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邁向新社會型態 專家建議 以房養老+三代同區 高齡新思潮

邁向新社會型態 專家建議 以房養老+三代同區 高齡新思潮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14日舉行「高齡社會下的韌性都市、健康家園」系列座談,與談人前教育部長黃榮村、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胡勝正、前衛福部國健署署長邱淑媞、前台北市政府交通局長濮大威、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及國立海洋大學教授邱文彥一起合影。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昨表示,目前高齡人口歷經經濟起飛期,多從鄉村移居都市,亦較其他世代富裕,可安排退休生活,若能「以房養老」,將舊公寓留給子女,另在鄰近社區購買具無障礙設施的小套房,不僅居住方便,亦可就近照顧第三代,如此便不再是三代同堂,而是「三代同區」。

人口老化 互助共享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昨舉辦「高齡社會下的韌性都市及健康家園」座談,邀請曾旭正、中華經濟研究會董事長胡勝正、前教育部長黃榮村、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等人與談。

談及鄉村老年人口,曾旭正表示,鄉村的問題是子女離家、無人繼承家業,建議仿效台南部分社區,發展社區合作社,例如將種植有機米收入,作為社區老人照顧。鄉村老化的重點引入年輕人,一方便提升農業競爭力,二來增加人口活力,促進世代間的照顧。

曾旭正說,人口老化不只是家庭責任,而應由社區設法協助家庭,強調合作、共享、互助,例如長青食堂由一群老人共煮共食,應多鼓勵社區營造組織推動類似制度,年輕人亦可考慮發展相關社會企業,結合老人需求。

積極建構「韌性社區」

黃榮村也提出所謂「韌性(resilience)社區」的概念,以往都是以災害應變為主,例如九二一震災、八八風災都有專業團隊、志工團體、社區營造組織的協力互助,收效很大,如今面對高齡化社會,特別是失能減緩,更需要類似組織「轉化」才能成事。

黃榮村指出,建構韌性社區,老人不只是「使用者」,因身處其中,可以透過適當機制變成共同創立者,如此亦可延緩失能,也是健康老化的做法;他建議,應全面清查、盤點關於終身學習、志工服務、參與社區醫療等機制,而老人有知識、經驗,亦可參與創業。

此外,陳亮恭指出,台灣社會太忽略「失能」,認定這是「家庭照護」的責任,但根據研究,失能比得到疾病的死亡風險更高,外界以為年紀愈老,醫療花費愈高,但並不盡然,失能才是開銷主因。未來應以「預防失能」為目標,包括視力、聽力等感官系統、行動能力以及心智的健全。

他也批評,台灣醫療只學美國提經管理效能,卻未思考老人特殊需求,65歲以上老人有16%有身心失能,70歲以上有則高達40%,面對高齡病患多從疾病加上身心失能已是常態,但台灣的高齡照護,就是片段化體系、片面化的思考,見樹不見林、看病不看人,須重新檢討。

引用來源:中時電子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