相比;本來在網路無國界的特性上,台灣電商也許還有機會以先進者的姿態進軍大陸電商市場,而今卻只能坐看阿里巴巴在全球市場快意馳騁、攻城掠地。台灣的剁手族最後也只能身不由己的加入「雙11」的狂熱購物行列,成為阿里「雙11」海外愛買族的重要樁腳。

「雙11購物節」基本是無中生有的創意行銷典範。在全球熱議的同時,大陸電商產業已躍居全球龍頭老大,而台灣則只能斯人獨憔悴了!

引用來源:工商時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