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陳添枝談台灣經濟發展

陳添枝談台灣經濟發展

編按:國發會為台灣經濟發展前景開出三駕馬車以因應,國發會主委陳添枝于剛上任時接受媒體採訪已談論過這三駕馬車的政策構想(產業創新轉型基金、五大創新產業、新南向政策為軸的國家級貿易投資)。而下文則為陳添枝針對台灣經濟現況進行思考,並進一步談如何可與政策結合的訪談。

台灣經濟L型走勢 恐罹患「日本病」

採訪報導/林上祚(風傳媒記者)

來源:http://www.storm.mg/article/142547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接受《風傳媒》專訪,身為馬政府劉兆玄內閣與新政府林全內閣第一位國發會主委,陳添枝面臨同樣的挑戰,「2008年金融海嘯雖然很恐怖,但現在的經濟問題不見得更好解決」,陳添枝說,金融海嘯後台灣經濟呈現V型反轉,但目前經濟呈現L型的走勢,所以一定要推動經濟轉型,否則,台灣經濟恐將罹患「日本病」。

「L型的經濟走勢,基本上就是罹患慢性病」,陳添枝說,亞洲國家今年經濟成長率雖然都不大好,但沒有幾個國家像台灣這麼不好,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只有0.65%,今年經濟成長率如果又只有零點幾的話,代表台灣經+濟比其他國家,有更嚴重的結構問題。

台灣消費穩定 出口、投資下滑

陳添枝分析,GDP(國民生產毛額)有三大塊,分別是消費、投資與進出口,消費這幾年都很穩定,但台灣民間投資,這幾年一直往下掉,出口已經連續17個月衰退,顯示台灣經濟處於內溫外冷狀態。

6月出口金額228.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衰退2.1%,已是連續第17個月負成長,持續史上最長衰退記錄。(財政部提供)

6月出口金額228.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衰退2.1%,已是連續第17個月負成長,持續史上最長衰退記錄。(財政部提供)

陳添枝說,假設出口與投資是連動的,廠商在台投資目的主要是為了出口,目前台灣民間投資部分只剩下半導體產業在帶動,其他傳統產業都很低迷,台積電日前才宣布資本支出規模,從90億美元提高到100億美元。

台灣不缺錢 但錢沒有在動

投資部分,「台灣目前並不缺錢,但錢沒有在動」,陳添枝說,馬政府時代將營所稅從25%降到17%,已經是世界最低,卻還是沒辦法吸引到外資投資,顯示外商也看不到投資機會。

「L型走勢只是一種描述,目前看來經濟有觸底的跡象,但我們還是希望讓能恢復成長,否則台灣經濟恐罹患日本病,而我最擔心的就是這個!」

陳添枝表示,日本經濟從90年代開始呈現零成長,30幾年來日本政府不斷透過公共建設刺激,卻仍然無法刺激成長,「現在日本政府又準備要搞直升機撒錢的政策,基本上跟2008年台灣消費券類似,台灣某種程度上太像日本,國人又特別喜歡日本。」

出口大陸愈來愈少 導致出口17連黑

陳添枝強調,國發會每年評估經濟總體目標,台灣經濟都還有3-4%的成長潛力,但目前顯然處於水準下,顯示經濟有結構性瓶頸,由於全球加工貿易在萎縮當中,中國目前也在改變製造模式,培養本土導紅色供應鏈,台灣出口大陸的東西愈來愈少,導致台灣出口17連黑,「現在一定要在出口找解方,而總統蔡英文宣示的五大產業,就是希望尋找新的機會。」

「不管是內需還是出口,台灣都必須找到新的成長來源,可能是新的出口模式或內需發展,最好能是同時發展」,陳添枝表示,包括潛艦國造等五大創新產業,都是從內需的角度出發,先了解國內是否有能力生產,國內先練兵先打小聯盟,等到營運模式建立後,再透過整廠輸出模式,到東南亞等市場打大聯盟。

技術藍領為核心 吸引台商返台設小規模產線

採訪報導/林上祚(風傳媒記者)

來源:http://www.storm.mg/article/142549

台灣近年投資環境明顯惡化,過去曾抱怨投資環境「五缺」的全國工業總會,下周又將發表「白皮書」,國發會主委陳添枝表示,「缺人」才是所有問題的源頭,有鑒於台灣人口老化,勞動人口將逐年減少,未來新政府在產業政策上,將抑制外勞人數增長,不再鼓勵「三班制」大工廠,國家人力政策將結合技職體系,提供「技術藍領」為核心,鼓勵小規模、客製化生產線回台投資。

