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法人革新 聚焦4大產業
加速法人革新 聚焦4大產業
陳鷖人/台北報導
來源:工商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25000031-260202)
為加速法人創新改革,經濟部優先針對旗下16個科研法人進行任務調整,將其重新定位為3個「平台型」和13個「領域型」法人,並在4年內投入50億元協助領域型法人研發計畫。其中,精準醫療、自駕車、船舶、複合材料4大產業將成「億元」級重點補助產業。
經濟部昨(24)日舉辦「法人改革與整合創造產業新價值」記者會。部長李世光表示,社會對法人改革有高度期待,為因應全球產業創新、回應社會期待,勢必要跨領域調整,賦予法人新任務、定位。
李世光指出,工研院、資策會和外貿協會3大法人分別定位為數位創新、科技連結、國際鏈結的「平台型」法人。透過工研院研發搭建的開放創新系統平台(OISP)整合生技、車輛、船舶中心等「領域型」法人,以因應產業跨界、跨域整合趨勢。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稱,由平台型法人領頭整合領域型法人,有助於提升法人科研能量。經濟部未來4年將投入50億元,補助13個領域型法人科研計畫,同時加速整合領域型法人加入OISP平台。
羅達生指出,基於未來產業發展規劃,智慧醫療、自駕車、智慧船舶、高值化複合金屬材料4大產業將是重點科研產業,每年各投入金額超過億元。
以金屬中心負責的高值化複合材料開發為例,每年將補助1億元進行複合金屬材料研發。羅達生表示,若要發展國防、航太等產業,勢必要進行材料輕量化研發,透過科研法人主導,可以提高國產金屬材料附加價值率和關鍵材料自主率。
經濟部轄下共有41個法人機構,羅達生稱,此次創新部分將優先針對具有科研能量的16個法人,整合科研法人研發能力,未來基於產業創新發展需求再進一步納入其他法人。
羅達生分析,以往台灣製造業享有全球優勢,但過於注重供應鏈發展,現在產業需要大量客製化,面對這種新工業革命,軟硬體整合是關鍵,因此政府希望法人領頭建置平台。
法人革新 納入考核、借調機制
陳鷖人/台北報導
來源:工商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25000033-260202)
此次經濟部法人改革除了加速科研法人整合創新外,將納入檢討機制,旗下所有法人退出爭議業務並納入考核、借調機制,藉此活化組織架構,符合產業創新發展。
經濟部長李世光指出,法人革新包含「創新」與「改革」兩大部分,法人革新並非法人績效不好,而是必須因應全球產業變化調整僵化的組織架構。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指出,會先檢討爭議業務,讓法人重新聚焦於核心業務,退出與民爭利的次要業務;另外,法人將進行組織活化,納入主管考核,以及跨法人、跨企業合聘與借調機制。
羅達生表示,爭議業務包含檢測驗證和人才培育兩大部分,若民間已具規模,政府法人將逐步退出,若民間剛起步的業務,則由法人協助輔導,健全之後法人再退出。
為避免不適任人員佔據關鍵位置,將導入主管考核機制。羅達生表示,此次參考工研院考核機制,法人副執行長、一級單位正副主管以上職位每3年考核一次,通過考核者予以續任,不適任者協助其培養相關職能或是不予以續聘。
其實早在多年前工研院就導入主管考核機制,工研院院長劉仲明表示,工研院每年會針對主管進行考核,每3年再進行整體考評,目前在同職位6年以上的主管比例不超過15%。
羅達生指出,主管考核機制將先以科研型法人為主,9月底前完成16個科研法人主管考核,年底前所有經濟部所屬法人完成考核。總計有499人需要考核,而第1波人數達343人。
羅達生指出,改革措施還包括跨法人、企業合聘與借調,透過此制度讓各法人、企業、學校人才可以轉任,藉此為法人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