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退歐將面臨四大挑戰
隨著英國與歐盟雙方完成立法程序,自2020年1月31日起,英國近50年的歐盟會籍正式畫下句點,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Transition Period),以脫歐黨(Brexit Party)黨魁法拉吉(Nigel Farage)為首的脫歐派為此大肆慶祝。儘管在過渡期內,雙方經貿條件將暫時維持不變,去年底一度恐慌的歐洲金融市場也漸趨平靜,但英國卻將面對棘手的四大挑戰。
首先,即是如何凝聚內部共識。一般咸認,若英國能付出些許的政治主權代價,和歐盟簽定經貿協定,以緩和退歐的經濟衝擊,將是最理想的退歐途徑。然而,在離開歐盟的道路上,全英國究竟應該付出多少經濟代價,人人心中都有截然不同的判準。因此,英國要整合國內意見並非易事,這也意味著要在2020年底前拿出一份可行的經貿協定草案,英國政界恐怕還得先經歷一番激烈的爭鬥。
再者,即便英國排除萬難、提出與歐盟的經貿協定草案,但其與最大經貿對象歐盟從往昔的一體關係轉變為競合關係,勢將讓協定的簽署帶來變數。畢竟,過去在歐盟消弭各國貿易障礙的情況下,英國的金融服務一直是歐盟翹楚,也從中享有大量的經濟利益。如今,歐盟已明確表示未來雙方並不存在特殊關係,歐盟將視英國為第三方國家,如同美國、中國一般。在歐盟將英國視作潛在競爭者下,歐盟為保護自身利益將難免出現與英國對立、甚至對抗的情況。
第三,倘若前述的利益衝突讓英、歐貿易協定難以完成,最終走到割袍斷義的難堪局面,則未來英國必須面臨在國際經貿秩序上重新定位的難題。除了必須用心經營與歐盟間的微妙關係外,還得與全球前二大經濟體的美國與中國保持密切的關係。問題是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過去亞洲等國採取的左右逢源策略,因中美交惡已不再管用,英國很難如法炮製。
在此情形下,若英國經貿活動過度向中國傾斜,勢必招致歐美等國的排斥與抵制,去年12月底首相強生(B. Johnson)考慮採用華為生產的5G通訊設備,引發歐美盟國的反對與擔憂即是警訊;反之,若英國朝向同文同種且有歷史淵源的美國靠攏,也未必能在逆風中站穩腳跟。只因在川普執掌下的美國,目前大步走向保護主義,不僅劍指中國與墨西哥,也對準了德、法、日、韓等傳統盟國。更具體地說,在雙邊主義取代多邊主義下,英國實在沒有足夠的籌碼能夠與美國協商,最終難保不淪為美國經濟附庸,在經貿領域上任美國予取予求。這對於希望藉由脫離歐盟來達成自主理想的英國來說,豈不諷刺。
最後,無論英國是否與美、中、歐完成經貿協議談判,英國恐怕都得面臨國家分裂的危機。2016年退歐公投結果顯示,英國各地區的投票結果顯著不同,北愛爾蘭與蘇格蘭地區皆是傾向續留歐盟。即便在2017、2020年的兩次大選中,該兩地區再次以選票選擇支持續留歐盟的議員,但在脫歐派把持保守黨,且保守黨贏得國會大選的情況下,兩地區民意遂漸邊緣化,無法左右局勢。
更不幸的是,強生為了順利完成脫歐協議,甚至罔顧北愛爾蘭地區的民意主張,片面放棄了該地區的部分主權,引起地方輿論的一致撻伐,過去幾年略有降溫的獨立運動再度復燃,使尋求脫英公投的聲浪不減。要求未來經貿談判的過程不盡順利,內容也不盡理想,只怕會進一步催化北愛爾蘭地區支持獨立的民意,導致聯合王國走向解體。
雖然去年12月保守黨在大選勝出時,各界預期退歐協議有望達成,立即性無協議退歐的風險降至最低,慶祝行情一度湧現。但從退歐協議生效到過渡期結束只有短短的11個月,英國必須要在這段時間內克服上述四大挑戰實屬不易,導致英國若非走向無經貿協議的硬脫歐,就是被迫延長過渡期。對此,法國總統馬克宏(E. Macron)便毫不留情地調侃,指出退歐談判的死線(Deadline)一向紛亂,經驗告訴我們不能排除過渡期延後的可能性。
儘管強生強調,若英國無法跟歐盟完成經貿協議,以英國國力之豐沛,當可自立於世界,無須仰人鼻息。惟就國際現實來看,勢單力薄的英國失去了最大的境外合作夥伴後,除了經貿關係遭到嚴重限縮外,人力的流失也是一大隱憂。對於孤懸於歐洲大陸邊陲的英國來說,想要克服橫亙於理想與現實間的四大挑戰,真可謂「不可能的任務」。若有閃失,英國恐將淪為大國附庸,更可能將國家推向分裂窘境。
今年1月31日英國退歐生效當天,硬脫歐支持者的歡騰,彷彿日不落國的榮光已再次重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歡樂氣氛將逐漸淡去,英國的夢醒時分當在今年底來臨。屆時,脫歐支持者可能將真正體會到離開歐盟並不是「自由」的捷徑,而是一條通往孤立的道路。
來源:中時
引用網址: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207000278-260202?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