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遵義談中美貿易戰 中國挺得過
中國GDP保6沒問題
據中國時報108年6月2日報導,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表示,雖然中美貿易戰對大陸影響較大,但大陸對美出口約占3.6%,總附加值約為66%,就算這些出口全沒了,GDP(經濟成長率)最多損失2.4個百分點,他個人比較樂觀,保6「沒問題」,絕對挺得過這波貿易戰。
劉遵義表示,大陸今年罕見將GDP目標定為6%到6.5%,首度用範圍取代過去的單一數值,代表對貿易戰持保守態度,但就08、09年全球金融海嘯時的經驗,當時大陸對全球出口下降2300億美元,影響仍稱有限,今年若強化經濟刺激力道,應可抵銷衝擊。
美對陸加徵關稅影響多大?用數字來看,大陸出口依存度從最高峰35%降到20%、對美從7%降到3.6%,「最差就是這些都不要了」,大陸一定能夠承受,這還沒算振興措施效果,所以大陸是能夠承受貿易戰的。
劉遵義認為,美國經濟很久沒那麼好、失業率新低、通膨也低,但是對陸開戰,主因還是兩黨有「大陸發展得太快,一定要讓他慢下來」的共識,再加上川普要選舉,如果放軟,民主黨就會攻擊他,所以不得不這麼做。
中國對基礎研究投入的比率低
據劉遵義教授出版的書籍《共贏: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指出,只有擁有強大基礎研究實力的經濟體才能持續產生突破性的發現和發明。因而從長期來看,只有通過對基礎研究的大量投入才能帶來創新的領先地位。根據現有數據,義大利和法國在這些經濟體中居於前列,對基礎研究的投入約佔25%。美國的比率在2007-2016年的十年中平均為17.3%,韓國和英國的比率與之大致相當。日本的比率相當穩定,在13%左右。臺灣的比率在2003年達到11.7的峰值,但此後持續下跌,到2016年降至8.2%。中國對基礎研究投入的比率最低,僅為5-6%。
為實現突破性的發現與發明,必須在一定持續時間內對基礎研究有大量投入。基礎研究要求很長的孕育期,此時的商業和財務回報很少甚至沒有,因此注定是需要耐心的長期研究。對基礎研究的投入涉及到短期收益和長期收益的取捨。以任何合理的折現率計算的基礎研究,其投資回報率都是很低的,因此必須依賴政府、非營利組織或非營利企業提供支持。原子彈和氫彈、核反應堆、互聯網、數據包傳輸技術和互聯網瀏覽器等,在投入實際應用前都是多年的基礎研究的成果。可惜,中國的基礎研究在全部研發支出中的佔比是主要經濟體中最低的,平均僅為5%左右,而法國、美國和日本分別達到25%、17%和13%。
在創造美國專利方面,包括香港在內的四個東亞新興工業化經濟體都有著「優等生」的表現(韓國和新加坡自1991年以後)。不過,中國的成績卻明顯低於預期,取得的美國專利數量遠遠低於回歸趨勢線的預測水平。
實際研發資本存量愈高,授予的專利數量愈多。因此對研發的投資是創新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另外在專利創造上應該存在顯著的規模經濟效應,因此研發資本存量最高的經濟體會產生超比例的數量更多的專利。
中美科技競合 不是壞事
據中國時報108年6月3日報導,劉遵義認為,中美科技競合,也不是壞事,反而逼大陸自主研發,不排除未來科技霸權賽走走停停,科技發展各走各的路。
就他看來,美國人均所得年超過6萬美元,大陸不到1萬美元,要追趕美國仍很遙遠;但大陸快速崛起,確實讓美國芒刺在背,美國打貿易、科技戰爭,本土的大廠也可能受害,例如,在民族情緒、政策性影響下,高通、蘋果等銷售狀況,在大陸市場大受影響。不過,劉遵義認為,站在習近平立場,反擊美國的力道相當節制。
惟美國「防華」情緒高漲,就像全世界軍事競賽想發展原子彈、氫彈等重要核心技術,全自己研發、賣都不會賣,所以這場科技戰爭霸賽,很可能在科技發展上各走各路。
