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林奇宏:新一輪的全球化互動即將來臨
林奇宏表示,在這波疫情中,以資通訊科技、大數據與人工智慧、互聯網為主題的科技防疫扮演了重要角色;從確認病原、追蹤隔離到藥物疫苗研發都可以發現自2003年「抗煞」迄今,人類科學技術的長足進步。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也暴露出人性的光明與黑暗面,隨時提醒我們「一個覺醒的社會,必須依靠人與人之間相互成全,才能展現更強的生命力」。
觀察人類與傳染病纏鬥歷史,此次掌握致病原已比過去快上許多。1980年代,人類花了數年才找到愛滋病的致病病毒,就連十七年前的SARS,也是疾病診斷數月後才得知病原是冠狀病毒,此次武漢肺炎,在病例出現的兩周內,新冠病毒的「長相」就已清楚的公諸全世界。
由於新冠肺炎與SARS病原同屬冠狀病毒,具高度基因序列相似性,人們於是將曾經立下戰功的「抗煞」經驗派上用場(雖然SARS為何突然消失至今無人能解),慣性地採用病人症狀監測於篩查檢疫,發燒篩檢成為防疫的顯學。
然而,越來越多的科學實證顯示,我們面對的是遠比SARS病毒更狡猾的敵人。新冠病毒的高度傳染性與相對(SARS 及MERS)較低的死亡率造成了全球大流行;有些近乎健康的帶原個案,以無症狀或症狀前傳染的方式讓社區傳播無從捉摸。
研究也發現,體內帶有抗體並不表示對疾病具有中和性免疫,非中和性抗體的存在或抗體濃度太低時,反而有可能增加感染或加重臨床病情;更有甚者,科學家確認了疾病康復者被再次感染的風險,讓傳統的群體免疫模型遭受了極大考驗。
老藥新用尚未露出曙光,預防性疫苗的開發似乎遙遙無期(數十年愛滋病疫苗研發至今仍繳白卷),面對自然界祭出的考題,我們謙卑以對。
也許我們應當反求諸己,重新界定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防疫科技除了針對病毒與疾病的研發外,也可以幫助人們重新塑造新的行為模式與互動關聯。
如果如許多學者專家預測,新冠肺炎將「流感化」且年年報到,則監測、應變和緩解將會是此疫病循環的三個階段,相信應用新科技可以更有效地幫助三階段整備。
林奇宏舉例,大數據與AI可以利用非線性模型增加監測的敏感度,及早提出預警;物聯網及穿戴式裝置可用於應變時的檢疫、隔離及追蹤,即時記錄個案健康狀況並適時反應;資訊決策系統可有效分流,避免爆量造成醫療體系崩潰;於緩解期時,技術的軟硬體升級、強化資通安全及個資保護更是整備期重要課題;利用社群媒體以加速事實的傳播,互動式關聯資訊科技增加各國疫情透明度,均有利於監控下一波疫情蠢動。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讓我們再一次體認了地球村休戚與共的事實,後新冠疫病的經濟趨勢或許會遭受暫時性的反全球化浪潮席捲,未來也許不再有壟斷的世界工廠,但實質的改變恐怕是(拜資通訊科技之賜)更多微型供應網與區域短鏈的形成,比過去更多的國家或地區將加入新一輪的全球化互動。
後新冠疫病也將暴露出人類社群更嚴重的資源分配不均與健康不對等,為了防疫犧牲的個人隱私將如何弭平,人權與生命保障勢必要重新找到平衡點。開放與集權的社會有不同的防疫策略與面相,人類已在這一波大自然的掃蕩中體悟,生活在地球村須要相互依存,又須彼此包容(必要時還要保持距離),一個覺醒於疫病的人類社會將是相互成全,敬畏自然,具有極強生命力的地球村成員。
轉載自2020.5.1「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