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悼》清華大學前校長沈君山病逝

悼》清華大學前校長沈君山病逝

編按:清華大學前校長、知名的物理學家沈君山於今天上午10時病逝於新竹馬偕醫院,享壽87歲。沈君山除了在知識教育界有所貢獻外,其生前曾擔任政務要職,盡力於兩岸和平的推動。

清華大學前校長、知名的物理學家沈君山於今天上午10時病逝於新竹馬偕醫院,享壽87歲,目前此死訊已得到清華大學證實。

根據中國時報報導,沈君山生於1932年,出身浙江書香世家,父母皆為著名農學專家;父親沈宗瀚曾出任農復會主委,1955年自台大物理系畢業後赴美,1961年取得馬里蘭大學物理博士學位。憑藉官二代的身分,回台直接任教於清華大學物理學系,爾後接任理學院院長。返國任教的第十一年,1994年擔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至1997年止。

根據聯合報報導,前清大校長沈君山曾擔任行院政務委員,並於1993年當選第一屆民選校長,曾代表國家贏得兩次世界橋牌賽亞軍,當選七次國家橋牌選手,十大傑出青年,因文武兼備,加上家世顯赫,故被讚譽為「四大公子」之一,對於推動國內民主政治和兩岸交流都有顯著貢獻。

1970年日本侵占釣魚台,引發留美青年的愛國保釣運動,當時在美國的沈君山也參與其中,就此改變他的人生,從一個打橋牌、下圍棋不問政治的書生,轉為關心國家同胞前途的知識分子。在台灣退出聯合國、在島內反對勢力初起、社會開始分化之際,他毅然辭去普渡大學終身教職,回國效力,決定以「兩岸關係和族群融合」為努力目標,並提出「革新保台、志願統一」的主張。

沈君山擔任校長期間,適逢台灣校園民主運動的高潮期,清大校園也發生不少民主抗爭運動,但沈君山抱持著溫和開明態度處理,使清華校園並未受到太大衝擊。

他更以其聲望熱忱,負起朝野溝通的責任,處理「海外黑名單」問題;旁聽「美麗島軍法大審」後,面見蔣經國勸說不要採取極端手段,並說:「不宜流血,第一,流血製造烈士;第二,流血國際視聽一定不佳;第三,我們終究要在這塊土地耽下去,血流入土地,再也收不回。」結果無一人判死刑。

他繼之全力協助「美麗島受難者家屬」;並參與林宅血案和陳文成命案的善後。他的各種努力,都有助於避免政治上各走極端的衝突,也使解除戒嚴和開放黨禁能提早「水到渠成」。

此外,沈君山也長期擔任中央選舉委員,於族群融諧,厥功甚偉。1990年代初,兩岸解凍,沈君山出任國家統一委員會委員,提出兩岸分治之觀念,並3次與中共領導人江澤民晤談。

沈君山明確告知江澤民,台灣目前不能接受統一的原因,台灣必須要有自主空間的理由。大陸如操之過急,台灣抗力必強,揠苗助長,定有惡果。為了兩岸的利益,維持現狀是現時最好的選擇。兩人的會談,對於和緩兩岸,啟動交流貢獻卓著。

根據聯合報報導,沈君山的學生、中研院院士黃一農表示,沈君山是一個「無可救藥的人道主義者」,早期投入很多心力在鬆解藍綠間的矛盾。藍營主政期間一些政治事件,以及早期兩岸間的關係突破,「沈校長在其中扮演了很特別的角色,用他的睿智,鬆解歷史的包袱」。

根據中國時報報導,教育部長葉俊榮表示,他非常敬佩沈君山,以前兩人曾討論過核能政策,沈是一個物理學家,但絕對不是單純只關心核能的科學詮釋,而是更關心社會、人文層面的影響。

葉俊榮表示,沈君山是傑出科學家、物理學家,也是受到敬重的教育家,他擔任清大校長期間,展現愛大學、愛學校、愛學生的情懷,心中非常開闊;同時,他興趣廣泛,時常成為學生、社會談論及模仿的對象。

葉俊榮說,他之前曾多次跟沈君山共同討論到一些議題,對他非常敬佩。譬如兩人討論核能政策時,沈不只是關心核能的物理現象,而是會更關心核能可能觸及的社會、人文層面。

參考來源:中國時報、聯合報

引用來源:多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