劉遵義認為,科技競爭並非完全負面,在美國還不習慣接受大陸崛起事實,這「畢竟需要時間」,科技競合將是下回合戰場,大陸唯有加緊努力自主研發,提升科技新創能力,才有辦法掙脫劣勢、甚至迎頭趕上。反觀台灣,不妨利用既有科技強項,研發屬於自己的智財商品賣給大陸,這是台灣增加出口、經濟實力的機會。
對於大陸未來的發展方向,劉遵義分析,大陸將來還會繼續投資基礎建設,高鐵、捷運系統等都會繼續做。但是「公共產品」需求是很大的,要由政府來領導。他並表示,可以發展的不單只有環保,在養老、醫療、教育等方面也很重要,大陸在這個過渡時期,要從公共產品著手,且這是會受民眾歡迎的。
外傳大陸將拋售所持美債,甚至波音客機也恐掃到颱風尾,劉遵義指出,這傳言不切實際。他預測,人民幣不會重回2015年大貶之路,反更確定與美元「脫鉤」,大陸唯有匯率持穩,才有躋身國際貨幣能力,並維持經貿夥伴關係與購買力。
中美貿易戰 三難題最棘手
據工商時報108年6月1日報導,劉遵義指出,中美談判最不容易解決有三項:智慧財產權,國營事業補貼,駭客資安。貿易戰的衝擊短期確實不容忽視,對中國大陸來說,衝擊卻相對可以控制,深滬股市、人民幣匯率都限於短期變動,像大陸股市下跌或上升和實體經濟沒有太大關係,「股票是一般民眾的短期持有,20天就是長期了,和台灣早期發展一樣。」
他認為,真正長期、且不容易解決的問題,首推智慧財產權。他說,幾十年前的日本、台灣在這部份都保護不好,現在中國科學家在全世界已有專利,大陸有需要、亦會想要保護,華為擁有5G全球專利權一半以上,有認知要保護智財權,中國大陸亦設有智財法庭,最近判決的罰款愈來愈高,是慢慢學習而成的。
國營事業補貼部份,他認為,中國官方已修改外商投資法,外資企業在中國大陸現在開放獨資、或完全控股,給外資「國民待遇」,惟部份產業應不會開放,像電信業存在保護主義,不可能開放給外資。
至於商業駭客,中美雙邊政府需一起解決,間諜是第二古老的行業,在世界各國也都有,華為的電信設備不管有沒有問題,使用者會擔心。中國大陸會繼續自力更生,發展自己的技術,華為的一半員工是作研發,華為能生存下來,因為擁有中國大市場。
貿易戰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劉遵義認為,台灣對美國輸出的貨品不須受到美國對中國課25%關稅,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因此是間接的。有幾個可能的途徑。第一,這是台灣出口到美國的機會,能夠替代中國出口到美國。但是,即使乍看25%的關稅稅率原則上可以提供未受限制的廠商大量利潤,但範圍可能有限。替代中國輸出貨品到美國的國家,很可能是越南或其他東南亞國家協會(ASEZN)國家,它們沒有25%關稅限制而且有較低廉的勞工成本。
第二,台灣企業現在有可能在出口限制下取代美國對中國的部分出口,但是,這必須是台灣企業擁有智慧財產權而且不依賴美國投入的情況下,並且還有可能存在地緣政治障礙。
第三,大陸對台灣出口的需求可能下降,特別是對於美國台灣出口到大陸的出口中間投入需求從2018年第四季度台灣GDP的17.2%降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14.1%。台灣在大陸投資的很大一部分是對美國的出口生產。如果不進行一些調整,這些投資可能不再具有經濟可行性。
此外,由於大陸家庭的收入受到貿易戰的負面影響,台灣的大陸遊客人數也可能下降。減少的遊客也會影響香港的旅遊,零售,住宿和食品飲料業。然而,由於各種原因,過去幾年來台灣的大陸遊客人數一直在下降。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工商時報、《共贏: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