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經濟成長難保二 紓困振興經濟也應超前部署
受疫情影響,近日國際經濟情勢惡化,民間消費急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26日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時表示,若疫情持續延燒到6月,最悲觀的情況,會讓台灣經濟成長調降1.4個百分點。據此換算,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將下修至1.32%,無法「保二」。
強化預算執行力救市
國發會官員表示,國發會依最新情勢評估,疫情對今年經濟成長的衝擊已擴大至0.66~1.40個百分點,以此推算,今年經濟成長最悲觀可能降至1.32%,不過若疫情早點結束,經濟成長率仍可維持在2.06%。陳美伶指出,政府當然會盡全力把經濟成長率保住。
有立委提出未來景氣持續走緩,國發會是否有提前準備因應,陳美伶回應,國發會隨時會依國際情勢做好準備,並加強預算執行力,她強調,目前政府除了有1,000億振興規模,後面還有央行的2,000億中小企業專案融資,相信可以有效救市。
靜待千億紓困案收效
國發會於會議結束後,發布新聞補充指出,依國發會最新評估,雖然最悲觀的情境會讓今年經濟成長落至1.32%,但若加上政府千億元紓困振興效應(可提升0.37個百分點),今年經濟成長仍可達1.7%,倘若把國人出國旅遊轉為國內旅遊效應、及加強公共建設等執行預算效應納入,今年經濟仍可望「保二」。
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指出,自本月初國發會開始滾動模擬疫情對台灣經濟影響,月初由於疫情僅限中國大陸,評估只影響0.61~0.91個百分點,隨歐、美疫情擴大,近日評估已擴至0.66~1.40個百分點,國發會將隨疫情變化隨時再進行評估。
《經濟日報社論》則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各國紛紛加大紓困規模,以「超前部署」的態度來應對經濟衰退的狀況,而我國在紓困振興方案上,規模僅1,000億元,且推出的延後繳稅、降息等措施,缺乏真正可刺激經濟、振奮人心的超前部署策略,面對比金融海嘯還嚴峻的衝擊,政府應實質減稅和增加「酷碰券」發放金額,讓國人實質所得增加,敢放膽去消費、旅遊,來提振國內經濟。
台灣在疫情爆發初期,首當其衝的航空公司、免稅店、旅行社、飯店、餐飲、遊覽車、名特產品店等,業績直直落,隨後疫情快速擴散全球、國內確診病例數激增,運輸業、景區賣店、夜市攤商、小吃店的消費人口也跟著驟降,部分產業同樣因需求降低,訂單減少,開始實施高層主管減薪、部分基層員工放無薪假的樽節措施。
勞動部長許銘春證實,截至3月24日止,有164家事業單位、4,808人實施減班休息(即無薪假)。事實上,國內規模極小的幾人公司,勞資協調暫時減薪共度難關的也不在少數,實質所得縮水的人數遠超過放無薪假的人。
經濟要成長,消費是極重要的動能,市場有消費,廠商才會有生產訂單、才能銷售獲利、才能維持公司正常營運、才可能增加員工(至少不會裁員)。失業者少,家庭可支配所得增加,消費者才敢大膽購物、旅遊,形成一個良性、正向的經濟成長動能。反之,消費低迷,就會出現關廠、裁員、失業率暴增的狀況,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及社會安定。
近日行政院公布降息、延後繳稅等措施,確實可暫時減輕企業主和民眾的負擔,進而避免發生企業倒閉潮,但延繳最終還是得繳,負擔依然存在;而原本就是納稅人應得的退稅款提早發還,不過是讓納稅人提早拿到款項,並未增加所得,未必可刺激其消費慾望。
至於不裁員、不放無薪假的企業,政府將給予一筆員工培訓課程費用補貼,希望企業利用這段期間提升員工素質,立意確實良善,但企業與勞工的所得還是沒有增加,消費動能仍然低迷。
為此,政府在思考振興經濟策略上,應放大格局、超前部署,台灣一開始在面對疫情傳播時,即以超前部署的積極態度備戰,所以疫情管控良好,獲得多國讚許,現在疫情尚在延燒,台灣經濟大受衝擊,政府也應以迎戰疫情傳染的超前部署策略,提出有效的振興經濟方案來。
來源:聯合報、中時、經濟日報
引用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4451456?from=udn-catelistnews_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