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台商回台方案相關報導

台商回台方案相關報導

行政院推出「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此方案有別於以往吸引台商回台作法,對於有意回流廠商,打造客製化單一窗口服務,並力求簡化審核機制,縮減行政程序流程,加速台商回台投資。台商回台方案自今年元旦實施迄5月9日止,已有52家廠商通過資格審查。總投資金額超過2795億元,將帶來逾2.7萬個就業機會。數字乍看表現亮眼,但其中仍有若干值得深思之處。以下收錄相關報導,作為後續追蹤觀察基礎。

台商回台投資方案 投資金額已超過2795億元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彙整行政院第3628次會議內容,為降低貿易赤字,美國川普總統上任以來強調公平貿易,保護美國就業,並嚴格執行貿易法規。對全球包括中國採取一連串經貿措施。國際政經局勢正在面臨劇烈的變化,美中之間的貿易衝突,讓國際產業分工出現重組,也對原有的經貿秩序帶來衝擊。因應美中貿易爭端,已有台商表達回台投資意願。

為掌握此一契機,歡迎優質台商回台投資,時任賴院長於107年10月18日第24次「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指示國發會陳美伶主委組成專案小組,研擬「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整合土地、水電、人力、稅務與資金等政策措施,積極協助台商回台投資,重塑產業供應鏈的完整性,厚植台灣未來產業發展實力,增加經濟動能。

時任賴院長於11月29日頒佈「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目標是促成台商回台投資,打造台灣成為全球產業供應鏈樞紐。實施期程為3年(108年1月1日至110年12月31日)。適用對象為導引優質台商回台,加速5+2產業創新領域等重要產業政策發展以促進結構轉型,此方案各項優惠措施適用對象,需同時具備共同資格與特定資格其中之一項:第一,共同資格(須全部符合):美中貿易戰受衝擊者、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達2年以上、回台投資/擴廠之部分產線須具備智慧技術元素或智慧化功能之企業。第二,特定資格(符合至少一項):屬5+2產業創新領域、屬高附加價值產品及關鍵零組件相關產業、國際供應鏈居關鍵地位、自有品牌國際行銷、經認定回台投資項目與國家重要產業政策相關。

「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的推動措施與作法如下:第一,客製化單一窗口一條鞭服務。第二,縮短行政流程,加速廠商落地生產。第三,滿足用地需求:提供進駐經濟部開發工業區前2年免租金之優惠,並優先受理符合本方案資格台商之租地申請。第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依「都市型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提升既有都市計畫區容積率,加速工業區更新與立體化發展,強化產業用地使用效率,並導引企業新增投資,投入能源管理等。第五,輔導合法業者擴廠:產業園區外之興辦工業人因擴展工業或設置汙染防治設備,需使用毗連之非都市土地時,可依「興辦工業人使用毗連非都市土地擴展計畫申請審查辦法」辦理。第六,擴建產業用地:推動擴建科學園區產業用地。第七,充裕產業人力:運用就業獎勵工具補實所需本國勞工人力。第八,協助快速融資:提供專案貸款。第九,穩定供應水電:確保產業投資所需用水無虞、專人協助加速用水計畫申請、加速用電取得、提供穩定電源。第十,提供稅務專屬服務。

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公布,台商回台方案自今年元旦實施迄5月9日止,已有52家廠商通過資格審查。總投資金額超過2795億元,將帶來逾2.7萬個就業機會。經濟部表示,已提前達成蔡總統與蘇院長交付的一年2500億元目標,後續還有40多家廠商已安排審查會議或表達返台投資意願。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

 

台商回台方案數字亮眼 但仍有值得深思之處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針對台商回台方案,提出四點提醒:第一、釐清台商回台投資的虛實:依方案只要是受美中貿易戰衝擊、赴大陸投資兩年以上,且回台投資部分產線具智慧化技術者即符合資格。談台商回台,好像是這些企業皆自大陸返台,事實上,這些企業多數的母公司都在台灣,因此這些投資到底是原有在台母公司的擴廠計畫碰上政府優惠政策,轉而變成台商回台?亦或是新增投資?有待釐清,若只是原有投資計畫繞一圈變成台商回台,其效益恐怕就沒有數字所呈現的這麼大了。

第二、釐清台商回台投資與民間投資的差異:台商回台突破2,000億元,連蔡總統、蘇院長都難掩興奮之情,在臉書對外宣布,然而我們要提醒當局,這裡的投資總額有極大的比例得花在購地,最後真正能計入民間投資(固定資本形成)的比例得打個折扣,過去曾有閣員看到經濟部列管重大投資金額大幅成長,高興不已,但不久他看到主計總處發布的民間投資依舊低迷,深覺疑惑,把專業幕僚叫來一問才明白其間的道理。國民所得統計認為土地只是移轉,並未提升總體經濟附加價值,故不與計入,這誠然是有道理的。

第三、各級文官應堅守專業具實陳述:執政者有權力決定政策的方向,但政策的規劃、執行及管考還是得由文官來執行。這些年各部會空降的政務官不少,其對業務自然不及文官來得熟悉,因此文官體系應該在規劃、執行各階段予以專業建言,這雖是難事,但文官還是得有勇氣,例如台商回台雖破2,000億元、創造20,000個就業機會,然而這只是審查通過的數字,到落實還有一段時間,自不應隨意附和,事實上方案才啟動四個月,若統計部門宣稱投資已見成長,就業已見增加,豈不貽笑大方。

