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正視痛苦指數升至四年新高的困境

正視痛苦指數升至四年新高的困境

近期莫蘭蒂、馬勒卡、梅姬颱風相繼襲台,國內蔬果價格大漲,可以預期的是今年國內物價漲幅將會高於各方預期,以今年前八個月的通膨率與失業率併計,我國痛苦指數已升至5.3%,創下近四年最高,若再加上九月以來的颱風效應、全球貿易走緩的隱憂,未來一季痛苦指數勢必還會再升高,政府宜多留意。

文/工商時報主筆室

近期莫蘭蒂、馬勒卡、梅姬颱風相繼襲台,國內蔬果價格大漲,可以預期的是今年國內物價漲幅將會高於各方預期,以今年前八個月的通膨率與失業率併計,我國痛苦指數已升至5.3%,創下近四年最高,若再加上九月以來的颱風效應、全球貿易走緩的隱憂,未來一季痛苦指數勢必還會再升高,政府宜多留意。

痛苦指數(misery index)是由通膨率與失業率相加而得,是由經濟學家歐肯所提出,但將其發揚光大的是美國總統雷根,雷根於1980年代表共和黨挑戰現任總統卡特,他一再詢問民眾:「你們是否比四年前過得更好?」。是否比四年前過得更好,有點抽象,但雷根以痛苦指數把民眾的苦悶、失望化成了數字,讓卡特百口莫辯。1980年美國通膨率13.5%,失業率7.1%,痛苦指數高達20.6%,確實比四年前高出許多,隨著雷根的勝選,痛苦指數聲名遠播,不僅見諸教科書,三十年來也經常成為各國總統大選辯論的焦點。

痛苦指數以失業率加通膨率,非僅有直覺上的意義,也有學理上的依據。就直覺而言,失業讓家庭失去收入,通膨讓家庭收入縮水,兩者都是很痛苦的事,以兩者相加可以呈現一國總體痛苦的程度;但也許有人會說,一個百分點的通膨率與一個百分點的失業率意義並不相同,這樣相加有意義嗎?我們可以自菲利浦曲線來尋找答案。

經濟學理上非常有名的菲利浦曲線(Phillips curve),是以通膨率、失業率為兩軸所繪得的曲線,揭示一國通膨率與失業率穩定的抵換關係,亦即經濟社會若要維持低失業,就得面對高通膨,若要降低通膨,就得忍受較高的失業。然而,兩次石油危機打亂了此一法則,各國普遍出現通膨與失業同步升高的停滯通膨(stagflation),簡而言之,停滯通膨的幾何意義即菲利浦曲線的右移,其算術意義即痛苦指數的升高。

我國痛苦指數最高的年代和美國一樣,出現在1980年前後的石油危機,年年都逾10%,隨著國際油價走跌,通膨降溫,我國痛苦指數趨緩,1990年代後期拜美國高成長、低通膨的「新經濟」之賜,更降至4%上下。2000年以來我國經濟出現結構性變化,失業率三級跳,復以美伊戰爭開打,油價上揚,痛苦指數逐年升高,於2008年飆至7.7%,同年年底發生全球金融海嘯,海嘯結束以來痛苦指數漸趨溫和,但隨著景氣低迷,失業率升高、物價漲幅加劇,今年前八個月的痛苦指數已達5.3%,創下四年新高。

痛苦指數升高意味著民眾的失望、苦悶也在升高,若政府無法解決這最基本的問題,民眾的支持度自然要下滑,這也難怪新政府執政四個多月以來的民調聲望一次不如一次,日前一份民調更顯示對總統蔡英文的不滿意度已超過滿意度。千萬不要漠視這微小的聲音,否則接下來隨著民眾不滿的情緒高漲,屆時不論經濟改革、年金改革、司法改革都將寸步難行。

我們尤其要指出的是,痛苦指數是呈現總體經濟的平均現象,我們若再深入觀察則會發現,今年以來最痛苦的族群是總統蔡英文競選時念茲在茲的經濟弱勢家庭,依主計總處所編製的「所得層級別物價指數」可以發現,今年前八個月國內後20%低所得家庭其面對的通膨率1.7%,遠高於平均的1.3%,而基層勞工失業率前八個月平均也高達4.1%,營造業勞工失業率也達4.7%,換言之,基層民眾的痛苦指數已高達6%左右,政府施政若不考量他們怎麼過日子,而盡是像日前內政部老屋健檢這種打高空的政策,內閣聲望豈有不降之理?

今年尚未結束,但展望未來一季,令人憂心,讓人憂心的除了颱風所帶來農損,將大幅推升物價之外,日前世貿組織(WTO)更將今年全球貿易量成長率下修至1.7%,創下近七年最低,全球貿易展望也已不如先前樂觀,以台灣對出口依賴之深,一旦全球貿易降溫,所受衝擊必大,屆時隨著失業、通膨走高,痛苦指數還要更上層樓,民心的失望、苦悶之情必將蔓延擴散,如此則內閣施政將處處碰壁,非僅蔡總統治國理想無由實現,恐怕連維繫政局穩定都成問題。

我們樂見台灣經濟儘速復甦,日前公布的8月外銷訂單止跌回升,工業生產優於預期,景氣也已出現綠燈,這都是好消息,但擺在眼前的是一波波颱風吹升的民怨,推高的通膨,另外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擴大,世界貿易展望日趨保守,也將壓抑我國就業與薪資,痛苦指數升高所呈現的民生困境,看似小事,其實是大事中的大事,內閣宜審慎注意,未雨綢繆。

引用來源:工商時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