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少子高齡 央行:宜擴大財源推動
國際情勢變化快速,替台灣經濟前景帶來不確定性,但中央銀行指出,台灣少子化、高齡化的問題,也不利總體經濟潛能,政府必須致力於結構性改革,且宜擴大財源推動,放大政策成效。
央行於報告中點出,台灣在少子化及高齡化的趨勢下,未來勞動力供給不足,而且隨著人口結構老化,工作年齡人口減少,勞動力的結構也會趨於高齡化。
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資料,台灣15歲至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已在2015年達到高點,而後逐年減少,估計工作年齡人口比重將從2015年的73.9%,降至2065年的49.7%;央行指出,屆時工作年齡人口將不及人口的半數,和美國、日本、南韓、新加坡、香港等相比,僅略高於南韓。
近幾年政府因應台灣少子高齡化、整體勞參率偏低的勞動市場長期結構性問題,已積極透過人口、勞動、教育、投資及產業政策,希望提升勞動力的量與質;央行指出,政府因應勞動市場結構問題的對策方向與國際作法一致,但若能擴大財源推動,效果可能較佳。
央行表示,日本及南韓同樣面臨少子高齡化的嚴峻問題,且均投入高額財政預算積極因應;雖然台灣也推動「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前瞻基礎建設當中的「因應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建設」及「人才培育促進就業之建設」,但相較之下,規模仍有限。
央行指出,日本以2019年10月起,調高消費稅率約1.7兆日圓的財源(約新台幣5000億元),挹注幼兒教育免費措施、低收入家庭的大學等高等教育免費措施,希望能提高生育率,並促使婦女重返職場及強化人力資源發展;南韓政府也為了提高生育率,自2006年以來,投入約152.9兆韓元(約新台幣4.3兆元)於生育補貼。
我國目前在少子化情勢嚴峻下,為鼓勵生育,生育給付持續增加。行政院主計總處指出,儘管2018年新生兒人數降至18.1萬人,但因政府持續推動各項獎勵生育政策,並放寛及提高生育給付條件,生育給付增至246億元,較2017年增加1.2%;而且,與2010年(虎年)的134億元相較,過去8年生育給付平均年增7.9%,現金給付占99.8%。
主計總處說明,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規範,生育給付涵蓋提供婦女生育前後一定期間內的各項給付。2018年生育給付246億元,若依計畫型態觀察,以「社會救助及福利服務」計畫148億元、占60%最多,年增1%;依給付項目觀察,則以雇主對員工產假薪資給付111億元、占75%最多,年增1.9%,其次為生育補助、獎勵金及其他37億元、占25%。
另外,「社會保險」計畫部分,因勞工保險條例及國民年金法分別於2014及2015年修正,放寬生育給付標準,使得社會保險生育給付逐年走高,2018年為98億元,年增1.5%。各保險計畫中,以勞工保險為大宗,2018年給付金額為85億元、占86.5%,其次為國民年金保險7億元、占7.4%。
央行總結,政府未來財政若有餘裕空間,或許可適度計劃性增加經費,擴大政策成效。
來源:經濟日報、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