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產業轉型 刻不容緩
黃國書:產業轉型─台灣關鍵下一步
根據蘋果日報2018年1月18日報導,立法委員黃國書撰文指出,檢視台灣政府的產業轉型政策,歷經發展農業扶植工業的剪刀差政策、吸引外資來台設廠投資、政府投資交通重化工業,到發展電子科技業,跟隨著世界經濟潮流的腳步,台灣雖然成為亞洲重要經濟體之一,但在前有目標、後有追兵的情況下,該如何讓台灣的產業轉型、升級,已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目前執政團隊雖已制定「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等5+2產業創新計畫,但包括產業轉型需要的廠房升級、人才培育、技術轉移等成本,要如何兼顧產業轉型和經濟發展的陣痛期,並提升中小企業主的轉型意願,在執行層面上,尚需地方政府的協助,直接面對企業,回應他們的需求和解決執行上的問題,才能夠讓產業轉型的政策落實。
綜觀台灣的產業結構,農業占GDP比重為1.82%、工業為35.04%、服務業為63.15%;而就業人口結構當中,農業有55萬人、工業有406萬人、服務業有672萬人。從產業結構來看,從農業到工商服務業的發展,都和科技創新、巨量數據分析等電子資訊產業相關,特別是在應用層面的無人機具、生技改良、智慧雲端運作等技術操作;另一方面,隨著農業就業人口的減少,勢必要從事更自動化和精緻化的種植模式、工商服務業的1000萬就業人口數,則面臨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的技術應用,其中極少部分的勞動力可能會被移轉,但相對的,產業轉型和升級後,仍需要創新技術的勞動力完成研發、製造等程序。因此,對於人力、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政府的技術指導和就業輔導等補助政策,會是產業轉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協助。
台灣的產業轉型和產業升級已經宣示了好幾年,部分較敏銳的企業早已轉型升級,但仍有部分企業為了維持既有的生產線和市場,而尚未行動。誠然,企業是營利的組織,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導向,但有鑑於執政團隊已經訂定一系列產業扶植戰略,目前缺乏的就只剩全面執行和成效檢驗。正當全球企業都在追求創新智慧的經濟模式時,產業轉型將是中小企業續存發展的新動力,也是台灣跟上時代潮流的關鍵。
台灣產業轉型 七大挑戰
根據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2013年9月1日報導,詹文男所長指出,台灣產業轉型正面臨內外七大挑戰:首要是人口紅利的消失。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總人口在2019年達頂峰後即開始遞減。而從14~65歲的勞動力人口來看,勞動力總數於2015年達到頂峰後反轉向下,這趨勢明顯衝擊勞動供給市場與內需市場。
挑戰二是國際人才競奪與人才斷層。除了面對人口結構的隱憂,台灣還面對嚴峻的國際人才競爭、人才斷層、世代接棒等多項棘手的議題。
挑戰三在於區域經濟整合與FTA結盟趨勢升高,而台灣的突破點有限。兩岸競合形勢也從過去的「合作大於競爭」,逐漸轉為「競爭大於合作」,如何建構強化兩岸產業的合作,考驗雙方的智慧。
挑戰四為能源自給率偏低。台灣能源需求長期依賴進口,能源自主程度相當低,加上全球氣候變遷的因應,如何整合資源、提升能源自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有效建立能源產業,也是現階段須要關注的課題。
挑戰五在於創新集中特定領域且效益不足。台灣經濟成長動能過於依賴電子產業,然而,近年來台灣電子產業陷入危機,整體經濟也因此受到影響,有必要思考如何重新調整產業結構,避免過度仰賴單一產業,也讓新興產業能夠獲得充分的育成與培植。
挑戰六是教育及研發體系與產業脫節。從統計數字來看,台灣專利成就、研發法人產出、大學研究等指標,從個別績效來看似乎都不錯,但整體產業競爭力卻未因此大幅提升,問題癥結即在於彼此的連結度過低。如何汲取主要國家創新系統發展經驗,並進一步思考大學及法人研發機構的功能與角色定位,以及彼此的合作與分工,需要賦予必要的重視。
最後是產業典範移轉過程中腳步的落後。以台灣電子產業為例,趨勢已邁向行動科技,且朝智慧生活應用,如智慧建築/工廠、智慧醫療及智慧校園等前進,但產業在服務導入、平台與供應鏈整合能力上皆待強化。
面對這七大挑戰,除了政府應扮演引導角色外,產學研更要一起動員,與社會大眾攜手同心,才有機會讓產業順利轉型。在政府方面,產業推動應有所選擇且聚焦,並將資源做有效的整合與集中,且需強化跨部會的聯繫與槓桿,中央與地方的同心與合作,在基礎環境健全、制度法規的鬆綁與開放,做出更多有感的成績。
在產業方面,期許廠商能以宏觀視野主動投入研究與品牌發展,深化智財的布局,拓展國際市場,打造MIT品牌的獨特性。
在勞資方面,企業應轉變思考方式,培育創意特質的新世代人才,提供舞台,成就勞資雙贏。也期待以合作互利,取代抗爭,打造「勞資共榮」的新勞資關係,為台灣構築強大的競爭利基!
