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AI 陳良基要耕耘科技田
發展AI 陳良基要耕耘科技田
邱琮皓/台北報導
來源:工商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814000073-260202)
台灣無法自外於這波AI(人工智慧)全球發展的洪流,自詡「科技志工」的科技部長陳良基,矢志在任內要鋪下AI良田,為產業培養人才。雲林農家出身的陳良基以「種田」形容,強調不能只想著收割,要一步一腳印,施肥、除草、翻土外,還要舖設農田水路送水系統,要以農田耕種的方法,打造AI創新生態系,種好AI這片「科技田」。
從小在田間種作的陳良基,要把小時候在雲林農家種田的做法,帶進AI發展系統。他說,一定要考慮整個生態系,農業最重視的就是銜接,科技部負責擬訂大策略、銜接生態系與人才布局,把生態建立好,剩下產業的推動發展就是經濟部的事。
陳良基運用這樣的邏輯,擘劃培育AI核心產業人才。他說,5+2產業各項產業要有核心能力,產業要與人才、在地「接地氣」,長起來才會壯大。所謂「地氣」是指台灣資通訊(IT)產業與基礎人才都有扎實根基,這是很好出人頭地的地方,未來不管哪個產業都應更貼近人的使用與需要,因此要培育「智慧化」的科技人才。
「銜接5+2的橋要搭得穩固,當產業上來時,台灣國際競爭力就會很閃亮」。陳良基說,科技部培育人才的初衷跟他在學校時一樣,期望「培養學生可以搭著未來的人生」,科技部要照顧的是「在學端」和「著陸端」。
「在學端」以學校推動AI研究培訓來說,陳良基拿「種田」比喻,就是要建立生態系統,但不能一味只想著收割,收割前要把施肥、除草、翻土等工作做完,還有送水的水路都要考量,而科技部所做的銜接策略就是佈建經營人才培育生態系。
AI的人才如何長出來?陳說,人工智慧的核心就是運算能力,國內要做AI訓練,運算能力不足,必須要有夠大容量的AI主機協助,否則講AI是空話,沒有運算就沒有學習能力,「人家學習幾小時,你可能要學好幾周,根本沒得比」,陳良基這麼說。
有了主機運算容量,接下來要在學校成立AI研究中心,找高手帶領人才。陳良基希望把人才送到產業界去見習,立即了解業界狀況,但這不容易,因此他要把業界拉到學校來,科技部計畫在各校成立「國際產學聯盟」,讓人才了解產業界未來發展趨勢,有更多產學合作機會。
而「著陸端」就是軟著陸,希望人才從學校出去就業不會硬梆梆落地。科技部透過科技延伸及布局規畫,例如推出「國際青創基地」培育人才,希望人才出去創業或就業,能看見國際市場。
不過,人才培育的關鍵在教授,「科技就是英雄出少年」,陳良基認為,台灣環境對年輕教授沒有吸引力,科技部提出「年輕學者養成計畫」,透過拉高薪資誘因、提升研究環境,給年輕教授大力支持以培育人才,就好比「選好的種籽,找好的土壤栽種下去,還要有好的腹地(指薪資及環境)」。
陳進一步說,未來會遴選種子部隊培育人才,國際產學聯盟科技部要找學校布局,目前提出構想的學校有20個;AI人才培育計畫,學校提出計畫已有500件,然而產業投入AI的動力更強烈,大家有共識:「台灣下一波各行各業須與AI掛勾才能往上成長」,不過,包括半導體等業界都心急,如何才能儘快接觸AI、導入AI。
陳良基腦中像陀螺似地展開AI智慧化人才培育計畫,他最近挽起袖來積極和勞動部、經濟部協調,盤算著如何將智慧化人才培育到位。陳說,AI導入應用面,智慧機械、智慧製造、無人車、機器人、智慧醫療等領域應會優先。
他並舉機器人為例,要有動手做的訓練,但目前學界能量不足,在前瞻計畫他規劃中科、南科二處基地,專為AI打造「自造基地(Maker Space)」,訓練各類型機器人所需的人才。他為此特地赴美參訪國外案例,了解如何培育特定領域自造基地的團隊,參訪後的心得是:「跟開健身中心很像」。
「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定體適能,AI、機器人都是讓每人體適能提升」,陳說,「有人喜歡游泳、有人喜歡做瑜珈」,各行各業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有大規模人才培育集中基地,讓鄰近的學界等更廣泛的人可以進來,園區產業工程師亦可扮業師角色,打造一個交流互動、經驗傳承平台。
「科技部作志工的定位就是前導」,陳良基帶領科技部開著前導車,有計畫、有策略、有步驟播種「科技田」,一步一步帶領台灣邁向2025年的科技願景。
