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經濟》加速投資台灣 行政院持續面對五缺、能源問題

經濟》加速投資台灣 行政院持續面對五缺、能源問題

編按: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將在周三(25日)第3度召開,會議內容除了解決能源轉換的問題,以及研擬前瞻建設中軌道國產化等問題。此外,為讓企業能留在台灣必須加速解決的五缺問題也持續受到行政院的關注,行政院長賴清德也持續針對五缺進行研擬。以下收集相關報導持續追蹤。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周三(25日)第3度召開,行政院長賴清德預計親自盤點攸關2025非核家園的太陽能光電2年發展計畫,及搭配前瞻建設的軌道國產化等項目,力拚從各領域著手加速投資台灣。

此外,國發會周四(26日)將報告法規鬆綁,賴揆要將5財經部會檢討法規鬆綁擴大至各部會,內閣總動員盤點法規鬆綁,吸引外商及國內企業投資台灣,提振投資動能。

賴揆日前指示,應加速推動太陽能光電2年發展計畫中「屋頂型」太陽能光電。根據經濟部規劃,屋頂型目標是2020年前達成3GW,目前計劃實施第一年進度便已超前達到512MW,高過原訂410MW目標,經濟部將提出更進一步行動方案加快目標推進速度,期望最終能達成至少1,080MW目標量。

政院期望不管是大型農畜牧業還是小型住家等,全台動起來投入屋頂型太陽能光電發展,賴揆指示研議可行技術與財務模型,推動家戶分散式發電,昨天賴進一步要求台電提供專業技術,使家戶型太陽風電計畫可行。

財經法規鬆綁,國發會周四院會專案報告,將建議自五財經部會擴大至所有部會,非財經部會預計每季提報成果。

據悉,國發會收集外商及國內企業意見中,以衛福部法規不透明最被美國及歐洲商會詬病。例一是外商進口食品來台,是否需再度檢驗才能入關,衛福部未明訂在法令規定,先是回答外商不需經檢驗,只要取得國外檢驗報告供衛福部認證即可進口。但後來以QA方式更改規定,要求入關前需再經國內檢驗,令外商跳腳,不知我政府何時更改規定。

前瞻計畫中軌道建設備受矚目,經濟部、交通部與工程會也計畫透過軌道建設達到軌道工業國產化的目標。

根據中國時報報導,經濟部統計,台灣軌道產業產值達700億元,相關業者約164家,隨著前瞻軌道計畫開始執行,有望為軌道產業國產化增加助力。經濟部、交通部以及行政院工程會3部會將攜手推動軌道產業國產化,預計先從軌道零組件國產化開始。

另外,政院周三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也將討論力推軌道國產化,搭著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未來8年全台將大舉興建捷運、鐵路等軌道建設,交通部、經濟部、工程會組成的跨部會平台已初見雛形,預計近期將正式成軍,多方著手推動軌道國產化。

藉由前瞻軌道建設千億投資,3部會將聯手成立政策指導委員會,3部會分工模式,由交通部藉由前瞻計畫推動軌道建設,經濟部負責媒合國內廠商加入供應鏈,工程會則提供諮商協助,避免違反採購法。據悉,目前交通部已由高鐵局領頭,組成軌道產業小組,彙整交通部轄下單位未來數年所需之軌道產業相關資源,並且以國內需求量能的增加,積極鼓勵國內業者投產,逐步打造軌道國產化環境。

經長沈榮津日前表示,軌道產業國產化大致分成四大方向:台鐵車廂汰舊換新,捷運、高鐵汰舊換新以及輕軌捷運建設,責成工業局盤點需求。經濟部官員表示,短期先推動零組件國產化,中期推動車體國造,最後再推動號誌系統國產化。

官員指出,以往軌道相關技術多依靠外商,各地捷運系統都是外商建置,自然供應鏈也是外商;加上零組件採購數量不大,本土廠商也不願意投入,這樣的情況下本土軌道供應鏈就很難建立起來。