林全:產業轉型六大方向
根據遠見雜誌2015年12月15日報導,總統府資政林全提出產業轉型六大方向。首先,新能源產業。電力自由化已在立法院討論。發展再生能源產業,台灣擁有很好的日照區和風場。節能產業,像是智慧電網的建立,若能有重要的企業出來做,對未來產業會有大改變。
第二,智慧產業。政府若能提供基礎建設,改變思惟、建立Open data制度,產業就有機會發揮。管制鬆綁很重要,特別是新產業和既有產業不同,要能調整過去的管理方法。
第三,新石化產業。台灣石化產業看似走到盡頭,最近討論乙烯產量不夠,但如果只關注乙烯,將來發展有限。整頓石化業,歐美有些轉型作法。採用循環工業區、生態工業區的概念,甚至可以做到離住宅區很近。石化廢棄物產業都要納入園區,未來工業區要能做到零汙染。
第四,國防科技與精密機械產業。台灣精密工業能力不錯,若有掌握到市場未來很有潛力。
第五,新農業。未來不管加入任何國際組織,台灣農業都要面對市場競爭,農業現代化不可避免,發展特色農業、融合在地特色,吸引年輕人進來,讓新技術和創新想法導入。過往農地利用問題也要檢討,現在農地過於破碎,有待整合、需要充分利用。農業的生態履歷和標章制度建立,台灣還能做到更好。
第六,生技醫藥產業。生技產業在台灣已投入相當多資源。新藥研發是重點,這部分美國很強,台灣能做的比如新藥實驗,使產業聚落化,找到發揮空間。
上述之外,還有其他機會,像是人口老化衍生照顧產業。台灣財富主要集中在嬰兒潮世代,這群人正邁入老年,如何給他們老年後高品質的服務,吸引他們掏錢出來,刺激消費很重要。
工研院院士會議 提產業轉型三招
根據自由時報2016年11月1日報導,工研院聚集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等十一位院士召開院士會議,院士們建議政府談產業創新,應包含新產業及既有產業,才能帶領台灣積極邁向轉型,並建議經濟部、教育部與科技部共同合作,了解業界人才需求,滿足產業人才缺口。
針對台灣產業創新、智能化系統、人才培育提出建言,院士們也主張台灣應借重資通訊產業的優勢,強化政府「五加二創新產業」及加速產業全面轉型。
在產業創新方面,院士們一致認為,產業要用創新手法來加大經濟規模、創造就業機會、並擴大市場,同時政府需要積極推動加入國際自由貿易組織(如FTA),廠商才會有機會推到國外市場,成功機會較大。
院士們並指出,在全球朝向以使用者為中心(User centric)、跨域融合(Hyper Convergence)趨勢下,台灣的小規模市場下仍都可以創新。台灣產業與工研院均應積極面對挑戰,只要能掌握以終端需求來回逼技術創新,做對的事情最重要,不要怕失敗與短期損益。華碩董事長施崇棠院士並舉例,以色列市場並不大,但人們願意接受失敗,勇敢去嘗試,透過人才流動到不同產業,終究成為創新的國度。
此外,院士們強調未來產業發展跨域系統整合解決方案至為重要,台灣產業宜重視系統市場之重要性。盟立自動化董事長孫弘院士也提出切身經驗,以前的年代是一個人看一部機器,現在一個人要看五十部機器,機器串得越多,情境、狀態就越多,因此,更需要發展系統化的智慧機械。
要達到這個目的,不能只靠機械領域,更要整合資通訊(ICT)產業,投入更多的資源,以提供解決方案。院士們認為,發展智能化系統研發投入非常大,非個別企業能單獨發展,因此建議,可針對台灣投資大的產業,例如半導體產業,以政策鼓勵跨域/跨業結合,並運用台灣已有的場域發展及驗證系統解決方案,幫助ICT與機械等產業。
院士們認為,在發展跨域智能化系統,工研院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工研院可運用已有資源,積極與業界合作形成虛擬團隊,由業界投資前瞻性商業化計畫,發展例如攸關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系統解決方案與關鍵技術: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人工智慧(AI)、機器人、自駕車、無人機、智慧城市、智慧工廠等。
在人才培育方面,院士們建議政府進行人才需求調查,了解用人缺口,由經濟部、教育部與科技部共同合作滿足產業需求。工研院可參考如德國研究機構Fraunhofer的做法,增加學生參與研究,以大量增加未來可流動至業界的人才與技術。
資料來源: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蘋果日報、遠見雜誌、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