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你知道台灣的耕地三分之一都在休耕嗎?不只是食安,台灣農業已「塌了半片天」

你知道台灣的耕地三分之一都在休耕嗎?不只是食安,台灣農業已「塌了半片天」

二○○九年始,台灣的恩格爾係數下降至 17%,代表國人再也不用為糧食問題而愁苦了,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這幾十年,「食品安全」問題隱隱然地擴大,一九七九年台灣爆發「米糠油中毒」、「假酒」事件,受害者多達千人,民間因而推動成立消 費者文教基金會,但還是無法平息越演越烈的食品安全風暴:後續「地溝油」、「病死豬」、「毒澱粉」又接連襲來,恐慌無所不在。
  • 認真檢視吃下肚的真相

東漢史家班固在《漢書》記錄下一句流傳千古的話: 「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 天。」一語清楚點出農業社會以「食」為尊的本質。隨著經濟與生產制度的轉變, 「食」未必再居於首位,一八五三年德國統計學家恩斯特‧恩格爾(Ernst Engel)調查 比利時一處工業城鎮,發現收入越少的居民,飲食占所有支出的比例就越高;收入 增加,飲食就降低,但衣著、文教、衛生、娛樂開支都呈上揚的趨勢。

按此結論,恩格爾依照食物開銷的比重判斷一個家庭或地區的生活水準,只要小於 20% 就意味活在資本主義的富裕天地;反之,則意味該家庭或地區可能遁回以糧食 為尊、物質條件較不充裕的狀態裡。

  • 民以食為天,如今塌了半邊天

二○○九年始,台灣的恩格爾係數下降至 17%,代表國人再也不用為糧食問題而愁苦了,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這幾十年,「食品安全」問題隱隱然地擴大,一九七九年台灣爆發「米糠油中毒」、「假酒」事件,受害者多達千人,民間因而推動成立消 費者文教基金會,但還是無法平息越演越烈的食品安全風暴:後續「地溝油」、「病死豬」、「毒澱粉」又接連襲來,恐慌無所不在。

危機不僅如此,五○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後,都市擴張,鯨吞蠶食了農業用地;工商業發達,聚斂吸納了鄉村人力,使得原屬小農結構的農村再一次被掏空。而當肥沃的土地越來越少,需要的糧食越來越多,農民不得不設法在狹小耕地裡提高產量。

面對此普遍性的世界問題,二十世紀中的美國生物學家諾曼 ·布勞格(Norman Ernest Borlaug) 研發出具抗病能力的矮桿麥種,使得墨西哥糧食產量翻了五倍。後來印度學習模仿, 還加碼採用農藥、化肥、農機等方式耕作,一下子從糧食進口國變成出口國。這是第一回合的「綠色革命」,雖然成果豐碩,卻引發土壤貧瘠的後果,於是二十世紀末資本家再度掀起第二次綠色革命,意圖利用基因改造作物克服環境限制,未料後來 「基改」又成為全球人民聞之色變的對象。

台灣當然不自外於兩場綠色革命,等到發覺環境汙染、農藥殘留等重大危害後,才 發現依賴化學技術不見得能因應人類糧食需求。隨後又於二○○二年加入 WTO,以 農產品進口換取工業產品出口的機會,國外雜糧轉瞬傾銷來台,國內自耕小麥、大 豆、玉米漸不符效益,逼得政府每年花費一百億元補貼休耕。

  • 食農困境何時觸底反彈?

如今,全國農業人口、耕地面積、糧食自給均逐漸減少,幾無恢復跡象。當食物生產的第一線都棄守之後,誰又要來護衛我們碗中的健康呢?民以食為天,如今塌了半邊天。從產地到餐桌,全體國民皆須面對如下食農困境:

廣告

1. 糧食自給率低

p.68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發布的二○一四年《糧食供需年報》, 國內「糧食自給率」為 34%,遠低於 100% 以上的法國、美國以及 40-50% 左右的日 本與韓國。這項指標反映國內自產糧食能夠滿足人口需求的比率,以台灣十大類作 物觀之,水產類、蛋類、蔬菜類、果品類、肉類自給率均在七成以上,其餘穀類、 薯類、糖及蜂蜜、子仁及油籽類、乳品類則在三成以下,差距懸殊。

