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ECFA十年大限將至 恐影響台灣220億元外貿

ECFA十年大限將至 恐影響台灣220億元外貿

編按:《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的《架構協議》,到2020年9月屆滿10年,若海峽兩岸不提出需要超過10年的過渡期來協商「貨貿」和「服貿」等主協定,明年9月《架構協議》將自然失效。雖然沈部長說ECFA若終止,最多影響外貿五%,但實際上ECFA對台灣具有相當影響。據統計,ECFA若取消,會影響台灣220億元出口到中國的減讓金額,立委曾銘宗則認為首當其衝的是台灣的傳統產業。因此,ECFA是否存續,政府應審慎應對。

據中國時報108年8月10日報導,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杜震華撰文指出,《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的《架構協議》依世貿規範,為追求兩岸「自由貿易協定」的「過渡性協定」。在《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第24條的附件「釋義了解書」中規定,「過渡性協定」的合理期間為10年;若時間不足,可向「商品貿易理事會」提出需要較長時間的理由。

意即,到2020年9月屆滿10年之前,若海峽兩岸不向世貿「商品貿易理事會」提出需要超過10年的過渡期,來繼續協商「貨貿」和「服貿」等主協定的話,明年9月這個《架構協議》就自然失效了。

這項潛藏的巨大衝擊在於,明年9月或更早前,北京只要通知台灣:既然台灣無意簽署完整的自由貿易協定,架構協議到期自然失效。這舉措即可讓台灣頓足捶胸、徒呼負負。

對此,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中國不至於單方面終止,若有最多影響外貿五%。沈部長並承諾,將要求業務單位同仁了解業界需求,提出短中長期的因應措施,並在立委要求下,預計於三個月至半年內提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救急措施。

雖然沈部長說ECFA若終止,最多影響外貿五%,但實際上ECFA對台灣的影響可從數據上觀察。據關務署統計,ECFA貨品貿易早期收穫計畫執行成果,早期收穫貨品100年出口值為179.92億美元,101年185.78億美元,102年205.52億美元,103年210.66億美元,104年190.1億美元;蔡政府開始執政後,105年有191.25億美元,106年227.41億美元,107年236.29億美元,108年1到4月,則為65.56億美元。

在估計減免關稅金額部分,自101年起更是逐年提高,106及107年更雙雙突破10億美元,分別為11.22億及11.89億,自民國100年到今年4月,估計累積金額為66.57億美元。

ECFA若取消 影響台灣220億元

據工商時報108年10月2日報導,中國大陸若取消ECFA,影響台灣多少出口值?關務署長謝鈴媛於立院財委會備詢時指出,以2018年統計,依ECFA清單,中國大陸單年出口到我國約享受關稅減讓新台幣27.3億元。但我國2018年出口到中國大陸減讓金額約新台幣220億元,主要產品包括:農產品、石化、紡織、金屬、機械等。

據ETtoday新聞雲108年10月14日報導,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指出,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自民國100年兩岸實施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以來,截至今年4月,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估計累積減免關稅金額約66.57億美元,去年減免關稅將近12億美元,憂心ECFA一旦取消,將對傳統產業產生巨大衝擊。

從數據觀察,曾銘宗指出,台灣對大陸出口減免關稅金額成長率雖然有逐年降低的趨勢,但那是因為相對基礎大,實際減免金額卻逐年上升,早期收穫貨品出口值在去年甚至創下236億美元新高。

曾銘宗表示,在WTO架構下,ECFA對ICT產業沒影響,但對高度依賴ECFA的傳統產業影響就很大,而我國FTA覆蓋率僅9.7%,反觀韓國達64%,新加坡達77%,如果沒有ECFA,我國傳統產業根本無法競爭,要求經濟部拿出具體解方。

據風傳媒主筆室108年10月10日報導,從各項數據來看,實施ECFA對我方的利益遠大於對岸,因此台灣沒有太大的動機主動終止。因此最後如何取捨,幾乎就變成在對岸一念之間,雖然兩岸關係是夠差、夠僵硬了,不過,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如果對岸終究是丟出終止ECFA,顯然關係就是又更差了。

兩岸關係的變化,讓馬政府後期已完成談判的貨貿協議胎死腹中,蔡政府上台後也再難與其它稍具規模的國家談成FTA、想加入區域經貿組織亦受阻難成真。而台灣出口能受惠於FTA的比例,本來就只有10%不到。

相較之下,台灣主要競爭對手韓國,近10多年全力衝刺FTA,全球規模最大的幾個經濟體─中國、美國到歐盟、印度、東協等等,都已與韓國簽下FTA,讓韓國出口商品有超過7成可受惠於FTA。台灣顯然已居不利,如果ECFA終止,台灣能受惠於FTA的商品將跌到3%左右,情況會更慘。

台灣既無FTA加持、亦未能加入重要區域經貿組織;如果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台商回流投資消退,而經貿邊緣化的風險則提升,民間投資可能會大受影響而衝擊到整體經濟。因此ECFA是否存續不僅是兩岸關係的溫度計,同時也會是民間投資與經濟的晴雨表,政府應該審慎應對。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ETtoday新聞雲、風傳媒、工商時報

引用來源:多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