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吳玉山談十年來兩岸關係的民意模式

吳玉山談十年來兩岸關係的民意模式

編按: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玉山分析兩岸關係民意調結果並提出看法。吳教授指出,長期觀察兩岸關係的民意起伏,太陽花學運與香港反送中運動分別造成極大影響。但是,民眾普遍認為民進黨政府重新執政後,兩岸關係越來越緊張,其中,「台獨」、「民進黨執政」和「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是三個最有可能導致兩岸關係緊張的原因。吳教授認為,在選舉周期和香港抗爭過後,如果當前兩岸關係未變,台灣民眾可能會重新對大陸態度出現親善趨勢。

據聯合報108年9月24日報導,聯合報從民國九十九年開始,每年以相同的問卷來調查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累積了很寶貴的資料,對於兩岸關係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意義。隨著最新一次調查結果的公布,我們可以看出十年來民意的起伏走向,並推測造成此變動原因。

過去十年,可分為三個時期:馬英九第一任(做過三次年度調查)、馬英九第二任(做過四次調查),與蔡英文第一任(有三次調查),我們又可用幾次調查平均值來掌握各時期的民意取向。

一般可能認為,兩岸關係應該在偏統的馬任內會比在偏獨的蔡任內較為和緩。如果看政府間關係、兩岸軍事競爭、外交競爭,和經貿關係這幾個面向,的確民意都認為在民進黨政府重新執政後,兩岸關係是越來越緊張的。民意也清楚地指出「台獨」、「民進黨執政」和「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是三個最有可能導致兩岸關係緊張的原因。不過另一方面,民意又很清楚地區別政府間關係與人民間關係。因此問到兩岸人民間關係時,在蔡任內並沒有出現最低點。有趣的是,這個低點是在馬第二任內出現,緊張係數平均是五.四五,高過蔡任內的五.二七。

在馬英九任內出現對大陸民意低點,這是有可能的嗎?聯合報民意調查資料提供很確實證據。受訪者個人對大陸政府印象,是在馬的第二任內最壞;對大陸民眾看法,也是在馬第二任內最差。相對應地,在蔡政府上台後,大陸的政府和人民對台灣的民眾而言,觀感和印象都有所改善。尤其對大陸民眾有正面印象的,從馬第二任的卅七.九%,一躍為蔡任內的五十二.六%,進步最多。

同樣情形,也出現在台灣民眾對於去大陸工作、創業、送小孩到大陸念書,和去大陸定居調查中。從馬第二任到蔡第一任,願意到大陸工作的增加十.八%,願意去創業的增加了五.六%,願意送小孩到大陸念書的增加了十二%,考慮去大陸定居的增加了四.一%。此種一致性的變化,令人無法忽視其存在。

民意很清楚地是把兩岸政府間的關係,和民眾個人間關係做區別,此種趨勢甚至對民眾的統獨偏好也產生影響。從馬第二任到蔡第一任,除了維持現狀始終是「全民最大黨」之外,傾向獨立的減少了五.六%,傾向統一的則增加了四.八%,雖然仍然是傾獨多於傾統,但二者間差距是大幅縮小的。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大陸在經濟建設與其他各方面的突飛猛進,在這裡顯然產生了作用,對台灣民眾構成了吸引力。但這是個長期的趨勢,那麼馬第二任的低點又為什麼會產生?仔細來看,這個低點是出現在太陽花學運前後,因此和兩岸間開始緊密接觸帶來的各方面影響有關。

台灣的民眾一向想要獲取平順的兩岸關係能帶來的好處(和平紅利與經濟發展),又憂心過度接近所可能造成的危害(政治與經濟主權的喪失),因此在馬任期內,面對兩岸的快速接近,就產生憂慮,而透過對服貿的反對和太陽花運動宣洩出來,這就形成了馬第二任的對大陸民意低點。然而一旦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冰封的害處又逐漸清楚地浮現,因此民意又向另一邊擺盪,顯示出對於大陸的親善。這十年來的民意起伏,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

不過,如果我們專注到最近一年來變化,就會發現雖然從各項指標來看,蔡任內民意對大陸都比馬的第二任要親善,但最新趨勢卻是出現反轉。民意不僅認識到兩岸關係開始全面緊張,而且拿今年和去年的數字來比較,傾向獨立的數字上升、傾統的數字下降,對大陸政府與民眾的印象出現惡化,願意去大陸工作、創業、定居與讓小孩到大陸念書的比率也都降低。造成這個反轉的,無疑是從去年台灣地方選舉結束後,兩岸政府間的關係已經高度惡化,不僅北京持續最大限度施壓,民進黨政府也全力回擊,而香港近日的抗爭更成催化劑。

究竟這個發展趨勢僅是台灣選舉政治周期的反映,或是代表一個較為長期的趨勢,還需要更進一步的觀察。從當前數字來看,台灣民意對大陸的疏離是不到一年的現象,而和馬第二任時出現的低點還有一段距離。有可能在選舉周期和香港抗爭過後,如果當前兩岸關係緊張趨勢未變,則台灣民眾會重回原有模式,要求平順的兩岸關係,並對大陸態度出現親善趨勢。

總之,台灣的民意模式是兩岸關係中的一個關鍵變項,它制約著執政者不能逸出中道,也再再提醒兩岸關係研究者必須注意長期的發展趨勢,而不能僅關注短期事件的影響。

至於國人擔心的大陸武統,據中國時報106年9月11日報導,吳玉山教授表示,19大後兩岸關係取決五大因素,分別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高度集權、大陸綜合實力提升、大陸與全球經濟整合、新型大國關係、台灣內部政局轉變;隨著2020大陸GDP將超越美國,2022召開20大,按大陸現有實力與自信,武統並非空談,卻得受這五大因素制衡。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資料來源:聯合報、中國時報

引用來源:多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