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信用等級出現3警訊 貿易、光電業拉警報
中華徵信所表示,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台灣企業的整體信用等級保持一定的穩定度,但在去年下半年起企業的信用等級呈現趨弱的變化。尤其是去年十月之後,企業信用等級明顯的出現下降的趨勢。
值得留意觀察的是,中華徵信所指出,整體受評企業中信用被降等的企業占比持續大幅提升,今年三月被降等企業的占比為1.81%;也就是說每百家受評企業就可能有兩家企業被降等。
中華徵信所工商徵信部總編輯劉任表示,進出口貿易業的信用等級欠佳,研判與美中貿易戰下,美國加徵關稅、企業轉單,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有關;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則與該產業本來就在谷底、同業競爭、大陸供應鏈斷鏈等因素連動。
中華徵信所報告中也提到,今年1月到3月,每個月的占比曾經高於5%的產業,共有七個,包括:進出口貿易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鋼鐵基本工業、工程技術服務業、無線通信機械器材業、網路設備業、餐飲業。
其中,進出口貿易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連續三個月列名降評產業。。進出口貿易業部分,三個月的占比都達到19%以上,2月占比甚至達到44%。
以及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部分,降評占比連續三個月上升,從1月的5%、2月的8%到3月的12%,這兩個產業都需要特別關注。
中華徵信所認為,整體來看目前受評企業的調降信用等級情況還不至像比2008年第4季金融海嘯那麼嚴峻,不過受制全球疫情尚未平息,各國先後實施的「封城」及「關閉邊境」措施,造成全球經濟活動遲緩,市場需求弱訂單延後因而壓抑跨國貿易,致使調降信用等級惡化的趨勢沒有停止,4月的企業調降等級將更關注由B-等級和C等級占比是否又有再升高的趨勢為觀察重點。
劉任表示,中華徵信所與國際三大信評公司的差異主要有兩點,首先,「我們做短期、他們做長期」,中華徵信所幫委託的企業在交易期間內做評估,常見三個月到半年,三大信評公司幫企業做的評等可能長達五年;其次,三大信評公司做的是委託的企業自己本身的評等,中華徵信所則是幫企業做交易對手的評級。
中華徵信所是國內老牌徵信公司,旨在幫進出口廠商徵信交易對手、幫貿易信用保險公司徵信欲承保的企業,或幫國內企業徵信國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