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極端氣候不能只靠治水預算 水利署:實施國土計畫

極端氣候不能只靠治水預算 水利署:實施國土計畫

由於南部地區縣市管河川與區域排水的防洪頻率設計僅10年,僅能承受單日250-300毫米的降雨;本次淹水最嚴重的嘉義東石、布袋地區,水患原因主要係地層下陷導致,東石掌潭村附近雖有滯洪池,但仍不足以吸納周邊的強降雨,顯示單靠水利工程已無法解決當地水患。因此,水利署建議,未來應透過縣市國土計畫,協助地層下陷地區遷村。

臺灣地區目前列管的易淹水地區,面積有1,150平方公里,但823水災的瞬間強降雨,讓過去十幾年完成水患治理的區域,又成了汪洋一片。以台南市為例,本次淹水面積達62.15平方公里。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從「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開始,水利署雖然編列1877億元,協助縣市政府整治縣市管河川與區域排水系統,前瞻基礎建設的「水環境建設」,雖然將再斥資720億元,推動「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並且減少列管易淹水地區面積200平方公里,但上述地區的區域排水整治標準,仍然只有10年的防洪頻率。

台南安南區災情慘 明鄭時期原是海洋

王藝峰表示,台灣西部沿海地區,很多都是與海爭地下的產物,以這次淹水災情較為嚴重的台南安南區為例,安南區在明鄭時期原本是一片海,後來淤積為新生地,因此安南區地勢本來就低窪,沿海地勢低窪地區若要解決水患問題,相關的整治工程經費,就會特別龐大。

不過,這次823水患,部分河川例如三爺宮溪,經過中央與地方多年的整治,這次淹水面積已改善許多。王藝峰表示,儘管三爺宮溪、典寶溪等流域,在這次水患仍然傳出災情,但水利署方面仍希望未來繼續投入資源整治。

縣市國土計畫設計 成為「海綿城市」

 

王藝峰表示,823水患南部地區有很多地方降雨,超過10年防洪頻率,面對極端氣候,不能只靠水利建設,應該要配合縣市國土計畫的設計,讓台灣的都市設計走向能夠吸納雨水的「海綿城市」。

 

王藝峰說,為了因應氣候變遷及確保既有防洪設施功效,今年5月《水利法》修法,針對政府與民間重大開發計畫,已經訂定「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的規定,中央主管機關得視淹水潛勢、都市發展程度及重大建設,公告特定河川流域或區域排水集水區域為逕流分擔實施範圍。

開發逾2公頃 需確保滯洪能力

王藝峰說明,「出水管制」係針對一定面積以上之民間開發案,水利署目前訂定適用「出水管制」的最小開發面積為2公頃,只要開發面積超過2公頃,開發單位需提送出流管制計畫書,確保建築物透水、保水及滯洪能力,包括民間自辦重劃的都市計畫變更。

為避免開發單位以「化整為零」方式,規避「出水管制」設施之布建,水利署未來在審查土地開發案之水利設施時,會參考環評規定,對於比鄰土地開發,加諸「出水管制」之義務。

不過,「出水管制」規定,對於都市化程度較高、已經透過市地重劃,大幅擴張都會區面積的桃園、台中等地區,則較難要求民間開發單位配合「出水管制」。

王藝峰表示,對於已經都市化的地區,為了提高其防洪能力,水利署將要求舊市區或是重劃完畢區域之公有土地,實施「逕流分攤」,例如重劃區原有設計的學校、道路、停車場、公園綠地或是大型公有建築物,都可以透過雨水回收、筏基蓄水、鋪設透水鋪面、或是建築基地高層布置蓄洪設備等等。

熱帶性低氣壓造成豪雨不斷,南部災情慘重。圖為嘉義地區淹水情形。(圖/網友提供)
熱帶性低氣壓造成豪雨不斷,南部災情慘重。圖為嘉義地區日前淹水情形。(網友提供)

西南沿海地層下陷 水患雪上加霜

除了逕流分擔與出水管制之外,水利署也呼籲縣市政府,在823水患後重新檢視縣市國土計畫。王藝峰表示,本次水患沿海地區發生大規模淹水,關鍵在於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問題。

水利署署長賴建信以嘉義東石掌潭村為例,掌潭村北邊雖然就有一座滯洪池,但該滯洪池在強降雨期間,承受太多外界水量無法負荷,水利署救災過程,透過抽水機調度,結合附近的滯洪池,才把掌潭村的積水水位,降低到區域排水可以透過重力流出,引導到海邊滯洪池後,再用抽水機抽到海上。

鄉村更新 墊高村落地基或遷村

王藝峰表示,由於地層下陷地區無法透過重力排水,根本解決之道,仍然是透過國土計畫,將地層下陷地區的村落地基墊高,甚至是遷村,才能整體改善。

王藝峰表示,由於遷村議題涉及到都市更新與鄉村更新課題,這部分必須要各部會與中央地方一起努力。

引用來源:風傳媒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