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學者專訪/胡勝正:重視創新與在地就業

學者專訪/胡勝正:重視創新與在地就業

胡勝正
新政府以創新、就業、分配等民生議題為主軸,並選定亞洲矽谷、生醫、綠能、智慧機械、國防航太等五大產業作為創新經濟的基石,建議新政府聚焦國內投資做為檢視政策成效的標竿,因為投資代表企業對政策的認同,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也帶動消費者信心;更重要的是,創新—不論技術精進或新產品開發,都要靠投資體現,有國內投資才會創造在地就業,才有加薪的機會,經濟轉型才不至於落空。

2016年1月蔡英文女士以高票贏得總統選舉,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位女總統。選民的高度支持代表殷切的期待,要跳脫低薪、高房價、分配不公的困境,蔡準總統則面臨全球景氣趨緩、台灣競爭力停滯、紅色供應鏈急追,以致外需衰退、內需不振的嚴峻經濟挑戰。所幸,蔡準總統過去八年來,勤做功課,每周開一次小型研討會,針對各項財經議題,邀請各界人士參與討論,對如何把台灣從當前困境拉出來,已做好準備。

新政府以創新、就業、分配等民生議題為主軸,並選定亞洲矽谷、生醫、綠能、智慧機械、國防航太等五大產業作為創新經濟的基石,建議新政府聚焦國內投資做為檢視政策成效的標竿,因為投資代表企業對政策的認同,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也帶動消費者信心;更重要的是,創新—不論技術精進或新產品開發,都要靠投資體現,有國內投資才會創造在地就業,才有加薪的機會,經濟轉型才不至於落空。「台灣接單、海外生產」只嘉惠少數人,如果「台灣創新、海外投資」,創新與在地就業無法連接。

投資政策 需要一致性

政府施政缺乏穩定性及可預測性,成為民間投資最大障礙…

近年來,台灣經濟表現落後韓國,最重要的是我國研發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率與國內投資率雙雙低於韓國,後者平均每年少了8個百分點(23% vs. 31%, 2005-2014)。在各大國際研究機構的投資環境評比,台灣表現優異,比韓國亮眼,但叫好不叫座,台商投資不在台灣,外人投資不到台灣,產業政策是否搔到癢處,國內投資是一項重要指標。

民間投資的最大障礙在於政策缺乏一致性、穩定性與可預測性,除了合法之外,還要符合社會觀感;而社會觀感是一項武斷、模糊的標準,常常沒完沒了,迫得企業到海外投資。

財政收支劃分法的分配不公是另一個投資障礙,工廠落腳的地方政府分配到的稅收少於企業總部的地方政府,以致地方與中央招商不同調,投資者無所適從。所幸,新政府上台之後,在大多數縣市,中央地方同屬一黨,有助協調;但最佳策略仍在修法,矯正扭曲。

企業界也關心缺水缺電等「五缺」,新政府的回應應具體,並應考慮供需的平衡。以電力為例,新政府上台,已確定以綠能取代核能,達到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給我們一個安全乾淨的家園,這是福音。但在現實面,企業界難免擔心電力供應是否穩定,台積電講得很清楚,它的製程先進,一秒鐘都不能缺電。雖然企業可以自力救濟,自蓋電廠,確保供給穩定,但也墊高投資的資本成本,是台灣投資環境的減分。

重要的是,到底缺不缺電,政府應有一套具有公信力、讓企業可以放心的計畫,新政府應責成台電將能源供需估算模型、未來綠能發電及節能投資計畫、針對不同情境的GDP成長率、國際油價等參數值,進行細膩的壓力測試,以昭公信。

除了五缺之外,大多數企業所以不投資,是因為沒有創新,資金找不到投資機會;畢竟,台灣的超額儲蓄高達新台幣2.43兆元(2015年主計總處估計值),資金充斥市場。新政府已選定五大產業作為創新經濟的基石。其角色在於鬆綁相關法規,提供相關基礎建設,這些都是浩大工程。

以亞洲矽谷為例,先看看加州矽谷如何成為高科技創新基地,眾所周知,加州的稅率很高,但有柏克萊、史丹福等名校訓練出來的人才,留住人才的群聚環境,及創新創業所必要的法規制度及基礎建設,尤其是眾多而活躍的創投基金與天使。鄰近的奧勒岡州想要以低稅率和加州競爭,成果有限,無法撼動矽谷的地位。

公共建設 快積極補強

公建支出直直落,企業缺水又缺電,新政府應積極補強…

相對之下,台灣的創投基金規模小,能夠承擔的風險小,集中於成熟期的新創事業,發展亞洲矽谷的挑戰在於引導資金到早期創投。新崛起的數位金融提供早期與成熟期創業者更多元的籌資管道,創業者將創意貼上網路,網民可以挹注小額投資或貸款,給予支持,這種群眾籌資模式對於在車庫創業的年輕人特別管用;利用大數據技術協助風險控管,網路借貸也可以提供中小企業不靠抵押品的融資管道。

無疑的,新型的金融科技有新的風險,政府的角色在於完備相關法規,保護投資人而不阻礙市場發展,投資人保護不在於保證不虧本,而在於確保投資人獲得充分而正確的資訊,以做智慧的決策。

發展創新產業,要避免「台灣創新、海外投資」,否則在地就業加薪一場空。蘋果的創新能量令人驚豔,但在美國本土創造的就業與其所創造的價值不成比例,都是來自中小企業協力廠商的貢獻。這些協力廠商依賴蘋果產品生存,他們開發的Apps又助長蘋果產品的熱銷,可以說是共榮雙贏。給我們的啟示:政府要藉創新創造在地就業,重點在於建立平台與誘因機制,搭橋大企業與中小企業。

國內投資低迷的另一個肇因,是政府公共建設支出節節退縮,已低於社福支出,其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從2010年起至2015年為止,已連續六年為負。新政府應以積極態度補強公共建設支出之不足,包括解決缺水缺電等「五缺」、桃園機場第三航道、社會住宅及高齡化社會友善老人的基礎設施、新產業所需基礎建設等,經費浩大,但錢從哪裡來?

財政困難是政府公共支出負成長的主因,一方面是由於稅率偏低,但在鄰近的香港與新加坡都維持低稅負的環境下,增稅的可能性值得商榷。

另一原因在於年金制度的債務,據審計部估計(2014年),三大基金的隱藏債務高達18兆元。年金改革的必要性已是朝野共識,一旦完成,政府財政雖然仍然拮据,應有足夠空間推動重要的公共支出,重要的是,要說服選民公共建設的必要性。

(作者是中央研究院院士)

引用來源:胡勝正,聯合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