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傳統作物耐得住氣候衝擊 花蓮農改場積極向部落取經

傳統作物耐得住氣候衝擊 花蓮農改場積極向部落取經

面對風災、寒害種種極端氣候衝擊,台灣農業戰鬥力可能隱藏在原鄉部落中!花蓮場去年成立的「原住民農業研究室」,積極向部落尋求傳統作物種原,這些長期馴化、經過環境歷練,藏種於部落的原生作物,有望成為極端氣候下糧食安全的解方。

花蓮農改場與原住民部落合作發展傳統作物護食安,抵禦極端氣候!圖為織羅部落的葛鬱金。攝影:廖靜蕙

花蓮農改場與原住民部落合作發展傳統作物護食安,抵禦極端氣候!圖為織羅部落的葛鬱金。攝影:廖靜蕙

向原住民取經 花蓮場成立研究室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去(2015)年8月正式成立的原住民農業研究室,針對原鄉特色作物進行保種與研發,期能促進原鄉農業文化特色發展。

事實上,花蓮場輔導花蓮、宜蘭原住民農特產業發展早有基礎。無論是前進部落的原住民農業專業訓練、與邦查農場合作栽培原鄉野菜、協助太巴塱部落傳統紅糯米的純化,及東海岸新社及靜浦部落傳統釀酒米的留種及繁殖,「幾乎是傾全場之力陪伴、輔導原住民部落發展傳統農業。」花蓮場副場長范美玲表示。

原住民農業研究室主持人林泰佑表示,由於原住民部落在農業環境上,因人口老化缺乏人力,又位處山區或灌溉水源不足之處,生產成本相對提高,若以大宗市場為導向,如水稻、平地社會常吃的蔬菜,競爭力大受考驗。隨著食品安全、養生等種種因素,原住民特有的農產作物,反而逐漸嶄露頭角。

更重要的是,這些由部落不斷種植而長期馴化、藏種於部落的作物,當台灣農業環境面臨極端氣候衝擊時,反而更具耐逆境的特質,得以異軍突起,保障糧食安全;而部落長年保有的優良種源,可能因人口老化隨之流失,而栽培的品種難以抵禦氣候變遷的衝擊,「到那時候談保種、育種都太遲了!」林泰佑說。

尤其傳統作物獨特的營養成分和機能性,常口耳相傳於部落中,卻苦無機會印證,正可讓研究室發揮功能,並挖掘更多隱藏的價值。

因此研究室的成立之初,將積極募集原住民傳統作物種原,以找出特色作物選育成經濟作物為目標,獨具價值又能維護食品安全。

保種抵禦氣候變遷 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研究室成立的第一步,就是充實資料庫,以及種原庫。「在發展部落傳統作物中,一定涉及種原保存,連帶也將傳統利用方式,文化上或季節上的意義一併收集!」林泰佑說。

為發展部落特殊農產業提升競爭力,研究室將針對部落特有作物,如紅糯米、中草藥、野菜、雜糧,品種改良及有機栽培技術;在研發方面則聚焦在原生豆類。

花蓮縣光復鄉的「馬太鞍」這個地名(部落名),就是阿美語樹豆的意思,象徵適合種植樹豆之地,而樹豆蛋白質、異黃酮抗氧化物成分高,在原生環境生長,具有抗逆境的能力,可導入現有的黃豆品種中育種。其他如鵲豆、萊豆等豆類,也期待能循著類似的脈絡,與部落一起尋找農產業契機。

樹豆是阿美族傳統作物,馬太鞍就是阿美語樹豆的意思。攝影:廖靜蕙

樹豆是阿美族傳統作物,馬太鞍就是阿美語樹豆的意思。攝影:廖靜蕙

另外,根莖類澱粉作物,如葛鬱金、樹薯,也是重點作物,這半年積極與織羅部落合作葛鬱金研發,朝品種改良、養分分析及建構產業模式發展,即為一例。

林泰佑說,面對極端氣候,保種是在跟時間競賽,不少部落耆老都逐漸失落,留存在記憶中的知識還來不急紀錄、流傳下來。

港口部落的舒米如妮為了重現記憶中的釀酒技藝,復耕大葉田香草做酒麴,而這還算幸運。林泰佑在新社部落聽老人家提到7種做酒麴的植物,現在只記得4種,而且只知噶瑪蘭語叫法,沒有中文名,一些遺忘了的物種,必須要看到才知道;在南安部落,族人告訴他以前家裡都種個3、4分地紅藜,要釀酒時,就拔一些來當酒麴,現在卻成了榖類添加物,但部落根本不是這麼用。

林泰佑聽到耆老以前種過什麼,快要失傳了,就會希望能留下種原,以專業的方式保留下來。他到部落逢人就說,有傳家品種要記得分送給改良場,讓改良場協助保種選育,守候糧食安全。

目前研究室鎖定幾個大類不設限保種,例如:

  • 糧食作物:野菜、豆類、禾本科、黍類、薯類、根莖、塊莖、翼豆等;
  • 香料作物:馬告、刺蔥、香椿、大葉田香等;
  • 染料作物:木藍、山藍、大青、薑黃、薯榔等;
  • 編織作物:黃藤、黃麻、苧麻等;
  • 建造作物:赤楊木、箭竹等。

民眾提供珍貴種原可撥打花蓮場原住民農業研究室「原住民作物保種專線」03-8521108轉341。

引用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