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2017年經建展望
明年經建目標 國發會:經濟成長訂2%以上
于國欽/台北報導
來源:工商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22000044-260202)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昨(21)日表示,近年國內投資非常低迷,政府目前著手修公司法、電業法、產創條例就是要打通民間投資的「任督二脈」,以提升經濟成長動能,國發會下周將赴行政院報告明年及未來四年經建目標,明年目標將會訂在2%以上。
陳添枝表示,有關未來四年(106~109年)及明年經建目標(即國家發展計畫目標),目前還在做最後的盤點,預計下周赴行政院報告,他說:「未來四年政府的施政重點就是提振民間投資,只有提振民間投資,台灣經濟成長動能才能回升。」
依主計總處統計,我國自民國100年以來的民間投資平均年增率僅2.7%,陳添枝表示,這些年民間投資太低迷了,這正是台灣經濟成長低緩的關鍵。
陳添枝從生產函數分析,經濟成長取決於資本、勞動及技術進步這三項。以勞動力而言,台灣正面臨人口老化,雖可藉由政策提升勞參率來減緩勞動力下滑,但要藉由勞動力來改善經濟成長,難度很高。
但投資不一樣,陳添枝表示,提振民間投資還有很大的空間,除既有的半導體、面板,政府目前提出生技、綠能等五加二產業就是要拓展新投資機會,藉修法把投資障礙排除,這樣的作法並非忘掉舊產業,而是創造誘因帶出新投資動能。
陳添枝說,未來四年經建計畫的重點就是要透過修正產創條例、電業法、公司法等法規打通民間投資的「任督二脈」,如此一來才可以提升投資率,並提振經濟成長率。
陳添枝表示,主計總處預測明年的經濟成長為1.87%,相信透過政策努力,可讓明年成長率更高一些,會訂在2.0%以上。
陳添枝:鼓勵新創 是培養10年後生力軍
來源:工商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22000047-260202)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昨(21)日表示,政府鼓勵新創不是著眼於推升目前的GDP,而是在培養10年後的生力軍,只有開拓更多領域的新創事業,才可以創造更多成長的前沿,以維繫未來的經濟成長動能。
陳添枝表示,新創投資的金額不多,可能只有幾百萬元,不可能促成目前的經濟成長,但政府必須在成熟的產業之外,培養新的生力軍,讓今天年輕人的新創事業在十年之後有機會成為台積電。
陳添枝表示,目前政府正就影響新創事業較為關鍵的資金、人才、法規進行改革,藉由這些改革,希望能促成新創事業的蓬勃發展。
沒有獨角獸 陳添枝緊張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來源:經濟日報(http://udn.com/news/story/7240/2184656)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昨(21)日示警,台灣已經快要步入日本後塵,經濟結構凝聚化、固態化、大型化,唯有學習美國、活絡新創,才會有新的成長動能,「(台灣)現在連一隻獨角獸都沒辦法創造,是非常危險的。」
陳添枝昨天和媒體茶敘時透露,國發會下周會公布經建目標,主計總處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是1.87%,經建目標雖是一個區間,但必須展現新政府的企圖心,因此目標值不會低於2%,預計下周對外公布。
即便明年經建目標高於2%,仍是低度成長,陳添枝指出,發展創新創業短期雖不會對投資、經濟成長率有明顯貢獻,但會成為十年後的經濟成長動能。
陳添枝表示,台灣產業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過去20年都處於鞏固、凝聚的過程,好處是可以看到很多企業慢慢穩固全球地位,繼續帶動台灣經濟成長,但這會產生企業大型化的問題,特定企業持續茁壯、其餘公司一直衰退,沒有新的公司出現,經濟成長動能就會慢慢消失,日本就處於這種狀況。
亞洲˙矽谷訂KPI 快攻物聯網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來源:經濟日報(http://udn.com/news/story/7240/2184662)
位於桃園的台灣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25日舉行揭牌儀式,正式點燃創新引擎。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昨(21)日表示,已確立四大方針並嚴訂KPI(主要績效目標),力求台灣物聯網經濟商機可從2015年占全球規模3.8%,提升至2020年的4.2%。
其他KPI包括,2017年前,應建立一個物聯網產業虛擬教學平台、促成二家國際級廠商在台投資,並在2023年前培育成立三家台灣國際級系統整合公司、促成100家新創事業成功或企業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
龔明鑫昨天與媒體茶敘時表示,「亞洲˙矽谷」推動計畫有四大方針,分別是創新創業的支持、連結矽谷、建置物聯網生態體系與推動示範計畫及場域;創新創業支持將從人才、資金、法規鬆綁等面向給予協助,其中資金面除了國家級投資公司、創新轉型基金等既有政策,天使基金也將從補助轉為投資型態,第二階段匡列金額擬維持十億元。
連結矽谷的部分,桃園本周將有揭牌儀式,台北也同步設置辦事處,龔明鑫預告,將來矽谷會有據點,整合當地資源,不只連結矽谷,更期待進一步引進以色列等全球先進科技的研發能量。
龔明鑫表示,為了建置物聯網系統,政府會將學校、研發機構的能量與產業結合,希望補起關鍵技術的缺口,並鎖定感知終端、網路傳輸、服務平台、AI(人工智慧)技術等關鍵項目布局,達到軟硬互補的效果。
最後,提供創新創業與智慧化多元示範場域也是重要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