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王德威:台灣不應去中華文化 首要挑戰在培養公民
中研院院士會議3日邁入議程第二天,中研院院士王德威在進行主題演講時表示,當代台灣社會追求的去中國化運動,所呈現的是在漢族以內,追求「寧夷勿華」的慾望,而邁入新世紀以來,縱然台灣論述充滿求新求變的企圖,「亞細亞的孤兒」發現自己是「台灣之子」後,老牌血統論、身分論的幽靈仍揮之不去。
根據旺報報導,12年國教高中國語文課綱文白之爭,去年暑假引發各界爭論;對此,王德威3日在中研院演講,以「台灣:從『文』學看歷史」為講題,說明文白之爭、文體之辯及文化之別。
王德威指出,當今所理解的中國文學,發軔於中國封建帝制末期,即在19至20世紀之際。
然而台灣1895年割讓給日本,清帝國的政治統治倏然而止,但台灣與中原文化之間的傳承,卻難以一刀兩斷;王德威舉例,像是台中霧峰名士林朝崧與子侄同好林獻堂等人,在1902年成立「櫟社」,為台灣日據時期三大詩社當中,最具批判性的詩社,一直到1920年代末期,則由「傳統中文」到「帝國漢文」。
王德威也提到,就在日語作為國語教育,且逐漸普及之際,在當時留學北平的台灣青年張我軍,受到五四運動影響,1924年發表〈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呼應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將國族復興與文學進化合為一談,「放諸文章,就是白話文與文言文,新文學與舊文學的對抗。」
王德威說,不少台灣文人學者雖不以五四運動意識為然,卻不自覺發揚由胡適、陳獨秀等人所發起的白話文運動,他們對文白二分法,竟然似曾相識,最近的文白之爭,仍然延續此一辯論。
王德威指出,台灣社會在這400年來,出現前所未見政治擾攘,形成國族、地域、族群、文化及意識形態的力量衝壓擠撞,這些論述導向一個歷久彌新的文化命題:即「華夷之辨」,而華夷問題是華夏文明發展近3000年來,不斷爭執跟定位的過程,就像在商朝時,山東被當作是「夷」,就是「非我族類」的意思,即呈現「華」跟「夷」的定義,不斷在變動。
王德威進一步指出,對於去中國化,進一步來說就是「寧夷勿華」,但去中國化的「中國」是什麼,「中國作為政治主權的實體不過短短100多年,但在之前的中國的定義,不是國家主權嚴厲跟嚴格的代名詞」。
王德威今天表示,台灣目前更重要的挑戰首在培養公民,只有守法講信、不為一黨一派之私所囿的公民社會,才能延續台灣文化的政策命脈。
根據中央社報導,王德威認為,無論是移民、遺民或夷民的後裔,當代台灣更重要的挑戰首在培養公民,只有守法講信、不為一黨一派之私所囿的公民社會,才能延續台灣文化的政治命脈。
王德威也強調,用地理方位切割華夷,已經是不適合了,如果政客或名嘴把「華」捧得很高或無限的醜化,也把「夷」捧得很高或無限的醜化,都是太簡單的做法,往往也是民粹的開始。
王德威表示,作為一個學者,應該採取超然的立場,在學術高度看待台灣的大變動,必須要化簡為繁,而不是急於給出容易的結論。
參考來源:旺報、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