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農地違章工廠13萬家!農委會:新設違章工廠年底拆一半 農舍為下一目標

農地違章工廠13萬家!農委會:新設違章工廠年底拆一半 農舍為下一目標

依照《區域計畫法》,全國農地在1975年起編訂特定農業區和一般農業區,並實施土地使用管制,好讓優良農地得以維持農地農用,不過該項計畫至今已超過40年,據農委會最新盤點結果,農地上的違章工廠數量不僅超越經濟部盤查的6.9萬家,加倍來到13萬家以上,其餘遭占用的農地也突破17%,更有上千公頃農地受重金屬污染,各種農田上的毒瘤成為農人心裡的痛。

為改善如此難堪現況,農委會宣示在將今年年底前拆除半數新建違章,同時配合高額補償金讓「群聚」工廠現地合法,農民也能取回同樣農地,好維持農地農用基礎。

農地長工廠導致農地污染(攝影/孔德廉)農地長工廠導致農地污染(攝影/孔德廉)

林聰賢強調農村、農民、農地三農緊扣 農地盤點是施政基礎

為徹底解決農地非農用等問題,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上任時曾強調,其施政目標是要將「農民、農村、農地」等「三農」扣緊在一起,再結合政府的新農業政策,善用農地提高糧食自給率,待政府將農地現況盤點清楚後再展開對話,落實國土規劃;然而盤點結果原先預計在三月底公佈,卻受限於諸多執行細節,公佈期程一延再延,引發不少質疑。

陳吉仲:全國農地盤點已完成六成 具體成果將在七月底前公佈

對此,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在接受《上下游》訪談時直言,現階段全國農地盤點已完成六成以上,包含平地的雲林、宜蘭、彰化、桃園等13縣市,剩下三成左右尚未盤點的部分,則是宜農宜牧的坡地(農四)和都市周遭的七萬公頃零散農地;其執行難處在於盤點必須綜合內政部的國土地籍資料、農試所的航照圖和農糧署的農情調查等,將所有作物、畜牧場、養殖場和建築物資訊全面套疊,出現落差就得派員現場勘查,作業上才因此費時費力,不過陳吉仲也強調,「七月底前絕對會將全台農地盤點結果上網公開,供各界檢視」。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攝影/羅健宏)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攝影/羅健宏)

內政部調查 全國農地17%已遭轉用

然而在《國土計畫法》子法尚未完備之餘,農地盤點有何重要性?依循今年五月內政部公佈的《修正全國區域計畫》統計指出,全台各地皆出現大規模開發農地做為工廠或零星興建農舍的情況,造成農地無法農用,且依據104年的農地現況資源分析結果,當前特定農業區及一般農業區等農牧用地,存量僅剩83%,代表17%已遭轉用,但農舍、工廠、墳墓和各式不屬於農用的建物,卻依舊在農地上扎根成長。

農地盤點將分兩階段 生態多樣性也成盤點目標

對此,陳吉仲強調,盤點的第一階段就是要以最精確的調查,來揭露至今為止農地上到底「長」了什麼,第二階段更要把農地的生態多樣性盤點出來,並列出正、負兩面作為未來國體計畫劃設參考,讓許多受污染的、被傾倒廢棄物的、重金屬污染的農地可以輕易被判斷出來,基於事實根據和執行法規,後續才有辦法針對目標一一擊破。

至於他口中的目標,矛頭首先對準「農地上的違章工廠」。

陳吉仲:全台違章工廠超過13萬家 「即報即拆」加「以地換地」來解決

不過全台未登記工廠不僅是經濟部盤查的6.9萬家,依據農委會最新的農地盤點結果,其家數更是翻倍來到「13萬家」以上,又以新北市、台中市、彰化縣和高雄市為主。針對這些違章,農委會將以兩種方式解決,首先是「即報即拆」,隨後則是讓群聚工廠就地合法,不過業者得繳納生態補償費,還得做好復育供農業生產。

陳強調,沒有即報即拆,就不會有後續動作,為的是希望解決數十年來農地遭轉用的沉痾,但不能持續製造問題。

緊鄰農地的鐵皮屋工廠(攝影/孔德廉)緊鄰農地的鐵皮屋工廠(攝影/孔德廉)

