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建設計畫
國發會拚建設 五箭齊發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來源:經濟日報(http://udn.com/news/story/7238/2227161)
行政院長林全定調今(2017)年為「建設年」,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昨(12)日表示,今年有五大建設重點,且會兼顧平衡區域發展,讓中南部創造更多商機與就業機會。
曾旭正表示,今年由中央政府投入的公共建設經費達3,634億元,當中的五大建設重點分別是:「公路公共運輸多元推升方案」、「智慧運輸系統基礎建設計畫」、「國際商港與國內商港的五年發展與建設計畫」、「建構綠能永續新世代垃圾處理計畫」以及「國家濕地保育計畫」,涵蓋公路、軌道運輸、港埠、環保等建設類別。
曾旭正說明,新政府的核心價值是「創新、就業、分配」,公共建設也必須達到這個理念,國發會審查建設時,會特別強調創新,未來建設要能加入新科技運用,或是建構科技發展的基礎設施。
以「公路公共運輸多元推升方案」為例,今年預算為60.3億元、四年合計201億元,而「智慧運輸系統基礎建設計畫」將同時開展,四年預算合計31.4億元,力求用新的科技元素解決公共交通問題,開創新一波智慧運輸服務的模式,也可以讓社會大眾提升對大眾運輸的接受度。
公共建設遍及各區,曾旭正強調,會配合產業補強區域建設,在高雄支持新灣區計畫、在桃園推動亞洲.矽谷試驗場域、在新竹推動國家生技園區等,台南沙崙也有所著墨,「過去中南部投資比較少,這次公共建設有部分投資項目會對中南部影響較大」。
曾旭正舉例,五加二產業涵蓋綠能,除了既有的沙崙綠能科學城的計畫,也希望能把台南沙崙的高鐵特區發展起來,如綠能產業研究中心、中研院南部分院、展覽會場等。
公共建設 中長期聚焦人口、氣候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來源:經濟日報(http://udn.com/news/story/7238/2227158)
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表示,今年展開建設年,但公共建設不是一、二年的事情,短期著眼振興投資,中長期希望能幫助到極端氣候、人口老化等問題。
曾旭正說明,「建設年」的行動,短期要透過眼前所需的實體建設來刺激經濟發展,中長期更希望能完備下一世代發展所需的基礎建設,因此,除了在數量上要比往年擴增、達到刺激效果,更要呼應未來時代的要求。
舉例來說,未來人口勢必變少、變老,因此必須要求全面性的無障礙環境設計,符合老年化社會的需求。
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下,災害會更頻繁、災情更嚴重,農業會受到衝擊,糧食生產必須花更多心力,不僅建設須納入防災考量,行政院希望經濟部在治水這塊研擬新方案,確保農業水路的運作。
曾旭正表示,人口、氣候都難反轉,政府必須引導民眾,共同經營一個不同於往的發展方式,安全、節能、友善將是日後公共建設必須具備的基本價值。
國發會是負責審核10億元以上重大公共建設的機關,曾實施「跨域加值公共建設財務規劃方案」,超過10億元的建設,透過外部效益內部化的方式,須達30%的自償率標準。
國發會:重大建設審議回歸預算法
于國欽/台北報導
來源:工商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113000147-260205)
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昨(12)日表示,實施逾4年的「跨域加值公共建設財務規畫方案」雖已讓公共建設自償率提升,降低中央的財政負擔,但鑑於部分機關認為有困難,並可能衍生出自償率虛胖,國發會決定即日起終止此一方案,未來重大建設的審議將回歸預算法。
我國重大公共建設的預算分配,一向由國發會負責審議,鑑於財政困難,國發會於2012年4月通過跨域加值方案,要求各部會規畫公共建設時,要將建設對周邊所創造的收益注入建設本身,以提升自償率(未來數十年淨收益占投入成本比重),也就是藉由公共建設「外部效益內部化」,讓政府有限的預算能做更多建設。在此一原則下,自償率過低計畫會被退回檢討。
曾旭正表示,4年來跨域加值已提升建設的自償率,交通部、經濟部並據此做為內部計畫審查規範,但有些建設計畫沒辦法做跨域加值,例如地方政府建美術館,蓋焚化爐、學校老舊房舍更新,這些建設計畫要如何跨域加值?自償率怎麼高得起來?
他說:「若真要他們的自償率達到30%,他們也辦不到,若以是否有跨域加值做為審查門檻,更可能讓一些計畫的自償率出現膨脹、虛胖的現象。」
曾旭正表示,因跨域加值要求,讓近年文化部、環保署、教育部及地方政府建設計畫就卡在那裡,經檢討,國發會決定終止「跨域加值財務規畫方案」,今後重大建設預算審議回歸預算法,使其更合理。
曾旭正指出,國發會不再以是否跨域加值做為審議門檻,但仍會要求各部會、縣市政府所提計畫要做成本效益分析,並依據自己計畫特質自訂自償率。
他強調:「跨域加值已達成階段性任務,後續審議回歸預算法及各部會法規,這對公共建設長遠的發展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