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經濟》中美貿易戰升溫 央行、工研院提因應策略

經濟》中美貿易戰升溫 央行、工研院提因應策略

編按:全球貿易摩擦風險增溫,中、美持續相互掣肘,首先受害是資訊電子業,適逢3C產品終端需求成長趨緩,恐成為台灣製造業產銷前景多重威脅。工研院對此開出解方。中央銀行在17日也表示,台灣具五大優勢,承受資金外流能力較佳,美中貿易衝突對新台幣匯率的衝擊有限。

全球貿易摩擦風險增溫,中、美持續相互掣肘,首先受害是資訊電子業,適逢3C產品終端需求成長趨緩,恐成為台灣製造業產銷前景多重威脅。工研院對此開出解方。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19日指出,台灣製造業參與全球供應鏈程度深,大陸市場的角色尤其顯著,目前美方重啟貿易談判,可能改變全球供應鏈的產業分工型態,台方要自我加強產業競爭實力,以利在美國製造業回流與中國大陸產業升級趨勢下,扮演中美兩大經濟體及全球製造生態系的最佳合作夥伴。

工研院IEK分析,台灣製造業參與大陸供應鏈比重最高者為資訊電子業,2014年台灣資訊電子業平均每百元產值有26.7%出口至大陸作為生產用之中間財與零組件,其次為化學工業、金屬機電、民生工業。在美國方面,則是台灣的金屬機電參與美國供應鏈比較最高,達到4.9%。

IEK以石化產業為例,由於中、美與新興國家競爭加劇,大陸正積極發展石化產業,擴充產能,對台灣形成進口替代的威脅;而中美貿易戰的升溫,恐將波及台灣石化產品出口中國大陸市場;再加上美國新完工的乙烯廠產能逐漸開出,2017年底開始至2020年陸續新增乙烯產能約1,000萬公噸。2018年初美國乙烯報價持續下跌,若此情況也影響到其他地區,恐衝擊台灣的石化業者獲利表現,使得原先預計今年能成長5.6~6.2%、產值回復新台幣1.6兆元以上的好景,出現意外結果。

IEK研究團隊對此建議,政府應持續加強對美貿易談判,並掌握中美政策動態,協助台灣企業取得有利的營運條件,同時,台灣產業扮演全球製造業供應鏈的中間角色,政府應支持產業深耕關鍵零組件,如晶圓代工、封測、IC設計、面板、機械零件、IoT、汽車電子等研發,持續強化台灣產業競爭實力。

美中貿易衝突升溫,影響全球資金移動、金融穩定。中央銀行在17日出爐的立院報告裡指出,台灣具國際收支健全、經常帳持續順差、外匯存底充沛、政府幾乎沒有外債、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足等五大優勢,承受資金外流能力較佳,美中貿易衝突對新台幣匯率的衝擊有限。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央行報告表示,由於台灣國際收支健全、經常帳持續順差、外匯存底充沛、政府部門幾無外債,且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足,代表台灣承受資金外流能力相對較佳,對新台幣衝擊相對有限。

央行認為,歷來面臨重大政經事件的經驗顯示,央行有能力穩定匯市。包括:1995年台海飛彈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政黨輪替、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及2011年歐債危機,都曾導致資金異常進出台灣,央行均能穩定匯率。

至於將採取哪些因應措施?央行指出,若美中貿易衝突擴大,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導致國際資金快速移動、匯市過度波動,央行本於職責,將維持外匯市場秩序,並提供市場充分流動性,以支應正常經濟活動。

央行認為,美中貿易衝突升溫,不僅不利於該兩大經濟體,同時也會透過貿易及全球價值鏈,影響其他地區經濟活動;短期內,資金可能流向安全性資產,例如:美國公債、黃金或日圓等避險資產。

央行強調,美中貿易衝突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而貨幣政策是以維持物價及金融穩定為主要目標,歷來面臨重大政經事件案例,央行都有能力維持匯市穩定,會密切觀察美中貿易衝突的後續發展。報告還指出,自3月22日至4月13日間,除英鎊、人民幣及韓元對美元小幅升值外,主要貨幣對美元多呈貶值,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小幅貶值0.51%。

參考來源:經濟日報、工商時報

引用來源:多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