即報即拆如何拆? 520作分水嶺 以後新建全拆

即報即拆部分,陳吉仲解釋,由於違章工廠生長速度太快,像彰化去年年中至今就已新設了140家違法工廠,因此在與行政院開會過後,成立「違章工廠即報即拆處理專案小組」,以農委會作為拆除的主責單位,自己作為召集人來負責後續工作。

目前農委會以「2016年5月20日」新政府上任時間作為分水嶺,520後出現的未登記工廠採「即報即拆」;520之前的違章工廠則視其所在地進行處理,若在優良農地區內,就會輔導遷移;若在優良農地區外,則能轉為丁種用地,但業者需繳納生態補償金,做為農地保護基金。

地方不拆中央有何奈? 專案由農委會領軍 拆除經費改由農發基金負責

但即報即拆並非新政,農委會要如何解決尾大不掉、經費不足等問題?陳指出,過往地方都會上演一套編列拆除預算、議會刪除,隨後放任違章繼續存在的惡性循環,為了改善這樣的情形,由中央統籌的專案小組,將依據《農發條例》和《區域計畫法》等法源,把拆除廠數及區位提供給地方,並督促執行,一改以往由地方主導、較易受到民代壓力而緩步不前的狀況。

一改過往違章繼續營業 未來查報後不拆將斷水斷電連續開罰

拆除預算上,則改由中央撥款專款專用,除了先以違規罰鍰支應外,也不再以各地建管單位來編列經費,由各地和中央的農發基金來負責。針對已完工的違章,會先對業者處以6到30萬元罰緩並限制一個月內恢復原狀,若未從,將「斷水斷電並連續每月都開罰」,直到改正為止;另外,施工中建築在接獲通報一個月內也將火速完成拆除,「預計今年年底就拆除半數的新設違章工廠」。

頂番婆等工業聚落如何處理? 陳吉仲:以群聚為判斷 推動以地換地

至於彰化頂番婆這類現有的工業群落該如何處理?陳吉仲則指出,農委會希望在既有農工並存的環境下,用「群聚」作為判斷標準,在農地總量不變下,以「現地」劃設出工業發展的專區,零星工廠不得合法需一併納入,將來該處就專門供工業生產,業者得自付變更地目價差和生態補償金,農政單位也將另外提供相同面積和生產條件的農地作為交換,農民更可拿到補償金再度投入農業生產,簡單來說就是「以地換地」,希望解決數十年來農地遭轉用的沉痾。

為何希望動用如此手段?陳則解釋,這樣的做法是考量到所處農地都已受嚴重污染,劃為農地將喪失生產意義,若要讓農民回頭從農,除了賣地以外,提高農民收入配合相同農地的補償,或許才能真正給予農民誘因。

農業補償金如何算? 六千坪廠房、違規三十年 廠商得繳一億五

另外,對於農地修復及生態補償金到底如何計算?陳也舉實際例子來估算,以彰化一現有違章工廠來看,其面積為6100坪,已違規設廠30年,原農地市價是一坪1萬元,變更為丁種建地後則為一坪3.5萬元,其變更價差一坪就是2.5萬元,乘以面積得到的1億4仟7百萬元,再加上違規30年、每年30萬元的罰款900萬元,業者要變更地目就得付出1億5仟萬元,九成由農委會收取作為對地直接給付經費來源,剩下一成則交由內政部做拆除經費使用。

未來農地盤點結果公布 盼全民參與共同監督農地正常使用

針對上述案例,陳強調該處將作為「示範」,盼望未來其餘地方也能實施相同作法,讓土地分區使用能徹底實踐;下一目標更將對準利益牽涉廣大的「農舍」,預計以短、中、長期手段來解決,因此現階段農委會的首要任務絕對是儘速完成農地盤點,待資訊公布後,還會輔以吹哨條款的公佈,若民眾發現農地非正常使用皆可照相舉報,在獎勵金額提高的前提下,希望全民能一同參與監督,讓土地使用回歸正軌。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攝影/羅健宏)

引用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