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科學家首度同台連署 「氣候緊急」需超前部署

科學家首度同台連署 「氣候緊急」需超前部署

適逢世界地球日第50周年,台灣科學家發起連署回應2019年11月《生物科學》期刊刊登的〈世界科學家們的氣候緊急狀態警告〉一文,這是首次台灣自然科學家一同以具名連署的方式呼籲氣候緊急狀態的事實,政府在因應對策上要「超前部署」,21日召開記者會說明。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計畫主持人、臺大國發所教授周桂田表示,台灣走的是高碳經濟,但多數政策決策者與社會菁英僅視氣候變遷為環境議題,未能警覺氣候緊急狀態對經濟、社會的重要性,一旦發生便難以回復,如應對疫情一般,政府、企業到社會要採取整體性的改變與解決方案。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許晃雄指出,各樣研究指出氣候急遽暖化屬人為造成,以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的三階段來說明氣候變遷,分別是忽視期、醞釀期和警覺期。

 

 

 

許晃雄解釋,1970年代科學家已經呼籲氣候變遷在將會造成許多自然災害,但被長期忽視,後來許多氣候倡議出來進入了醞釀期階段,例如氣候緊急的概念、年均溫增幅控制在1.5度至2度內等,否則到了警覺期災難已無法預防,就像疫情大爆發。

 

 

 

臺灣海洋大學副校長許泰文指出,氣候暖化造成南北極冰川融化,據統計,百年內海平面上升約在50至70公分,過去測得巨浪高度約6到8米,現在已可測得15米,幾乎是2倍高度,暴潮導致海岸線後退,緩衝能量就會喪失,海水倒灌、國土流失、衝擊生態機率上升,將威脅沿海人口密集區的經濟與民生,未來可加強情境模擬與監測,並提高海堤的高度,另外《海岸法》已通過,海岸防護區的劃設要加緊進行。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提到,海洋是碳捕捉與儲存的重要場域,因此「藍碳」近十年成為學界關注焦點,特別是只佔海洋面積不到2%,卻累積高達50%海洋儲碳量的海岸濕地,包括紅樹林、海草床及鹽沼,「溫管法」修法也要將藍碳納入其中。

 

 

 

與會學者紛紛表示,政府應積極回應科學家們的呼籲,翻轉台灣過去在氣候變遷較為落後的形象,猶如防疫要求「超前部署」。

引用來源:中時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