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農業預算編列1312億,比去年增10%
立法院昨(23)進行農委會107年度預算審查會,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107年度歲出預算編列1312.19億元,四大預算項目為「依法律義務支出」(各項津貼補助)715.08億,佔54.49%,「公共建設支出」429.75億,佔32.75%,「一般支出」(人事行政業務)123.32億,佔9.40%,「科技發展支出」44.04億,佔比3.36%。
整體來看,107年預算比去年增加10.11%,「公共建設」因加碼撥付農村再生基金252.16億,較去年大幅增加46%,「科技發展支出」比去年增加1.1億,增加2.6%,「一般支出」減少4%,「依法律支出」微降1.7%。
老農福利津貼474億,佔總農業預算36%
林聰賢說明,在依法律義務支出方面編列715.08億,其中包括老農福利津貼474.76億、撥充農業發展基金88.4億、撥充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77.89億、撥充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基金40.15億。
在一般支出方面編列123.32億,包括支應農委會人事費、行政業務經費、農林漁牧及動植物防檢疫相關計畫費用等。林聰賢表示,因行政院要求樽節支出,農委會在一般支出預算上降低4%,共減少5.13億。
公共建設支出大增46%,撥充農村再生基金252.16億
公共建設支出編列429.75億元,主要為撥充農村再生基金252.16億、加強農田水利建設計畫31.02億、森林永續經營及產業振興計畫37.45億、整體性治山防災計畫27.78億等,另針對個別縣市,也編列16.49億「台中市翡翠區域農業加值推動計畫(含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推動計畫)」。
107年基金動支96億,針對農村活化、設施型農業
在撥充農村再生基金方面,由於2010年立法院通過的《農村再生條例》,當時為了協助農村轉型,預計10年編列1500億基金,企劃處處長蔡昇甫表示,先前因為預算不多撥充給農村再生基金少,因此今年撥充農村再生基金252.16億,相較去年高出99.39億。
雖撥充252億基金,但107年度實際上的農再基金支出為96億,主要用於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農村再生規劃人力培育計畫」編列11.8億,包括農村規劃、創新農業推廣青農培育、農村農產業人力活化計畫;而第二部分則為「農村建設再生發展計畫」編列84.2億,包括農村再生社區發展環境改善、農村發展活化、設施型農業計畫。
農村再生基金過去被批評僅重視門面,例如補助社區「彩繪農村」是否能幫助農村再生?水保局副局長林長立表示,前幾年大家確實都一窩蜂做彩繪農村,不過其中也有很棒的例子,像是有些社區把早期傳統耕作、居住環境透過彩繪表現出來,記錄整個社區農業故事,而花蓮光復大全社區也把早期農業生活,像是牛車、甘蔗、施肥等,反映在彩繪上,這樣確實能夠幫助農村活化。不過,林長立也強調,對於有些農村彩繪像是卡通人物、造型模仿,並不鼓勵。
林長立也舉例,台南後壁區仕安社區申請資金,成立稻米合作社,讓當地社區民眾入股,創立仕安米品牌,所得利潤除了合作社社員分紅,更有20%回歸社區。另外針對農村周邊設備,例如路燈、電線桿等,林長立表示,也會編列預算給縣市政府,共同執行。(下圖為106年農再基金動支項目分配)
林岱樺質詢,農業缺工預算2.6億,如何解決9萬缺工?
立法委員林岱樺質詢時表示,農業缺工預算僅2.6億,要怎麼補足9萬缺工人數?農委會輔導處處長朱健偉解釋,目前缺工人數是9萬多個人月,因有些產業缺工期僅有1─3個月,平均來看每個月缺工人數是7500人,目前農委會有農業師傅團330人、農耕團300人等總共659人,這些人力可以輪流補充季節性缺工,2.6億預算是用來支付農事團每月薪資8800元補助,同時將每月存入1萬元,作為鼓勵從農基金,預計解決10%的缺工問題。
朱健偉說明,另編列「青年回農」預算 4.59億,相較去年增加0.14億,農委會目標是每年3千人進度,10年達到3萬青農大軍。目前有每年百大青農100人、在地青農600人、農科院1600人、農費專班1555人,總計2450人,達成今年目標82%。
朱健偉表示,農委會在百大青農上給予許多資源,像是技術協助、3年500萬免息貸款、建立資訊平台等。此外,因為每年皆有許多青農爭取成為百大青農,而農委會也將這些沒錄取百大青農的農民,列為在地青農,給予許多資源協助,希望每年能夠培養600名以上在地青農。
農科院主要是成立許多專業農民技術班,像是葡萄班、梨子班等,僅限青年農民參加,青農經過課程學習後,便能將技術帶回農村。朱健偉也強調,百大青農、在地青農、農科院、農費專班等人數會避免重疊計算,目標每年增加3千名青農回農。
陳明文質詢,科技發展44億如何達成智慧農業?
另外,立法委員陳明文也表示,以科技發展支出編列情形來看,今年44.04億元,僅較去年增加1.11億元,佔總預算僅3.36%,如何達成農委會智慧農業目標?
農委會科技處處長張致盛表示,目前都在科學研究階段,預算沒有不夠用的問題。農業科技研究主要放在智慧生產、數位服務兩大方向,像是農機運用、機械自動化以減少人力、生產產銷資訊結合等,張致盛舉例科技部研發蘭花澆水機,改善以前依靠人力水管灑水,現在可以結合影像監測、感測、智慧控制,影像可以自動監測有盆子時再澆水,不僅大幅省水,又能提高效率。
年度收入編列17億
而農委會在107年度歲入編列則有17.07億元,包括罰款及賠償收入1億元、規費收入5.19億元、財產收入2.04億元、營業餘額及事業收入5.84億元、其他收入3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17.22億元,減少0.15億元,約0.87%,主要是因為台東水族生態展示館及澎湖水族館正在整修,目前在準備重新營運,預計明年底重新增加收入。
林聰賢表示,透過檢討新政府新農業政策內容,進行相關預算,希望經費編列政策,能夠推動農村永續、農民收入增加、建立受消費者信賴的安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