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青年返鄉務農契機產生前
徐重仁(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台灣的青年們,有沒有契機回到各自出生地的鄉鎮從事農業呢?
提這個問題,或許很多人不清楚這跟國家未來的發展性有什麼關係,但如果從日本的一項數據研讀,「日本預估到二○五○年會有九百多個鄉鎮消失」,而台灣也逐漸步入後塵,鄉鎮消失這問題是正在進行式。尤其,缺乏青年人口的鄉鎮老化速度更快、甚至消逝。
如果,現在什麼事都不做,無法開發出利基誘因,供青年返鄉從事能安心立命的農業新模式,那是不可能產生任何契機的。而且,如果只憑少數有為青年,想要回鄉扎根闖出一片新農作市場,規模是有限的。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青年回鄉務農,跟農業創新、通路輔助、企業執行、政府奠定好的農作外銷環境等各個環節能串連起來。台灣早期為農產大國,鳳梨、香蕉、紅豆外銷日本均居最大宗,至今幾乎僅剩少量可以銷日,多數訂單被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迎頭趕上。
這十分可惜,台灣世代累積下來的農作技術、經驗、生活文化,農業底蘊絕對都還在,只是青年們離鄉到城市工作,迫使很多農地因為沒有青年補上,最後荒蕪。以目前台灣農業供需自足率觀察,一路下滑到只剩卅二、卅三,多數須仰賴進口,恐怕未來糧食供給堪憂。
台灣正經歷的農業萎縮問題,日本早我們七、八年走過,日本政府十分重視這問題,積極從各方面創新,推廣日本農產品,透過掌握農作物的供需端,提供青年回鄉務農的利基點,試圖讓農業脫胎換骨。
在 宮崎縣推廣農產品外銷十分努力的高峰由美女士,頻頻來台推廣台日農產品交流,像她在協助柑橘園第三代小農田中伸佳回鄉接手柑橘園時,便打破過去只種柑橘的 單一模式,進一步把柑橘介紹給蛋糕師傅,做成點心、果醬等附加價值高的新產品。這便是日本六次方產業的做法,把傳統的一項農作品,串聯其他領域後,大幅擴 增農作效益。
日本可以一步步改善務農環境,提供青年們返鄉耕作誘因,相信台灣也可以找到農業創新模式。例如,是否由官方帶頭組公司專攻農業,引發熱議,各種意見紛陳,這是好事;但如果僅有想法,不做,台灣農業還是停滯。
農業創新作法,各國都有先例。日本在各地組成「道之驛」,以「地產地銷」模式,組市集銷售當地農產品,規模遠大過一間超市,目前在日本已擴展到一千多個據點。台灣也有縣市開始仿效,不過規模仍太小,較難產生效益。
我也開始在超市辦「親農學堂」,務農不只有耕種,還要灌輸農民行銷觀念,也就是新一代年輕農夫對怎麼種、怎麼賣都須兼顧。台灣有些年輕人跑得快、有想法,透過電商平台銷售自家農產品,不過這僅是單一規模,實力仍稍稍單薄,無法避免農作物供需失衡問題。
最 好是能有強大規模的企業願意投入,採契作、甚至與農民合組公司,計畫性生產,對農民較有保障及利潤,對企業則因為有穩定的農作來源,可以爭取更大量的農產 訂單。日本有很多企業這樣做,便利店LAWSON、AEON等,投入自營契作農場,由企業出資、農民出力,打造出農民、企業、消費者三方共贏的農業模式。
紐西蘭由奇異果團結組成公司,計畫性生產、外銷奇異果到世界,扭轉奇異果農營收外,也打響紐西蘭奇異果世界知名度。台灣聞名世界的水果也不少,像是香蕉、芒果都能成為外銷武器。
若有決心要把水果當外銷武器,需要有大規模的企業來統籌,整理出最受歡迎的農作規格。例如用香蕉當外銷日本武器的話,不需要再分屏東蕉、台中蕉等,全數統一規格、成熟度、甜度等,只打「台灣蕉」品牌,計畫性接單、生產,並衍生出香蕉醬等高價值產品,讓農業有生意、有生機。
台灣的農業絕對有希望,只需要轉個身換個姿態,農民、企業、政府要團結合作,同時政府須在法規上保有更大彈性,對應實際農地取得與農作銷售潮流。把鄉鎮荒地再一次活化成具有利基保障的農地,青年們願意回鄉,那些可愛鄉鎮才能持續保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