第四、引用統計宜讓人看得懂:在台商回台突破2,000億元的氣氛下,政府援引各項數字表達前景樂觀,無可厚非,但還是要謹慎些,日前蔡總統在桃園表示:「去(2018)年新台幣5億元以上的僑外來台投資高達5,365億元,較前一年成長31%,是近年來最高。」不過,依投審會的資料,去年僑外投資是114億美元,以匯率30.2計算也僅新台幣3,443億元,與蔡總統的數字有不小的出入,委實令人好奇。事實上,過去官方文件上新台幣5億元以上的投資都是指經濟部列管的「重大民間投資」,而非「僑外來台投資」,蔡總統專業幕僚無數,也許此次談話另有意涵,我們不得而知,但無論如何,數字還是要讓人看得懂為宜。

根據風傳媒報導,在國內投資的「5缺」問題無法解決下,台商回台投資仍能炒熱,讓外界頗為意外,顯然政府給出了相當多的「福利與優惠」,例如:審核通過的投資案向銀行貸款利率相當低,廠商幾乎享有接近零利率的優惠,因為政府用國發基金補貼利息。

但在此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問題:例如相關的優惠措施,有一部份有公布,但也有一部份未公布,主要靠廠商「口耳相傳」,這代表的是政府在此政策上的透明度可以再提高,透明度低容易引來「暗盤」之譏與懷疑。還有些廠商其實把原來就要在台的投資,拿來申請台商返台投資的優惠項目,顯然是搭便車,而且吃掉政府給的利息優惠,主管單位是否有能力審核與防止類似情事?如果沒有,最後可能發現雖然把台商回台投資金額衝得很高,但實際上整體民間投資增加有限,因為有些其實是在中國有投資的國內廠商的投資數字,藉此享受優惠。

此外,炒熱台商回台投資後,無法避免的是:工業區土地價格再次被炒高,政府如何防止工業區土地炒作,同時為廠商尋得土地,是有一定難度。而回流台商都是製造業,且科技廠商占比高,用電需求量高,國內工商團體一直對未來缺電風險憂心不已,工業用電量占全部用電量的比例超過55%,政府是否真有能力解決缺電風險,應該有具體可執行的政策路徑,不是靠官員厚顏隨意拍胸保證不缺電就作數。

根據中國時報報導,資深媒體工作者彭蕙仙表示,在五缺問題無法有效解決之前,以台灣對環境的要求與勞動條件的升高來看,政府不可能對有意返台的台商來者不拒。而台商考慮長期的產銷布局,能回來的也有限。為了吸引更多投資,民進黨政府修改《工廠管理輔導法》與訂定《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在土地與資金上大大鬆綁,但後遺症卻不少。

未設落日期限的「特定工廠登記證」,可能會造成農地工廠永遠無意申請合法化;台商匯回資金投資稅率從20%最低可降至4%、5%,形同幫富人大減稅。蔡總統自得於海外資金匯回速度超過預期,要不要實際了解一下,究竟有多少是為因應「免稅天堂經濟實質法案」,所以急著回來?而這些資金最後真正用於投資的有多少?這些投資真的是台灣需要的嗎?海外資金只是過個水,就可以退稅或轉進房地產的弊端要如何防範?

根據上報報導,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蔡銘芳指出,雖然此次方案的適用對象已有較嚴格的限制,也將高附加價值或關鍵零組件的產業列入其中,但是政府給予1.5%的手續費補助企業,企業應創造多少附加價值才符合台灣產業創新或升級的期待,是政府應該要嚴格把關的。補貼是一個最直接,也最容易看見數字表象的工具,我們期待,政府在使用國發基金進行補貼政策時,必須要有更緊密的執行評估,避免出現政策成本大於利益的情況。

經濟部回應疑慮:只有6.4%金額用於購地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近期台商回台投資踴躍,經濟部表示,今年至今通過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方案的投資案,用於購地的投資金額比例只有6.4%,其餘皆是用於建造廠房、購置設備、研發、購料等。

媒體報導指稱近期回台廠商源就在台灣有據點、並非真的台商回台,並指出投資計畫不成熟、落實有問題、投資金額計算與民間投資有差異等,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發布新聞稿提出說明。

針對投資設算方式,經濟部說明,台商回台投資設算包括購置土地、新(擴)建廠房、購置機器設備、營運資金(研發、購料)等,主計總處國民所得GDP統計的「民間固定投資」計算項目則是包括營建工程、運輸工具、機器及設備、智慧財產(研發),不含土地、併購資產,兩者計算方式不同。

經濟部並指出,截至5月3日,廠商購置土地投資金額為154.6億元,僅佔總投資金額6.4%,並非如報導所說,投資總額有極大比例都花在購地。

在確實「回台」投資部分,經濟部表示,台商回台方案通過的廠商皆是把原先在中國大陸的產能移回台灣,而非報載既有投資案或沒有回台投資;且所有廠商都須提交投資計畫書,載明投資案內容、投資期程、稽核機制等,絕非既有投資案。

在落實投資部分,經濟部表示,通過廠商皆擬具具體投資計畫分年落實,投資台灣事務所亦定期追蹤,以適時協助,加速廠商落實投資計畫。

經濟部也說明部內僑外投資統計差異,投審會的僑外投資統計主要是計算僑外投資人挹注國內事業股本金額;招商投資服務中心統計的新台幣5億元以上僑外來台投資統計,除股本投資金額外,還包括向國內銀行融資金額及以在台投資盈餘再投資等部分。

經濟部表示,鑒於各項投資統計,都有設計背景、統計對象、範圍等差異,各有對政府政策推動參考價值。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風傳媒、中國時報、上報、經濟日報、經濟部

引用來源:多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