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位:台灣22K現象不能怪別人 完全是自己造成
撰文者林上祚
「兩岸的高教是否找錯了病根、用錯了藥?」這是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在新書《高等教育怎麼辦?兩岸大學心件的探討》自序提出的問題。郭位1日接受《風傳媒》專訪,對於教改衍生的高教貶值現象有很深的感觸,他說,台灣人口是香港3倍,但大學家數卻是香港的21倍,假若台灣國民所得與香港一樣,每間大學所獲得的預算補助是香港的1/7,「人人讀大學,其實是錯的,今天台灣22K現象不能怪別人,完全是自己造成。」
郭位於2008年起擔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讓香港城市大學國際排名突飛猛進,郭位將個人近年在教改議題上相關作品集結成冊,在兩岸三地出版,台灣方面透過《天下文化》發行,為了提攜後進,他將這本書版稅收入,捐給母校清華大學成立獎助學金。
心中理想的大學 郭位:學歷與日後社會貢獻距離越短越好
被問到為何以心件(soulware)2字探討兩岸大學教育,郭位解釋,大學提供知識,不等於學生日後對社會貢獻,華人社會很多人在職場上的成就,都是進入職場後學習而來,大學對個人比較像化妝品一樣,是進入職場的門檻,但幾年過去就看出真正底子,而他理想的大學,是要讓學生大學學歷與日後社會貢獻,距離愈短愈好。
郭位說,亞洲國家當中,日本高等教育辦得比其他國家好,這與日本大學成立時間較早沒有直接關係,事實上,日本東京大學成立於1877年,上海的聖約翰大學成立時間只比東大晚2年,中國的清華、北大、南開,都比日本東北大學成立早,「台灣大學教師,早期是不做研究的,兩岸大學成立時間不比日本晚,但學術研究比別人晚50年。」
「我是在台灣長大的,持平來說,台灣高等教育師資早年並不好,香港在1990年香港科大成立以前,高等教育也是不行的,他遇到台灣檯面上成功的人,都認為日後的成功,跟大學所學沒有關係。」
很多人認為,大學教育應該是通才教育,注重心性養成,大學是很複雜的,也沒有定論,過去長年在美國任教的郭位,認為美國大學教育比較強調建教合一,日本大學則較不強調技能的教導,這2種模式哪種比較好可以探討,但如果學要進步,就要縮短學歷與所學知識的差距,一間好的大學,一定要能兼顧教學與研究,「哪有學校定位為教學型或研究型大學的?」
22K是自己害自己?郭位這麼解釋
郭位在新書中,特別針對22K成為一個均貧的符號,這樣低價現象蔓延到各行各業感到痛心,他說,立委常常動輒指責部分教授薪水太高,但假設台灣教授待遇被壓低到年薪150萬元,等於也間接影響到他付給研究生待遇,大學教授薪資待遇被壓低,讓高教人力資源也跟著被扭曲,「22K的均貧現象,完全是我們自己害自己的結果。」
郭位認為,台灣教改最大的失策,技職體系升格大學,滿足了華人社會對學位的重視,卻讓技職體系學生畢業後,不願投入藍領技術工作,「人人讀大學,其實是錯的,台灣人力資源不平均,遊覽車司機月薪7萬5000元找不到人,大學畢業生畢業後寧可拿22K工作,擁有了大學學位,家人也反對子女成為駕駛,沒想過遊覽車司機這份工作,在職涯發展的可能性。」
郭位認為,既然台灣現階段大學學位與日後職場成就關聯性不大,政府推動教育改革過程,就應該多引導個人發展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