官員指出,各地軌道公司現在也遇到瓶頸,大多數技術都掌握在外商手上,軌道公司沒有議價能力,也形成沈重的財務負擔,因此也有與國內供應商合作的意願。

前瞻建設挹注下軌道將遍地開花 目前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高鐵提出約170億元採購案,台鐵則約280億元,兩者合計釋出商機超過450億元。官員表示,短期內希望先整合各軌道公司零組件需求,先從零組件國產化開始,若各軌道公司可以找出共通零組件,就會釋放出一定規模的需求量,本土廠商就會有意願投入。

為推動國產化,交通部未來也將提撥2億元經費建置軌道驗證中心,設立軌道開發標準讓廠商驗證。官員說,國車國造第一個案例是淡海輕軌,列車由台灣車輛公司與德國福伊特公司合作,從設計製造到最後測試都在台灣進行,未來希望軌道產業能形成一體化的產業鏈。

關於企業最關心的五缺問題,賴清德院長在部會政策研擬上腳步未停歇。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行政院長賴清德昨(22)日關切企業投資障礙「五缺」中缺工、缺人才議題,賴揆指示財政部研議能否恢復過去500萬元額度給予個人投資抵減;另針對員工股利分紅等獎酬工具研議採分離課稅而非累進課稅,請財政部研議租稅誘因,以利吸引人才。

賴揆關切「五缺」缺人才及缺工議題,昨召開二場跨部會議,聽取國發會及勞動部報告。其中缺人才部分,會中部分首長提出更多租稅誘因建言。其中,投資抵減部分,與會首長指出,過去產創條例有研發、人培、自動化等多項功能性抵減,但營所稅降低為17%後全面取消,僅保留研發投抵,如今營所稅率調高至20%,建議個人500萬元額度內恢復投資抵減。

另有首長建議,員工分紅等獎酬工具建議採分離課稅,不要併入綜所稅採累進稅率課稅,以鼓勵半導體等高科技業者留才。針對這二項重大租稅誘因,賴揆指示財政部會同相關部會研議,下次會議提出報告並裁決。

除這二項租稅誘因外,為獎勵留才,目前提出公司法及產創條例修正案中,擬增加留才及攬才誘因,包括母子公司可交流適用員工分紅入股、現金增資認股、庫藏股、認股權憑證及限制型股票等五種獎酬工具。

此外,產創條例決擴大修法租稅範圍,員工獎酬股票技術入股現可緩課五年的規定,決定再進一步鬆綁,放寬為每人每年500萬元額度內,處分移轉時再課稅,超過部分按獲配股票當年度課稅。亦即將五年緩課延長至處分移轉時,員工不必賣股繳稅,企業強化留才誘因及新創事業發展。

賴揆針對缺人才裁示還包括,薪資待遇與新創同等重要,面對鄰近國家高薪挖角台灣人才,政府應加強鼓勵企業提高員工薪資待遇,以強化吸引人才的誘因;請內政部等相關部會,針對外國人才來台之簽證、工作及居留等生活環境友善程度進行檢討改善;為協助國內大型企業吸引外國人才,請國發會檢視我國法規對延攬國外人才友善程度,針對建立友善新創環境等,於下次會議併同攬才專法報告;人工智慧(AI)是非常重要的產業,請教育部等部會檢視我國教育政策能否滿足未來上萬個人工智慧人才需求。

至於缺工議題,勞動部並未分析那些企業缺什麼樣的工,是缺外勞或缺本國技術工,那些產業缺工?因此退回勞動部報告要求打掉重練,釐清原因再研擬對策。至應否討論引進外勞議題,政院內部高層也出現歧見,有的首長主張應討論外勞課題;但副院長施俊吉認台灣不需再扶植低階產業。

至於青年失業率逾12%偏高;女性及中高齡族群勞動參與率50%以下偏低,賴揆指示提高這三族群就業的誘因;與會高層並認為,缺工問題,與薪資有相當關聯,如果企業提供薪資具競爭力,應能有效緩解缺工問題,因此政府呼籲企業為勞工朋友加薪,共同解決缺工問題。

參考資料:中國時報、工商時報

引用來源:多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