其中,屬於主食的穀類最為重要,因為人體維生所必需的澱粉、蛋白質皆藏於其中, 國人嗜吃的白飯、麵條、麵包原料也都是穀類。但除了稻米自給率達 107.9% 外,其他重要的雜糧,像是小麥與玉米分別只有 0.06%、2.5%,而被歸於子仁與油籽類的 黃豆則是 0.05%。黃豆、小麥、玉米三者俗稱「黃小玉」,現階段幾乎全都從國外進 口,一旦國外產地歉收,台灣的食品價格必然隨之飆漲。

2. 耕地面積逐漸減少

p.69據農委會二○一四年《農業統計要覽》顯示,台灣總耕地面積將近八十萬公頃,平 均每戶僅得耕作一公頃,且一公頃以下的小面積農地占 78.77%,代表台灣農地分布極為零碎。

不僅如此,全台耕地還急遽縮減,從二○○五年至今消失了三萬三千餘公頃,相當 於一千二百九十一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而且長期休耕地不斷累積,從二○○五年的四萬三千餘公頃增加到二○一四年的約五萬一千公頃,倘若再加上短期休耕地, 即達二十七萬兩千餘公頃,占總耕地面積三分之一以上。

3. 第一線生產者的收入極低

p.71-1

根據農委會二○一四年「農業指標」顯示,台灣農業總產值約為五千兩百億元,不 及全年 GDP 的 2%,更比不上一家台積電的營收約七千六百億元。

初級農產品產值低也反映在農民收入上。農委會《農業統計年報》顯示,二○一四 年一戶農家平均所得約為一百零二萬元,戶內就業人口平均收入不足三十萬元;而且每戶農家全年所得裡,僅有約二十二萬元來自農業收入,其餘均為兼業而來,顯 然大部份農民光憑務農難以支撐家計。

4. 農民成為傳統產銷鏈的相對弱勢

傳統的農產品運銷體系多半由農民、經銷商層層轉手至零售業者,最後才到消費者 手上。以芒果為例,一顆顆來自屏東農場的芒果,經採收後,農民會依照習慣、 特性交貨給農會、產銷班、合作社或私人「抬仔場」,接著送往批發市場,或是委託地方托運業者載往批發市場交給行口,再轉手賣給零售商,最後送到消費者手 中。芒果在短短幾天可以從產地送到餐桌,靠的就是這套複雜且綿密的產銷系統。

在傳統供應鏈下,農民只能緊緊依附、無法主導,且獨自承受農產品容易腐敗、區 隔性低的特性,若短時間賣不出去就毫無價值;加上傳統經銷模式買家少賣家多, 使得農民難有議價能力,經常是產銷結構的弱勢。

5. 第一線生產者較少投入後端加值

p.71-2初級農產品指未經加工處理的農林漁牧業產品,通常市場價格較低,而「六級化產業」或「六產升級」則是意味將一級(生產)、二級(加工)、三級(服務業)相乘起來, 經營成多元化農業,抬高農業附加價值。

目前全台僅 4% 農家進一步發展加工、服務業,其餘 96% 仍維持生產初級農、畜產 品,原因除了資本與技術門檻較高外,還有農民的觀念也有待轉變,才能為產品加值。

6. 食安問題層出不窮

依照農委會二○一四年《農業統計年報》,台灣一年農藥使用量約八千六百噸,等於平均每公頃耕地用了十一公斤農藥,且資料顯示農藥使用率逐年攀升,使得農產品 的藥物殘留風險接連升高。

原物料有農藥風險,食品加工過程更難掌控。台灣一九七九年出現第一起被揭露的大型食品安全事件,即油脂公司不慎使多氯聯苯滲入米糠油中卻仍出售,造成上千 人中毒受害。之後連年均有食品工廠有意、無意添加違法物質,或加工時遭受工業汙染的案例,且產品均大量流入市面。

二○一○年代情況加劇,例如:紅茶冰添加香豆素、運動飲料混和塑化劑、粄條 粉圓使用順丁烯二酸酐、食用油摻入銅葉綠素、餿水油混充食用油、豆乾添加二 甲基黃、手搖飲料殘留農藥等。自二○一三年至今,平均每年發生十七起食品安 全問題。

