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鵬:經濟成長率走高的迷思
據中國時報108年11月14日報導,台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朱雲鵬撰文指出,主計處日前公布,今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初步估計為2.91%,比8月份預測數增加0.24百分點。現在正逢選舉,此數字被廣泛拿出來做文章,有人說這種成長率是四小龍之首值得驕傲,也有人說中美貿易戰導致台商回流達7000億,是推升經濟成長的大功臣。
仔細看看成長背後的故事,就會發現表面這些說法有問題。先講台商回台投資和經濟成長的關係。目前所謂台商回流,是指廠商提出的投資申請案,這些案在獲准後才會開始做投資的部署。實際投資到達的金額一般都會小於申請數,而實際抵達時間,快則1年,慢則2到3年。是以所謂台商回流投資7000億,對於今年前3季經濟成長的影響,應該是零。
事實上,投資對於第3季國民所得成長的貢獻,不但沒有,而且是負數:這次2.91百分點的成長率裡面,屬於國內需求貢獻是1.34百分點,裡面最大貢獻因素是民間消費,在資本形成部分,由於本身比去年下滑1.01%,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是負0.21百分點。所以台商回流當然不可能是第3季經濟成長拉高的原因;剛好相反,第3季資本形成負成長,是拖累經濟成長的因素而不是貢獻因素。
那麼第1和第2季的固定資本形成正成長來自何處?依據經濟部的報告,其實是半導體業因應製程升級而擴建廠房以及增購生產設備。這使得今年第1季電子零組件業固定投資增加2141億元,占了製造業全體投資的2/3;第2季情況類似,半導體業者又增加211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占全體製造業投資62%。因中美貿易戰回台擴增產線的投資,第1季在伺服器、筆電及網通業者的投資僅有84億,第2季也只有122億,占當季製造業全體投資的比率均微乎其微。
基本上,目前支持台灣投資最重要的是台積電。根據報導,台積電5奈米製程南科晶圓18廠,在去年元月動工,目前正在試測,預計明年正式量產,預計總投資金額5500億元;從明年開始三奈米新廠動工,預計共投資6000億元。這些其實和第五代行動通訊有關係: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布建,對於通訊晶片需求大幅增加。所以,至少到目前為止,投資成長不是來自台商回流,而是來自原本就具有基礎的半導體業。什麼是真的實力?什麼是假的確幸?一覽無遺。
第3季2.91%經濟成長另外的貢獻來自國外淨需求,也就是出口減進口,其中輸出的貢獻為正向的2.88個百分點。但是讀者ㄧ定覺得奇怪,我們整體輸出不是負成長嗎?怎麼會對於經濟成長有正面貢獻?答案很簡單,一般看到的出口金額是以美元計算的名目值,而今年第3季我國出口衰退0.81個百分點。但進入經濟成長貢獻的輸出是以新台幣計算且扣除出口單價因素後的實質輸出成長率,而今年第3季新台幣比去年同期貶值1.82%,導致按美元計價的負成長換成以新台幣計價的正成長0.99%,更重要的是出口單價繼續大幅下跌,導致實質出口成長的貢獻反而變成正2.88個百分點。
所以真相就是,中美貿易戰造成全球貿易成長不如預期,已經波及台灣,造成出口負成長,但是因為匯率因素以及出口單價下跌因素,使得國民所得帳面上出口對經濟成長率維持正向貢獻。
不過有一點必須說明,和南韓相比,我們的情況比較好,主要原因為我們出口當中有不少項目在台灣保有原來的生產線。中美貿易戰後,不少半成品賣到大陸,而後在大陸加工賣到美國的產品,改成重開台灣的生產線去供應美國,所以今年前3季我們對美出口增加17.7%個百分點,但是南韓同期對美國只增加3.6%,造成韓國前3季出口衰退9.8%,台灣只衰退2.5%。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台灣在前3季經濟成長表現比南韓好,也比情況類似南韓的新加坡好,至於香港有內亂因素,就不用提了。
但是我們不應當因此就沾沾自喜。這種轉單效應,和產業升級無關,和台灣長期競爭力無關,只是短期權宜措施。事實上,訂單轉回台灣1塊錢的話,轉到東南亞國家應該是3到5塊錢,這不是一套促進台灣經濟發展的真正解藥。總括而言,2.91%的經濟成長率固然比原先預估的高,但若把這種成長錯誤地歸咎於投資因素而沾沾自喜,以為台灣經濟脫胎換骨可以進入另外一個階段,那就是貽笑大方。
據聯合新聞網108年9月3日報導,朱雲鵬表示,理論上,出口衰退會造成經濟成長率不佳,今年上半年出口衰退,反而助長GDP,主要是基於新台幣貶值、出口物價下跌等因素;另外,轉單效應也帶動對美出口,這些很大部分是短期效果。
此外,投資成長顯著不全然是台商回流的因素,朱雲鵬指出,台商回流的投資金額多還在計畫階段,尚未落實,實際的投資動能來自台積電台南廠啟動。
朱雲鵬提醒,美中貿易戰固然替台灣帶來正面效果,但不能因此認為貿易戰打愈兇愈好,台灣產業未來要怎麼轉型,還是需要非常大的功夫來研究、推動。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