國發會目前正在規劃五大創新研發計畫的物聯網研發中心,陳添枝表示,過去從事電腦等消費電子組裝代工的英業達,近年已開始調整全球佈局,準備將部分大陸生產線搬回台灣,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日前也拜會國發會,表達希望在桃園設立「物聯網示範工廠」的意願,除此之外,研華、台達電等大廠也準備投入。

「類似像英業達這樣,結合工業4.0與物聯網的智慧工廠,就是我們想要的」,陳添枝表示,台灣勞動人口減少,生產模式不能再走以往動輒幾萬人的大廠模式,不需要「三班制」的小量客製化生產,才適合台灣。

配合勞動部推動「一例一休」政策,陳添枝首度提出新政府未來「人力政策」,他說,「台灣如果能夠不要再搞三班制,回到過去傳統的「二班制」的正常工廠模式。

技術工匠精神 台灣必要的路

陳添枝說,亞洲國家製造業大本營,其實還是在台灣、韓國,日本三國,台灣的技術工匠精神(craftsmanship)目前還存在,只要能營造出良好的技職體系建教合作環境,勞動條件又相對合理,台灣勞工是願意做的,缺人的問題也可以相當紓解,「台灣一定要走這條路!」

在減少三班制工廠的同時,新政府在勞動政策上,將同時凍結藍領外勞人數。陳添枝表示,儘管目前產業界一直在跟政府爭取提高外勞名額,但製造業聘僱外勞人數目前已達20幾萬人,這麼多藍領勞工卡在國內勞動市場,導致台灣薪資很難調,調基本工資的結果,等於調給外勞,「勞動政策被這樣卡住,很辛苦」,面對台灣勞動人口減少,台灣必須改變生產模式降低「三班制」比率,否則企業外移,台灣就會變成日本今天這個樣子。

然而,對於體質較強,目前已成為全球龍頭企業,例如台積電、大立光等,為了接單生產需求必須實施「三班制」的少數企業,政府在勞動政策上,仍將給予相對彈性,陳添枝表示,向大立光這樣一年賺好幾個股本的公司,如果真的有缺工問題,政府一定會給予協助,「需要再多的工我們都給它」。

技職體系 培育投術藍領

陳添枝強調,其他繼續留在台灣生產的廠商,政府還是會繼續提供人力,「但我們未來要提供的,是技術藍領,這是台灣技職體系的可以培育的,萬一不夠,再鼓勵東南亞學生來台就讀技職學校,間接從東南亞輸入技術藍領,這是未來人力政策調配。」

陳添枝表示,把藍領外勞人數凍結的目的,就是希望藉此調節台灣產業體質與薪資結構,希望透過總量管制,不要再大幅增加,讓其他競爭力不上來的公司,減少外勞聘僱,並且改變其在台生產模式為更人性化的「二班制」。

今年沒缺電問題 明年供電緊張

至於廠商擔心的缺電問題,陳添枝表示,今年度因為有幾個發電基礎加入發電行列,缺電問題今年應該不太需要擔心,不過,明年若無新增供電能量,供電就會相當緊張,所以勢必要趕快推動再生能源,同時推動電業自由化。

在此同時,為了讓根留台灣廠商能夠有合理的競爭環境,陳添枝表示,新政府將會持續推動雙邊與多邊自由貿易協議,目前在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部分,未來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當選總統,TPP可望獲得美國國會通過,他預估台灣大約需要花一年,才有機會加入第二輪談判,目前法規調適的部分已如火如荼進行,目前最大困難還是農業部分。

國家級創投基金融資千億 投資中小企業

採訪報導/尹俞歡(風傳媒記者)

來源:http://www.storm.mg/article/142548

出口衰退不斷破記錄,景氣不佳儼然成為新常態。林全內閣重要財經政策推手、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接受《風傳媒》專訪時指出,要把投資找回來,需求端得靠五大產業政策創造新投資標的,供給端則是透過規模千億的創新轉型基金投注資金,同時誘發其他企業參與投資。

「企業喊五缺,有些是真的、有些不是,」陳添枝指出,台灣的投資多是為出口,出口不好、投資機會也跟著大減,如今多只剩半導體業願意再投資。若先從出口面來看,首要任務就是找到新的投資產品,而對蔡政府來說,找到新的出口主力,跟找到內需市場最好是同一件事。

蔡政府買東西前 先看國內有沒有能力做

「蔡政府的政策,就是買東西前、先看國內有沒有能力做,」陳添枝以最近因缺電議題而受高度重視的智慧電表為例,認為台灣現在因為有電力調配、管理需求,對智慧電表、以至於後端管理的應用軟體等需求殷切,相關業者一定有市場。未來產業發展成熟後,放眼其他有類似限電問題的國家,就能整包輸出,創造新的出口項目。而業者一開始瞄準內需市場,雖然規模較小、產品數量有限,但是有價值的產品,未來也能往外走。

