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第二波新內閣名單確定 李應元掌環保署、詹順貴任副手

第二波新內閣名單確定 李應元掌環保署、詹順貴任副手

新政府對於環境是否能有更友善、永續的政策走向?自2016大選後便是民間團體關注焦點,隨著520上任時間逼近,內閣任命成為風向指標。準閣揆林全於7日公佈第一波內閣人選,今(12日)則公佈第二波名單,確定環保署長由現任不分區立委李應元擔任,副署長為環境律師詹順貴;農委會主委為前屏東縣長曹啟鴻,副主委為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

其中環保署、農委會兩位副手都是與環團、農團長期並肩作戰的大將,對此,林全表示,詹順貴可擔任與環保團體溝通的角色、律師背景也對改善制度有幫助;陳吉仲與主委曹啟鴻之前皆任民進黨智庫,搭配共事相信能合作無間

李應元善溝通協調  肩負推動環保署組改重任
20160412_新任環保署長李應元。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由Minizest - 自己的作品,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新任環保署長李應元。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攝影:Minizest(CC BY-SA 4.0

據中時報導,由於新政府上任後,視環保署等部會組織改造為迫切任務,但推動組改職務繁雜,適合人選難尋。而李應元因專業公衛背景,兼具中央、地方執政經驗,在民進黨內資歷足夠等原因,故受青睞。

「他善於溝通、協調性非常好!」NOWNEWS報導,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陳其邁表示,李應元在黨內有「工具人」之稱,像外交、公衛、環保、勞動等領域,做什麼像什麼 ,能勝任任何職務。

身為公衛專家,李應元對環境的觀點是「預防於先」,例如空氣清淨,身體自然健康。

據中央社報導,他認為要從陸海空三方著手解決環境污染與資源永續,但「這不容易,需很大努力」,接下新職就是要做事,這是責任,也是承擔。

延伸閱讀|

詹順貴提五承諾  搏體制內改善環境政策、制度

長期耕耘環境議題,為美麗灣、中科三期、四期等環境訴訟案件辯護的律師詹順貴,則因從過去對抗政府,到現在跨足體制內,備受民間矚目。

他晚間也於個人臉書發表接下此職務的心聲,詹順貴表示,看到環境問題因體制問題原地打轉多年,比如事業廢棄物流向的追蹤管控、污染或高風險污染源的監測、受體的檢測、具體減量額度與期程、相關環境風險資訊的揭露等議題,因此決定「賭上信譽進體制奮力一搏」。

詹順貴承諾在任期間,推動國家環境政策與制度的改革與升級,更提出五項承諾,保證「絕不成為亂開支票的政客」,邀請環保團體及各界共同監督,建立一個真正有效評估開發、監督污染的健全制度。五大方向包括:

  1. 修改環評制度,使其既能發揮實質篩選開發行為功能,又能提升效率,並強化政策環評功能,增列涉及土地利用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部門計畫為應辦政策環評項目。
  2. 加強污染或高風險污染源的監測、受體的檢測,作為未來環境風險決策依據。
  3. 誠實揭露環境風險資訊,確保人民環境資訊知情權,並嚐試建構更開放的民眾參與機制。
  4. 透過區域治理,分區訂出空污、水污的具體減量額度與期程。
  5. 重新檢討修訂廢棄物清理法與資源回收再利用法,加強事業廢棄物流向的追蹤管控與究責。

2016-04-12詹順貴出任環保署副署長臉書發言。圖片來源:詹順貴FB截圖

詹順貴透過臉書發表接任環保署副署長的原因及承諾。圖片來源:詹順貴臉書。

延伸閱讀

曹啟鴻曾任農業縣長  經驗充足能與地方溝通

根據上下游報導,屏東縣前縣長曹啟鴻,是蔡英文重要農業幕僚,卸任後持續力推再生能源,發展農地種電、豬糞沼氣發電等,與蔡英文綠能發展方向一致。

曹啟鴻與環保界淵源很深,擔任省議員時即創辦「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改善河川污染、社區營造等,有過許多建樹;但也不乏負面評價,例如曾在屏東五溝水濕地蓋水泥溝渠治水、高屏溪畔興建火葬場,引起當地環保團體強烈反彈。

林全則認為農業改革牽涉到太多人的生計問題,需要有經驗、懂地方溝通的人,曹啟鴻穩重,可和人溝通,行政院會給予支持。

曹啟鴻卸任屏東縣長後仍力推綠能。他認為再生能源應運用在社區微電網系統,讓社區自己發電自己用。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攝影:李育琴。

延伸閱讀

陳吉仲長期耕耘政策  主張彰顯農業多元價值

農委會副手陳吉仲為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畢業於美國德州農工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博士,專長為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氣候變遷之經濟分析、農業政策。

他長期關心自由貿易對台灣農業的衝擊與傷害,在民進黨擔任智庫顧問。針對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他主張面對談判,必須彰顯農業在生態、環境與景觀等各方面的多元價值,才可能做出不傷害台灣農業的決定。

但若一定要加入TPP,該如何因應?陳吉仲認為,一為調整保價收購制度,並實施綠色對地的環境給付,再者,將小農集合成各種農民團體,把生產、包裝、行銷、標章制度垂直整合起來,建立台灣品牌。陳吉仲表示,對台灣農產的品質有信心,若有明確的標示,對台灣的農業與消費者的食安將是雙贏。

延伸閱讀
引用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