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6月製造業景氣低迷 台企海外掛牌產生磁吸效應
台經院昨公布6月製造業景氣燈號,5月僅亮了一個月的綠燈(代表景氣持平)再度熄滅,轉為代表低迷的黃藍燈,且景氣信號分數較5月大減2.1分至11.13分。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指出,全球政經情勢極為撲朔,6月製造業相關數據表現明顯不如5月,其中占比最高的電子零組件業表現,甚至由低迷的黃藍燈轉為衰退的藍燈,化學原材料業生產表現也由正轉負、結束連續13個月的正成長,對整體製造業表現的影響甚巨。
今年來景氣起伏不定,台經院製造業景氣燈號今年前6月共亮出兩顆綠燈(1月和6月)、兩顆藍燈(2月、3月)和兩顆黃藍燈(4月、6月),顯示上半年景氣雖然整體穩健復甦,逐月來看則呈現不穩定。
台經院提醒,下半年的不確定因素將更複雜,例如中美貿易摩擦升溫、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等,各主要國家的央行貨幣政策及國際能源價格走勢也將為後續國內出口帶來不確定風險。根據該院模型估算,今年製造業各大類與整體製造業景氣燈號,估測全年均為黃藍燈,製造業景氣僅微幅回溫,無法達到較好的綠燈階段。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調查的6月製造業景氣信號,五大組成項目同步下滑,就細部產業來看,化學材料業因國際油價漲幅趨緩,塑膠原料價格漲跌不一,影響部分買盤購料觀望,加上國內輕油裂解廠歲修,下游石化廠同步安排檢修,造成在6月結束連續13個月正成長、出現轉折,景氣燈號轉為低迷的黃藍燈。
中美貿易戰方興未艾,其引發的供應鏈與投資重組已開始,出口是台灣經濟最主要支柱,在企業的全球布局與供應鏈重組過程中,台灣必須趨吉避凶,並從中獲利。
根據中國時報社論指出,貿易戰首當其衝的是深刻整合的東亞供應鏈,相關國家都嚴陣以待。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就指出,貿易爭議將間接干擾整個東亞的供應鏈,「這是日本高度關切之事」;他表示,「若中美關稅爭執持續加劇,並確定執行,對整合中國大陸、南韓、日本、台灣以及東南亞經濟體的東亞供應鏈,將會造成嚴重影響。」而依照國際間的估計,台灣與南韓以資通訊產業為主要產業,且已深刻地整合在中美跨洋與全球的供應鏈中,受到的衝擊會最大。
對台灣而言,兩岸與美國之間的三角貿易、大陸與美國之間的供應鏈關係、中美占台灣出口超過5成等因素,讓台灣成為這波中美貿易戰的最大潛在受害者。過去台灣向大陸出口半成品,製成產品後出口美國,或從美國取得技術後到大陸製造出口,在貿易戰中都可能受影響。短期而言,當然是出口受影響;長期而言,大陸會為此加速與加強本土供應鏈,企業則會為了規避貿易戰而轉移生產基地。
以基本格局而言,台灣會是貿易戰的受害者,如何減輕損害,甚至「險中求勝」,則是政府與企業應思考的方向。台商為了規避貿易戰,已有把生產基地與供應鏈往東南亞等國遷移之議,在此關鍵時刻,政府必須思考如何吸引「避險」台商回來投資,以及國內投資環境是否足以吸引鮭魚返鄉。
遺憾的是,我們完全未看到這個可能性。日前工總發表白皮書,再次痛陳台灣的民粹要把製造業都趕出去,堅持非核信仰讓台灣缺電陰影難去,環評卡死投資如故。兩岸緊張情勢日益升高,讓台商擔心回台投資雖避開了中美貿易戰卻陷入兩岸之爭。全球最大的科技供應鍵廠商鴻海集團近年既在大陸又在美國大手筆投資,卻完全避開台灣,足以管窺在企業布局裡台灣所處的地位。
中美貿易戰可能成為「持久戰」,企業全球布局與供應鏈重組在所難免,台灣最後到底會成為這波貿易戰與供應鏈重組的受害者還是受益人,很可能就在蔡政府的作為,甚至一念之間。但以目前官員只知粉飾太平,說貿易戰影響不大,完全缺乏積極心態又無具體作為來看,未來的台灣經濟是讓人憂心了。
另一方面,台灣的資本市場也透露出不安的訊息。鴻海、聯電、南僑大陸子公司今年紛紛在大陸申請掛牌,日月光近日也傳出有相關計劃,企業海外掛牌開始產生磁吸效應。
根據中國時報報導,鴻海、聯電、南僑大陸子公司今年紛紛在大陸申請掛牌,日月光近日也傳出有相關計劃,企業海外掛牌開始產生磁吸效應。對此,金管會主委顧立雄7月31日參加國發基金「產業創新轉型基金」諮詢輔導服務啟動儀式時透露,針對企業海外掛牌,已在研議三大新措施,未來企業赴陸上市前,母公司應設特別委員會對股東說明。
金管會的三大措施,一是要求企業「資訊充分揭露」;二是原本只規定「重要子公司」在海外掛牌需經過母公司股東會同意,現在研議擴大到「所有子公司」海外掛牌都需經母公司股東會同意;三是研議要求子公司赴海外掛牌前,母公司應成立「特別委員會」,對股東說明公司財務結構安排、價格合理性和釋股情況。
顧立雄表示,針對台商子公司紛紛到海外掛牌,金管會尊重企業的判斷,較關切的則是母公司業務是否大舉移往大陸掛牌、造成台灣產業空洞。
他說明,企業在大陸子公司的業務本就無法回台上市,若符合A股上市條件、要在大陸掛牌籌資,要尊重企業;但現在金管會已在研議,子公司海外掛牌須經母公司股東會同意的適用對象,考慮從現行的重要子公司擴及「所有子公司」都須經母公司股東會同意,以保障股東權益。
證期局官員指出,相關草案還在研擬中,未來針對子公司去他國掛牌的規定趨嚴,主要是看會不會影響股東權益。
據證期局掌握,除了南僑旗下上海子公司南僑食品公司,跟聯電子公司和艦已經向大陸遞件申請A股上市,接下來規劃赴大陸掛牌的還有巨大機械、臻鼎KY及榮成公司等三家的大陸子公司。
但證期局強調,日月光子公司要在大陸掛牌純屬臆測,就證交所了解也並無此事。證期局表示,目前沒有台股掀下市櫃潮的狀況,據統計,2018年6月底止,今年上半年就有29家完成上市櫃(上市13家、上櫃16家),較去年上半年還多了7家,另外,已核准但未掛牌的有15家(上市7家、上櫃8家)。
參考來源:工商時報、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