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第四波南進大遷徙
據經濟日報108年10月22日報導,全球瘋東協,許多台商看好東協的人口紅利,提前先行卡位,爭取內需市場機會,啟動第四波南進大遷移。台商過去25年來,曾因不同因素前往東協國家發展,而此波第四次的大遷移,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波,將改變企業發展的戰略地圖。
台商前進東協市場大致可分成四波,第一波是在1993年前總統李登輝喊出的南進政策,鼓勵台商前往東南亞投資,那時只有七個國家,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越南、汶萊,但後來仍不敵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磁吸效應,成效有限。
第二波起於2007~2012年時間,金融海嘯前中國大陸政府計畫性提高基本工資,到了2010年,鴻海旗下富士康將月薪從人民幣900元拉升至2,000元,逼得華南、華東等台商不得不跟進,很多低毛利的台商在那時開始默默遷移至東協,包括成衣、製鞋、家具、三K等傳統產業,紛紛搶進越南、印尼、泰國等。
第三波則是2016年蔡政府上台喊出新南向政策,從投資延伸至經貿合作、人才交流、文化融合等,儘管績效不一,但很快地,美中貿易戰從2018年開打,不到兩年的時間,全球都在瘋東協。
前三波中,只有第二波的基本工資調漲影響到企業競爭力,當時有些在中國大陸的廠商可選擇再西進至更內陸發展,但這一次,美國總統川普打的是關稅戰,所有廠商都適用,為了閃避關稅或是分散分險,日、韓、陸資都積極卡位東協,因此,台商遷移不單單只有自身成本考量,還要與時間賽跑。
越南台商總會長沈憲煜說:「光是這半年,一堆台商到越南買地,但你可以發現,他們買下來不敢動工,還在觀望,不曉得美中會怎麼發展,日韓也都想進來,先低成本搶地。」有些業者還有本錢觀望,有些則不行,像是已被課徵25%關稅的家具業,叫苦連天,因多數做代工生意,毛利都未必能有15%了,更何況關稅就超過兩成。
資金正絡繹不絕地往東協竄,但這波因美國總統川普引發的「被迫式」遷移的機會和挑戰在哪?經濟日報製作東協經商調查後發現,受調查台商中,超過60%的台商看好東協的原因來自於人口紅利。而第二名則是看好該區域是貿易戰下的受惠者,第三為擁有關稅優勢。四、五名分別是發展基期低、成本低廉。
有趣的是,這份調查中,東協以外的市場台商最看好的是印度(超過13億人),背後的思考同樣是人口紅利,但從台商的投資金額、意願及產業廣度深度來看,東協仍優於印度,關鍵在哪?人力素質、消費潛力、出口帶進口是三個環環相扣的原因。
從工業的發展進程來看,東協已具備輕工業的人力供給,且文化和華人相近。一位台商就直言,印度存在種姓制度問題,社會結構沒有東協來得穩定,台商首選當然會從東南亞著手。
然而,早年台商大致分兩派,西進派跟南進派,尤其是中小企業,資本不夠,只能選一個的時候,很多都選擇進入中國大陸,現在從中國大陸撤出轉戰東協,未必吃得開。「該來的早就來了,現在想要來的,不管選哪,都得有兩把刷子。」味丹國際策略長謝朝煌分析,越南或東協仍非常有機會讓台商施展拳腳,可是這些國家也都在發展,當全世界資金都往這裡跑,發展速度就會超過想像。
至於投資東協可能遇到的問題,據經濟日報108年10月23日報導,前三大問題分別是文化融合(語言差異、工作習性等)、政治不確定性、營運成本,以及(含人事成本)逐漸高漲。普遍而言,台商到東協設廠,人、土地、水電等缺一不可,但人最難處理,目前東協普遍面臨三個跟人有關的問題,包括工資上漲、缺工和移工管理。
最後,據中國時報106年1月24日報導,農漁經學者李武忠提出對政府的建議。政府敲鑼打鼓推動新南向政策,但是在人才、經費、策略上遠不及中國大陸,若想要將原依賴中國市場的產品或台商中的15%到25%順利轉到新南向市場難度相當高,關鍵在於人才與執行力,別把意識型態置於經濟貿易之上,那樣只會讓台灣越來越走不出去。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