創新轉型基金 融資1000億投資

產業政策之外,國內投資意願不振,也是陳添枝亟於解決的難題,因此規劃創新轉型基金,以信用借款方式向銀行融資1000億,優先針對現在還留在台灣的企業進行投資。

陳添枝說,像機械業在內的中小企業,經營雖然穩健,但礙於手上沒有大筆現金、無法投資新的項目,如果業者有意願再投資,國發會就會和民間股權基金或創投合作、以注資方式入股,後續再由民間創投管理。業者若轉型成功上市,創新轉型基金就會退場、不會稀釋股權。

基金有退場機制 不會擁有一堆僵屍企業股權

被問到未來若投資失敗或捲入糾紛該如何化解,陳添枝笑稱,長官有特別叮嚀這件事,他也特別小心,將會設計透明的評選機制,投後管理也會和代管的創投設定明確的權利義務分界。若投資失敗,也會設計退場機制,不會讓國家擁有一大堆僵屍企業股權。但陳添枝也坦言,一般投資後管理階段較容易出事,因此如何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也相當重要。

除了國家級的創投基金,為了要讓國內的錢真正「動起來」,陳添枝的第三台馬車是成立投資貿易公司,為國內投資者創造案源。陳添枝說,本來總統蔡英文希望投貿公司能幫五大產業創造國內案源,但後來發現既然有新南向政策、應該可向國外發展。

陳添枝表示,現在已發現很多可能的商機,如太陽能產業,台灣的太陽能公司能量都偏技術面,有了投貿公司可協助台廠和國外電力公司談合約、談統包,講明收費條件及管理方式等,就能在國外建起整座電廠,缺電問題嚴重的印度也極可能成為電廠輸出地,國內的太陽能板也能同時有外銷市場。

這家預計在9月底成立的公司,資本額100億,其中4成是泛官股、6成來自民間。陳添枝表示,希望屆時不止金融業參股,更希望大型製造業加入,投資和自身業務不衝突的產業,建立策略夥伴關係。他也強調,投貿公司所致力的產業,將有別於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的公共建設,會著力系統性優勢、讓台灣產品能整廠輸出。

對比劉兆玄、林全 現在決策「比較草根」

採訪報導/尹俞歡(風傳媒記者)

來源:http://www.storm.mg/article/142550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隔了8年再度入閣、甚至又回到同一間辦公室。除了年歲變長、環境大變,新政府有別過去「由上而下」、改注重橫向溝通的決策風格,「相較之下比較草根」,也是陳添枝要重新適應的課題。

在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被問到現在和過去有何不一樣,今年63歲的陳添枝緩緩回答:「現在年紀變大、比較容易累,沒辦法操太兇。」

上任相對低調 只有亞洲矽谷計畫「意外」

相較於其他部會首長陸續爆出失言風波,陳添枝上任至今相對低調,唯一的一樁「意外」,就是五大創新產業中的亞洲矽谷計畫。國發會本來計畫將亞洲矽谷做為新政府上任後的首波重量級產業政策,怎知推出後立刻招來各種批評、連前主委管中閔都說出重話,最後只得在送行政院核定前緊急撤案、表示將再聽取各界意見。

劉兆玄單獨領導 決策速度快

從亞洲矽谷送院又急撤一事上,讓陳添枝體會今昔兩任政府的最大不同處。陳添枝回憶,當年找他入閣的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由於經驗豐富,走的是單獨領導的路線,決策速度非常快,也因此當年在劉麾下,「主要工作就是報告、有需要的話就開個會。」

林全多橫向溝通 相較之下比較草根

如今林全內閣相較之下則多了不少橫向溝通,立委、地方首長都會參與政策溝通與制定,決策體系變得相當多元;此外,政府也相當仔細地在注意媒體反應,「決策風格相較之下比較草根。」習慣快速出手的陳添枝,自承應是做事風格「可能跟系統不是完全合」,才會在亞洲矽谷計畫就碰了軟釘子。

還在適應新政府?陳添枝:是有一點

比較兩任長官優劣,陳添枝坦言,過去由上而下(top-down)的決策,做對的時候會明快有效,但會有看不到的地方、也會因此出紕露,引來更多批評。他也以當年油電雙漲爭議為例,指當年政府沒有問民間意見、覺得油價電價就是該隨著國際原油價格上漲而調漲,但現在蔡政府絕對不會這樣。被問到是否還在適應新政府的做事風格,陳添枝也婉轉回答:「是有一點啦。」

引用來源:風傳媒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