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農業災損去年飆上355億,從氣象到防災,如何打造「韌性農業」?

農業災損去年飆上355億,從氣象到防災,如何打造「韌性農業」?

當天災頻度、強度增加,近五年來,平均每年農林漁牧農損金額高達137億,105年一年災損更飆上355億,相較過去二十年來平均農損金額大多落在70、80億之間,只能用「暴增」二字形容。看天吃飯的農業該如何正視氣候變遷、天氣變化加劇的未來?或許,「韌性」才是王道。

 

農試所:農業氣象站四年內將擴增至130站

在目前天氣急遽變化的環境下,狂風、暴雨、寒流、乾旱、熱浪等都增加農業經營的不確定性,該如何在災前防災、災時應變、災後復原,以減少災損?「政府部門就是盡可能把天然災害氣象資訊讓農民知道。」農業試驗所所長陳駿季表示。

農業試驗單位已注意到「農業天氣預報系統」之必要性。陳駿季表示,在104年時,全台農業氣象站數量明顯不足,全台僅設有16處農業氣象站;而有感氣象資訊取得非常重要,農試所於105年啟動擴建計劃,於災害發生熱點選擇設置點。

105年度全台農業氣象站擴增至82站,今年也新增17站。陳坦言,目前氣象站設置點以西部為主,未來也將增加東部設置點,預計全台四年內增加到130站。

而有了農業氣象站作為後盾,陳駿季表示,現農試所也從歷史氣象資料歸納出「輕颱九大路徑」,再與農糧署調了特色作物產區分佈,便能套疊出高風險區域,若有颱風來,便能預告高風險區域內農民提前防災。

另外,農試所也開發「早期災害預警通報系統APP」,比方溫度達到作物耐熱臨界值,可能導致高溫害,系統便會閃紅燈;反之,若非致災臨界值,則為綠燈,根據不同作物有不同作為,供農民參照。

 

農試所所長陳駿季(圖片來源/農委會直播畫面)農試所所長陳駿季(圖片來源/農委會直播畫面)

 

氣象專家、農民:政府應開放資訊,讓農民多元研判

農政單位愈發重視「農業氣象資訊」,也積極開發預警系統,但台大生物資源發展學院院長盧虎生卻提醒,但要如何讓第一線農民可隨時接觸他有興趣的資訊?如何落實產業?這才是重點所在。

而近期與農委會合作、每日發佈「農業氣象」的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也認為,農委會委託民間企業每天錄製農業氣象,資訊很多,但重點在於,如何讓農民有效接觸這些資訊。

「不同農民有不同管道去知道。」彭啟明表示,現是政府單位提供一個頻道,供農民進入點閱,但彭隨即轉身詢問身旁農民平時觀看農業氣象的習慣,所得到的答案卻不是農委會所提供的頻道,而是另一個由Google所架設的頻道,「應該讓很多頻道去接觸農民,而不是所有農民到一個頻道來看。」彭表示。

對此,與會某花蓮西瓜農民也認為,「不同農民有不同防災預警需求。」 目前農糧署、各農改場都會在災前發出防災區域大規模預警,「這很好。」但個別農民都有個別防災需求,同樣的雨量在不同地區,可能造成的災害就不一樣,農民還是應該自己蒐集所需資訊,或許能有一個平台,讓農民自己去拉自己所需的預警選項,「讓農民自行研判也好。」

 

2016年寒害重創養殖漁業(攝影/潘子祺)2016年寒害重創養殖漁業(圖片/上下游資料照)

 

彭啟明:政府提供數據,由民間創造更細緻的加值服務

當農政單位大力跳入蒐集、解讀、推播各項農業預警系統時,地方農民卻提出希望保有更多「自行研判」空間的想法。彭啟明表示,農業產業很特別,過去很多專案計畫都由政府單位執行、花很多預算努力改變一些事,大多都是由上而下推動,而鮮有由下而上的回饋。

彭啟明指出,國外已有許多民間農業資料研判公司,針對天氣、產值、農損、保險等資料進行搜集、判讀,並從中獲利。但在台灣,「還沒有一個人、一個產業來做這些事。」在公部門埋頭苦幹的同時,但這到底是不是應該由公部門主導的服務?

彭啟明認為,目前政府努力提供天氣預警、甚至農業保險的客製化服務,但這些服務都應該由政府提供嗎?彭建議,公部門僅需提供完整資訊,再交由民間部門甚至農經學界創造好的商業模式,提供農民客製化服務,才能創造新的創業、商業模式,以長久經營。

對此,盧虎生也深表認同,表示,過去談災害都是負面,「但其中也隱含很多農業服務產業,」而這是過去所沒有的機會。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圖片來源/農委會直播畫面)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圖片來源/農委會直播畫面)

 

農試所:公私部門有合作空間

針對上述討論,陳駿季坦言,是該重新檢視公部門現在所在做的事,「我們都關起門來覺得自己做得非常好,但為何得不到農民、農民團體認可?」「防災作為,到底公部門該做什麼?民間部門該做什麼?現在好像有一些混淆。」

經討論,陳駿季表示,或許公、私部門的合作關係值得進一步確立,「不見得是分工,可以是合作。」由公部門提供大尺度資訊,公開政府所蒐集到的資訊、讓資訊透明化,再由民間公司進一步提供客製化加值服務,針對特定地區特定產業做特定服務,「這是公部門做不到的。」

盧虎生也建議,應該多與產銷班、養殖業者、農民開工作坊,以了解第一線操作最實際的需求,才能設計出實用的系統。

天災越多,越應重視「韌性農業系統」

放眼未來,可以從小尺度天氣變化看到大尺度氣候變遷,農業下一步到底該如何經營?台灣農村經濟學會理事長楊明憲建議,在災損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除了科技協助減災之外,品種研發是否可能改良?」農試單位能否培育抗逆境品種。

另外,農政單位能否輔導改變栽培方式,「從露天轉設施栽培,」又或者改變作物種植種類、地區,「種植區域在氣候變遷的情況下有做一些移動了,地區可能要隨之調整。」楊強調,或許適時、適地、適種,就能減少災損。

陳駿季指出,無論如何討論減災、降低風險,都還是應該重視「韌性農業系統」,「韌性代表反彈力,雖不能回到原本高度,但越接近原本高度越好。」

盧虎生也表示,現國內討論預警防災,但FAO國際農糧組織已在討論韌性農業系統,希望在各種農事栽培能有韌性系統,除了談災後反彈的能力、速度、恢復能力之外,韌性再擴大其實也包括保險系統,「這是社會系統韌性。」農業從業人員都應該在自己的體系建立韌性觀念。

 

台大生物資源發展學院院長盧虎生(圖片來源/農委會直播畫面) 台大生物資源發展學院院長盧虎生(圖片來源/農委會直播畫面)

 

引用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