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新南向政策的成效
新南向政策的成效究竟如何?據ETtoday新聞雲107年11月30日報導,美國華府智庫台美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陳以信於美國外交期刊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上發表台灣政治分析專文。文中指出蔡英文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執行至今,並未達到分散大陸市場的原始政策目標。過去兩年數據證明,台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不減反增,2018年甚至達到歷史新高。由於新南向18國的市場不夠大,還不足以替代大陸市場。
陳以信強調,新南向政策的貿易效果仍不明顯。2017年台灣對新南向18國的出口成長率為13.4%,接近對全球出口的平均成長率13.2%,顯示2017年成長主要來自全球經濟景氣復甦,並非全是新南向政策的功勞,且此數字明顯低於同期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率的16%。2018年落差更大,到十月為止台灣對新南向出口成長率僅3%,遠低於對全球出口的平均8%,與對大陸出口的10%。新南向政策的貿易效果令人質疑,並未達到降低台灣對大陸經濟依賴的最初政策目標。
陳以信指出,在新南向政策的推動背景下,台灣對大陸出口依賴反而逐年上升。2017年為41%,2018年前十個月為41.3%,2018年三月甚至攀升到歷史新高的44.8%。相反地,台灣對新南向18國的出口依賴,2017年數據 21.2% 與2016年相同,並未提升。2018年(前十個月)數據卻下滑至 20.4%,且無跡象顯示未來會有反轉趨勢。至於南亞六國合佔台灣出口比例,仍在2%左右徘徊,並無太大經濟意義。
陳以信指出,新南向政策執行兩年結果證明,這項政策不是萬靈丹。對台灣出口而言,東南亞與南亞市場還不夠大,並不足以替代大陸市場。
據旺報108年5月14日報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經濟組召集人林祖嘉表示,蔡政府執政的各項經貿表現,其實都不如過去,包含投資成長率、公司解散數目、國際經貿協議、觀光人數與收益等,尤其新南向政策,雖對吸引來台觀光有些貢獻,但統計對新南向18個國家出口成長率,馬政府時期每年是5.5%,蔡政府這3年下滑至4.5%,從貿易角度來看完全失敗。
立委曾銘宗也說,蔡政府上台後大力推行新南向政策,號稱要讓大陸貿易依存度下降,但觀察過去扁政府、馬政府時期,對大陸與香港出口占台灣總出口比重上限約39到40%,但從蔡英文主政後,出口到陸港反而突破41%,去年更達到41.2%,說要降低對陸依存度反而變得更高。
據黃國昌臉書108年3月11日公布,新南向政策真正關鍵的問題在執行面。政府應實事求是、檢討結果,有問題就立即改正,而非透美化數字自欺欺人。例如:2017年10月經濟部表示,菲律賓與我國合作最為積極、進度最快,大肆宣傳「台灣形象展」帶來8500萬美元商機。然而,2018年台灣與菲律賓貿易總額差較2017年下降209億。事實上,2018年台灣對於東協十國全球總貿易額佔比,從2017年15.55%降至14.9%。對於東協十國出超,也較2017年衰退1251億。
據工商時報108年3月24日報導,根據東協官方統計,我國在東協進口市場占有率,從2015年的5.8%降至2018年的5.7%。根據我國海關統計也得出同樣的結論,2015年我國總出口有18.1%銷往東協各國,但是去年(2018)已降至17.3%,主要是因為這些年我國對東南亞的出口成長趨緩,不及於全體出口的擴張力道。以去年為例,我國全體出口仍成長了5.9%,而對東協出口卻下滑了0.6%。
除了出口,投資也很重要,歷經三年的政策協助,台灣對東協各國的投資是否更見增長?並沒有,不論是依據我國投審會資料,抑或是東協各國的官方統計,皆顯示台商赴東協投資反而不如昔日,依東協官方統計,新南向之前每年仍有27~29億美元,隨後呈逐年下滑,去年降至13.7億美元。
至於國人赴東南亞工作的人數,近四年也呈減少。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新南向除了東協十國,還有南亞六國,從投審會及海關統計可以發現,雖然近幾年我們對東協投資、貿易表現欠佳,但對南亞的印度不論出口、投資皆有明顯成長,這可算是新南向政策差堪告慰的惟一地區。
二十年前正當南向政策風起雲湧之際,當時的經濟部長江丙坤便表示:「西進、南進,不如上進。」這句話實在講得太好了,政府的責任應是完善對外投資環境,保障台商海外的權益,提供充分的海外資訊,如此即可,至於商機在哪裡,企業比政府更清楚,那些想西進設廠、南向投資者何勞政府引導?
資料來源:ETtoday新聞雲、旺報、黃國昌臉書、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