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前環保署署長 魏國彥:以核養綠最適合

前環保署署長 魏國彥:以核養綠最適合

前環保署署長魏國彥二月從空氣污染的角度來探討能源管理,他指出,燃煤與重油對於中南部各城市的空污PM2.5貢獻平均約達50%,減少燃煤卻增加燃氣,「天然氣絕對不是乾淨能源」,更直言,貿然啟動非核家園的目標,只是肥了芭蕉(火力)、瘦了櫻桃(核能)、還望梅(綠能)止渴。

 

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陳立誠投書中時指出,4月13日某報頭條新聞為「張景森:反核衝過頭」報導,政務委員張景森表示,民進黨原來的主張是核電「如期除役」,執政後卻發生「衝過頭」的現象,例如核電廠還沒到除役年限,兩部核能機組因大修時發生小故障,反核的聲音就説要將其幹掉,不准再用,這不是理性的作法。

讀了此段,十分同意張景森的看法,感覺他對能源政策的專業議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非常奇怪,張景森的後續發言,又暴露出他對能源到底還是外行。張景森接著說,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一定會達成,但這兩年被兩部核能機組問題把步調打亂,所以去年很痛苦,今年也可能有小痛苦,明年之後就會「一帆風順」。個人實在納悶張景森那來的自信?

2020年供電情勢

依台電10605電源開發方案,馬政府時期動工的8部大型火力機組有5部將在今年夏季尖峰前完工商轉(林口二、大林二、通霄一),但同時大林兩部及通霄三部規模較小的機組也在去年年底除役,相較之下,今年夏天裝置容量比去年多了160萬瓩,備用容量多了4.5%,這就是為何張景森說去年很痛苦,今年小痛苦的原因。

展望未來兩年,到2020年5月蔡政府下任前,馬政府執政時所動工的另外三部大型火力機組(林口一、通霄二)也將完工商轉,但同期核一廠兩部機組,協和兩部燃油機組及通霄兩部燃氣機組均將屆齢除役,2020年夏季備用容量如暫不計再生能源,其實已低於今年備用容量,還要考慮用電成長。

當然蔡政府第一任因有馬政府留下龐大「發電遺產」(新完工8部大型火力機組,共670萬瓩,裝置容量增加15%),供電應無大問題,這就是張景森所謂明年之後就會「一帆風順」。但問題是2020年5月如果蔡政府鞠躬下台,那台灣人民還是要繼續過日子。2020年5月後的供電情勢究竟如何?

2020年後情勢極為嚴峻

其實好日子過完了,在下任政府2021年到2024年四年間,核二兩部機及核三一部機近300萬瓩將除役,完全要靠大潭三部燃氣機組及高原、興達各一部燃氣機組補上缺口,即使這些機組都如期完工商轉,扣除除役的核能機組,2024年傳統機組的裝置容量與今年其實相差無幾。但問題是即使尖峰負載以1.5%的年成長率成長,6年後的尖峰負載也將較今日成長10%,傳統機組是絶對無法提供足夠備用容量保證供電安全,更不要説因天然氣接收站延遲導致燃氣機組無法依規劃時程完工商轉的巨大風險。

再生能源,政府推動進度嚴重落後

政府號稱有一個法寶:再生能源。蔡政府聲稱到2025年會完成2700萬瓩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吾人在此不妨檢視其在夏天尖峰之功能。蔡政府規劃的再生能源分兩大類:離岸風力及太陽能,兩者宜分別檢討。

目前蔡政府全力衝刺的是離岸風電,預估要由開發商投資近兆元在2025年裝置550萬瓩的離岸風電。但風力發電在臺灣的大問題就是夏季無風,對夏季尖峰負載貢獻極低。台電目前是以裝置容量的6%作為夏季「靠得住」的貢獻,550萬瓩只有33萬瓩的功能,不及今日尖峰負載的1%。對增加備用容量貢獻也不到1%。真不知花1兆元所為何來。

蔡政府規劃到2025年,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為2000萬瓩,但很快就發現根本無法達成,不但找不到土地,民進黨智庫也坦承:目前太陽光電在台灣的建設遭遇許多困難(如農電共生爭議、饋線併網困難等等),即便太陽能系統業者全力推動,但整體政策進度仍然緩慢。

太陽能在夏天可用率當然高於風電,但因臺灣多雨,即使在夏天台電也只敢估計其裝置容量的20%作為夏季「靠得住」的貢獻。但真正的問題是實際上根本裝不了多少。蔡政府從來就不敢公布每年預計裝置容量及達成率。

由以上討論2021-2024年傳統機組完工商轉恐有問題,未來6年電力成長,離岸風電之大而無當,太陽能進度緩慢,雪上加霜核二、三的3部大型核電機組都將屆齡除役,台灣的供電情勢危如壘卵,決不是如張景森所言的一帆風順。

嚴肅考慮核電延役

經以上檢討可知未來燃氣機組及太陽能的完工時程將決定2021年後之供電情勢,但極不樂觀。依法核電機組延役必需在5年前開始申請,核二兩部機及核三兩部機將分別於2021/2023/2024/2025除役,依法必需在2016/2018/2019/2020提出延役申請。目前核二廠1號機延役時程已錯過,非修法不得延役,但另三部機在不修法的態勢下仍可延役,如果燃氣機組或綠能無法如期商轉,2021年後台灣供電安全將完全依賴該三部核能機組延役。負責任的政府應立即啓動核電機組延役作業為台灣供電「買保險」。至少也應規定預期氣電及太陽能無法依規劃時程完工時立即修法啓動核二、三4部機組的延役作業。

 

前環保署署長 魏國彥:以核養綠最適合

「非核家園絕對是要去做的目標!」魏國彥指出,但要考慮到兩個問題,「只管廢核,不管肺癌?」、「只管廢核,不管排碳?」因為當局力推非核家園,這幾年造成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空污加重,建議近期內提高核能發電占比即能改善空污、降低碳排放,「以核養綠」才是目前最適切的能源政策。

引用多種數據,前中經院董事長梁啟源預期,在未來有限電陰影、排碳失控而電價又大漲的情況下,必然影響廠商投資意願、台灣經濟成長及就業,建議政府在審慎評估後,修改能源轉型規劃。

梁啟源指出,包括核能及部分燃煤機組等基載電力,適合在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實際建置完成」時除役,在目前替代能源仍待大量建置前,政府立法強硬規定,甚至提前將核能機組除役,將難以避免缺電、電價大漲和達不到國際減碳承諾的問題。建議如果要緩減今年面臨的限電危機,宜將核一廠1號機與核二廠2號機重新併聯發電。

前台電董事長黃重球也表示,能源政策要考慮穩定供應、確保社會公益等上位原則。他指出,政府將非核家園入法、訂出能源配比,建議政府每2年檢討一次能源配比,如果無法達成、就該延長,不應受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的時程限制。

 

引用來源:中時電子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