7. 食物與食材浪費嚴重

二○一一年「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全球糧食耗損與浪費報告》 (Global food losses and food waste)指出,每年全球有三分之一糧食(約十三億噸)遭浪費或損失,其中工業化亞洲地區對於根莖蔬果的浪費,大部份產生於農業生產與加工過程,占總 收成量的兩成至四成。

以此比例計算台灣,二○一四年約五百五十二萬噸的根莖蔬果總產量中,就有一千 至二千噸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被浪費,無法進入消費者口中,原因包括:收穫、儲 藏、加工、市場價格機制等問題,浪費量若轉換成產值為一億五千萬新台幣,相當於近七百位農民全年的從農收入。

  • 由產地到餐桌,通盤實踐「食在安心」

一個農產品從產地到餐桌的生命旅途,彷彿看盡農人的酸甜苦辣。當基層的農人們步履越加艱辛,國人就更難吃到安全的食物。所幸在這條漫長的食物供應鏈上, 越來越多人深入各環節幫助食農從業者:從起頭的「生產」、進不了市場的「格外品」、運輸銷售的「通路」、壯大小農的「品牌」、安心外食的「餐廳」,到末端消 費者的「食農教育」,均可看見社會創新團隊的身影。他們,正在重新改造食農旅程的起承轉合。

目前國內雜糧自給率在 0 與 0.1% 之間徘徊,「喜願小麥」環島尋找願意種植小麥的農友,以保證收購方式一步一步擴大國內耕作規模,至今每年已有面積五百公頃、 產量六百五十噸的初步成果,占進口總量的萬分之五。除了小麥外,還復耕大豆、 芝麻、蕎麥,同時開發多元加工品如麵條、麵包、餅乾、醇汁、啤酒等,增加市 場接受度。

有些農作物是太少,有些則是過剩,或者數量適中卻因外表、熟度不符標準而進不 了市場。有鑑於此,「春一枝商行」採集台東地區過熟水果,融合水及砂糖後製成冰棒,並拒絕添加人工香料,以果肉本身的氣息刺激饕客味覺。如此不僅消化掉原本 會被丟棄的水果,也為農民找回失去的利潤。

至於通過考驗的農產品則須進入大量進、大量出的市場彼此競爭,但「厚生市集」 刻意繞過集中市場向小農直接採購,並以網購、宅配方式提供服務。運銷過程採「兩手原則」,也就是左手從農民收貨,右手轉交消費者,中間既不經其他供應商,亦嚴 防農民互相調貨,如此除便於追溯來源外,也留給生產者更多利潤。

有些農人透過友善通路運銷產品,有些則發展自有品牌直接訴諸消費者。例如「綠藤生機」從生產芽菜起家,後來進一步萃取芽菜精華製成沐浴、保養等生活用品,並採鮮明的品牌行銷策略打進各大通路。當消費者對「綠藤」兩字留下深刻印象後, 農產品也獲得大幅加值機會。

而後放眼全國,仍會餐餐採買生鮮食材回家料理的家庭越來越少,外食漸成台灣主流。「我愛你學田市集」的實驗廚房,向桃園地區友善耕作的小農直接採購蔬果,並親自走向其他產地認識農友,充分掌握所有食材來源,同時食品、醬料加工亦不假手供應商,為食客料理安全健康的一餐。

此外,維護食品安全不只是農人任務,更是每一位消費者的責任,這有賴完整的食 農教育。宜蘭縣員山鄉「深溝國小」安排學生到田裡參與一整年農耕,親身經歷播種、插秧、施肥、挲草、巡田水、除福壽螺、收成、晒榖等階段,亦邀請家長運用 在地食材製作草仔粿、麻糍、粽子等傳統美食,串連由農到食的教育歷程。

食農不可分,先有友善的農業,才有健康的食物。這趟漫長旅程需要更多人關心,才能為農人創造更合理的勞動環境、還給國民對於「吃」的基本權利,最終把塌掉的半邊天重新補起來。

引用來源:報橘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