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兩岸最遙遠的距離

兩岸最遙遠的距離

洪奇昌
編者按: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就中共對台基本方針以和統為優先,涉台機構以「四個堅定不移」陸續提出多項拉攏台灣社會民心措施,然無助與兩岸人民社會的「心靈契合」,他以為在動盪的世局中,兩岸關係仍存有和平解決的契機,呼籲並期待具「中國智慧」的替代方案,証明對多元文化價值的包容與制度性保障。

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在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會議上表示「兩岸之間疏離太大,台灣的不同認同感也太過強烈」、「不可能看到台灣與中國有和平統一」。從美方的觀察中我們可以更理解,為什麼雖然習近平總書記屢次重申「四個堅定不移」,但始終未放棄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理由。

要強調的是,當前中共對台基本方針仍是以和統為優先,也就是「四個堅定不移」:「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堅定不移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堅定不移攜手實現民族復興。」基於這個和統方針,中共涉台機構陸續提出多項吸引拉攏台灣社會民心的措施。

然而,觀察大陸從中央到地方的對台政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或許仍是最大共識;但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究竟是什麼?人民福祉是哪個社會的福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台灣社會究竟有何關係?乃至於中共十九大以後所提的「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究竟是怎樣融合?客觀來看,這些措施下的兩岸交流乃是以中方為中心的「單邊化」作為,期盼藉此促進兩岸人民社會「心靈契合」恐怕是緣木求魚,遑論「統一」。

有論者主張透過教育和宣傳以建立兩岸間更強烈的文化和情感連結。然而即便文化、血緣相近,美國還是獨立於英國。更何況台灣是在原住民南島文化之上所建立的移民社會,除了大陸漢人文化,也有近百年的日本、美國文化元素;近年來東南亞文化也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台灣文化與血緣已經有自己的獨立性,中華文化與漢人血統是台灣的一部分但非全部,訴諸文化和血緣並不足以成為兩岸統一的強烈理由。

更多人或許認為崛起的中國憑其「國家實力」、「經濟利益」有助於台灣社會心嚮往之,進而促使台灣民眾選舉出親北京的政府並朝統一邁進。但是靠著經濟紅利吸引台灣,為此西進的台灣民眾往往是把自己當作經濟移民。真正誠心認同中國大陸制度與生活方式的仍是少數。當時空環境改變,當美中競爭關係陷入持久戰導致中國大陸市場景氣下行時,台商的美好時光難再複製時,當初為了經濟利益而西進的台商、台幹、台勞一樣會逐水草而居,進行新一波的遷徙。

也有觀點認為,兩岸的統一取決於兩種制度的競爭。哪個政府更能提供善治,可以讓人民賺大錢,人民就跟誰走。中共十九大以後,北京確實認識到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有了改變。當人民已滿足了生活溫飽的基本需求後,隨之而來的是要求更多的非物質的滿足,從要求生活品質、到生態環境、公平正義問題、城鄉發展、政府治理等方面。這也意味著,當人民對政府的要求愈烈,維權運動、不同於政府立場的言論表達都會自然發生。

然而,全世界都注意到,大陸政府面對社會問責時,除了部分順應民意以外,更多時候是透過加強社會控制來壓抑問題。北京對香港問題的處理方式就是「礦坑裡的金絲雀」,北京對宗教的態度亦然。台灣看到了,世界也看到了。這就是兩岸之間,乃至於中國與民主世界最大的差異。

今年12月10日是美麗島事件40周年,提醒著台灣社會「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和「參政權利」是無數前輩先進用生命爭取而來。今日台灣的憲政與法律制度對持有不同意見、不同價值的個人與團體所提供的保障,就是兩岸之間最遙遠距離。

戰爭以外,兩岸關係仍存有和平解決的可能與契機,但北京必須有更多的實踐向世界、向台灣證明「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具有優越性,足以成為西方模式的替代方案,能處理西方未能解決的問題;退一萬步來說,北京必須證明自己對於多元文化價值的包容與制度性保障,而非膝反射式地用國家力量「控制」和「打壓」來解決問題。兩岸社會民心的距離確實遙遠,但北京或該自問:究竟是和統終究無望,還是長期以來北京對台工作的基本思維出了問題?

(作者為前海基會董事長 洪奇昌)

引用來源:洪奇昌、中國時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