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活下來!經濟抗疫,你我也能拉一把
一場凶猛疫情,短短三個月已奪走全球逾十六萬條人命,全球數十億人口被迫待在家中。經濟活動戛然而止,看不見終點的疫情帶來經濟海嘯與大失業潮。經濟抗疫已是各國政府重中之重的任務:保住人命,更要保住企業、保住工作機會,讓活下來的人不致成為疫情經濟難民,為疫後留一線生機。
《經濟學人》雜誌估計,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將影響世界GDP的五十%。國際勞工組織四月報告則指出,隨著新冠疫情持續惡化,急凍的消費與各國的封鎖措施已衝擊近廿七億勞工,約占全球勞動力八成一。
疫情的衝擊,當然輕重有別。新冠病毒讓「WFH(在家工作)」成了新潮流,不少居家工作者在網上秀出被小孩或毛小孩騷擾工作的各式「無奈」。其實,能夠在家工作的人是幸運的階級:首先,你必須是白領知識工作者,不用站到與人接觸的風險前線;其次,你任職的企業可能受創不大或體質強健,能保住員工挺過疫情。但是,很多人就未必這麼幸運。
無論是疫情帶來的病亡,或隔離對勞動力的傷害,乃至各國基於防疫採取的各種封城、鎖國、限制聚會,加上人民對未來的恐慌,都重創經濟動能。緊接而來的,就是企業裁員、無薪假等生計問題,企業營運及勞工的就業和所得安全均受影響。然而,逃過疾疫卻落入無米之炊,是誰想要的命運呢?
對抗經濟疫情,行政院端出兆元預算,勞動部、交通部、文化部和經濟部等都提出計畫,希望透過各項補貼方案以振興經濟和工資補貼,或透過就業安全體系減緩疫情對生計的衝擊。但政府祭出的大規模紓困方案,是否接住了眾多難以發聲的小業、小店、小攤、小工受害者,不無疑問。
台灣九成五企業是中小企業,養活九成的受雇者。不若大企業的底子深厚,小型企業的勞工更容易受到裁員及營收銳減之災。更別提許多非典型就業的基層勞動者,甚至未納勞健保等就業與社會安全體系,一旦失業,就是落入深淵。
以為房地產商在馬路上促銷的舉牌人為例,房地產市場因疫情而急凍,舉牌人只能回家吃自己。但原本就無隔日糧的族群,既無組織保護,又缺紓困資訊,更不知如何完成申請救助的「作文比賽」,如何撐過這波災難?
最近傳出,有台大博士生原在游泳池打工,但因泳池關閉,現在只能靠接單外送貼補家用;更有人因為收入驟減,只能積欠房租。民間團體就緊急呼籲,政府應針對因疫情遭解雇、減班、減薪的民眾,提供緊急租金補貼,以保障棲身之地。
大瘟疫、大災難,是我們的大共業及大考驗。除了督促政府周全經濟抗疫,在許多制度未及之處,人性的悲憫就是最後且最重要的救贖,你我都可以拉人一把。許多良善已引領我們在黯淡處見光。宜蘭義大利老神父為死傷慘重的家鄉募款,短短七天收到一・五億元,包括賣菜的阿嬤也捐出辛苦排隊積攢來的口罩和賣菜錢。神父說捐太多了,誠摯接受退款要求,轉助台灣其他需要的人。
其實,我們都可以是助人挺過難關的重要他人。作家龍應台發起「挽救,才能挽留」行動,呼籲每一個還有能力的人,就十倍買書、十倍買花、先付十餐的錢,「今年十二個月的花錢都先付了」,以「待用餐」的概念,挽救平日給我們人情、給我們方便的小店,才能挽留住我們想念的日常。獨立書店也自力救濟推出付費會員制,換取未來消費的折扣。這些「我先給,他就OK」的觀念,不僅可為各式小店、每位從業者背後的一家人帶來存活生機,更是台灣社會再一次展現社會連帶、生命共同體的時機。
我們有幸免於疫,更要在疫情之後,大家一起活下去。祈願地球早日康復!
引用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4504285?from=udn-catehotnews_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