科學園區 跟著摩爾定律走
張語羚/台北報導
來源:工商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814000076-260202)
早先傳出晶圓龍頭台積電3奈米新廠將出走美國,對此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科學園區應依循摩爾定律(Moore's law)走,讓廠商不只看到現在,還要放眼未來10年的需求,科技部把未來10年帶動國內發展願景納入考量,如此科學園區規劃的速度感一定會出來。
對於台積3奈米新廠留台,他持審慎樂觀態度。陳良基認為,台積電3奈米新廠最終落腳何處?由他們決定,但科技部的精神是推動基礎工作,且據了解台積電明年上半才會決定設廠地點,但還是以台灣優先。陳良基指出,科技部的工作是為企業布建環境,讓深耕國內的高科技產業發展順利,這是科技部的工作原則,以他目前與相關產業接觸的經驗,還是相當審慎樂觀。
陳良基說,目前全台各個科學園區持續整備中,科技部有這個責任,目前有不少廠商在台灣投資落腳,換言之台灣還是廠商的最大機會,應該善用眼前的優勢,將來廠商要進一步發展的時候還是可以展翅高飛,他會負責把科學園區場地弄好。
「要讓廠商不是只看到現在,還要看到未來10年的需求。」陳良基以摩爾定律形容目前科學園區的發展,他希望國內未來十年的發展願景,可以被廠商納入選址條件。
所謂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高登.摩爾(Gordon Moore)所提出,意即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隔兩年便會增加1倍,後來的英特爾執行長大衛.豪斯(David Hauss)又將該時程縮短為18個月。對照陳良基所說,也就是科學園區將在穩定布建工作中有速度感的持續成長擴大。
此外,科技部也爭取到前瞻4年20億經費,打造「創客自建機器人基地」,從中科、南科出發,打造智慧機器人創新基地的Maker Space空間,鄰近科學園區再加上國高中、大專院校等,預估1年可帶動4,000人次以上使用,並可成立50家新創公司,產出30組以上的關鍵技術及產品。
陳良基強調,北部的資源較為豐富,因此經常可以自行經營新創基地,科技部最終沒有選址在北部,是希望給中、南部年輕人一些機會,並沒有地點太偏僻的問題,年輕人騎著機車一下就可到了。
人物側寫-腳踏實地 陳良基擔任AI育苗人
文/邱琮皓
來源:工商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814000077-260202)
出身農家子弟,從台大副校長、教育部次長到如今科技部長,陳良基談起各種科技政策,都以基礎的人才培育為先;笑起來總瞇著眼睛、又顯得靦腆,只要一談起人才培育計畫,就滔滔不絕,彷彿按下了開關,從點、線、面侃侃而談,停不下來,他把種田的思維與科技育才計畫結合,孕育出一代代的科技新苗。
談到台灣學子,陳良基眼神相當驕傲,他說,「學習動機很重要,反而是台灣高中生比大學生對機器人自造更感興趣且積極經營。」他稱讚,北一女的師生過去2年自費成立社團出國比賽,去年還進入在美國NASA上演決賽,「那個團隊下星期就會在南科營隊幫我們訓練師生」,總計有20多個學校、上百名師生參與,「一下子AI的火種就燒起來了」。
思慮綿密的他,把人才布局由學校向社會延伸,希望舖好銜接智慧化科技發展的一座橋。陳良基並不是一個坐在辦公室內、吹著冷氣、任政策天馬行空的部長,2月上任後,他頻頻走訪各地,從學校到產業,從高中生到上市科技業公司老闆,他握著每一雙手、聽著每一種聲音,腳踏實地的親自對話、彎腰誠懇去拜訪,就像是親手挑選每一顆好的種子、好的土壤,要長出優質作物的育苗人。
「未來機器人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應該讓年輕人自己去想。」陳良基表示,就像種田的角度,要長什麼、就看種子是什麼而定,運用台灣的科技基礎優勢、高技術產業,他期望未來台灣想從事AI的年輕人,「只要帶著你的想像力來,想像你要的機器人樣子,就在這裡做設計,設計完基地可以印出你要的模型、或是運用產業的硬體組裝」,也就是帶著頭腦來、就能完成夢想,藉此培養對技術領先的一群人、讓台灣的AI人才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