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想對市場說什麼?
梁國源 — 2015年12月18日為什麼央行在沒有政治壓力、且經濟景氣已達谷底之後,還要作出降息的決定?市場上都在問,央行是看到了什麼「很糟的訊號」?央行到底要從此次降息決定,對市場說什麼話?
市場對於聯準會、央行政策性決議的疑慮,聯準會主席葉倫、央行總裁彭淮南都不會直接給答案!解讀聯準會的會後聲明,及我央行理監事聯席會議決議的新聞稿,是適合的分析方法之一。
以此次美聯準會的會後聲明中,聯準會第一次明文的將「逐漸(gradual)」一詞定調為升息速度,這暗示著可預見的未來升息速度將相當緩慢。過去20年期間,除了這次,聯準會還經歷三次升息週期,主要是前主席葛林斯班任內期間,當時他經常使用「measured pace」(適度的增長)形容升息速度,結果多是出現階梯式的上揚。此次會後說明的另一段:「未來升息速度將採「依循數據操作(data dependent)」的方式,亦即數據不如預期時,聯準會也可放慢升息速度」,這些均讓市場對於未來利率的可能走勢,有所盤算。
同時,聯準會也發布關於與會官員對於未來聯邦資金利率預測的點陣圖顯示,葉倫並在記者會上回答對未來物價的預測,她有信心於物價有內生向上的力量,靠近2%的通膨率目標。
美國聯準會透過這些字詞,向市場傳遞”訊號”,讓市場有所理解並及早準備未來。回頭來看我國央行會議決議的會後資料,雖然附件有許多補充資料,央行長期搜集各市場走勢及統計數據等,但真正能代表央行理事會上的「一致決議」,是在會後新聞稿中,可惜的是,外界市場能從中領悟的”訊號”,實在相當不足。
針對我央行會後新聞稿,和過去幾季的新聞稿比較起來,在匯率部份,央行新增「惟各國總體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導致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國內匯市波動隨之加劇,不利經濟與金融穩定」。我的解讀,央行此次降息的真正關鍵,是「不希望新台幣和各貿易對手國陷入太多的劣勢」!換句話說,新台幣匯率自今年9月以來走勢,讓央行覺得不對勁,需要進一步採取行動。
分析央行第三季理事會宣布降息的9月24日,當時新台幣兌1美元匯率為33.129,此次第四季會議(12月17日)台幣收盤為33.035,這段期間國際經濟景氣有趨緩跡象,台灣出口表現到現在還在雙位數衰退。觀察同期的韓元匯率,雖然也有走升跡象,人民幣卻是大幅走貶,台幣在此波貨幣戰爭中,處於極為不利的價格劣勢。由此可看出,央行認定,現階段中國大陸才是影響台灣貿易競爭力的關鍵,需要進一步透過影響層面較大、成本卻較低的降息半碼,來擴大干預台幣匯率。
這些個人解讀,其實央行已「分散」在會後新聞稿裡,只是推論結果仍要更多的佐證,期待央行可以參考美國聯準會,在說明上有更多的形容說詞,讓市場可以有靶可尋。
引用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218000060-2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