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現場「探究與實作」教學困境與分配不均
新課綱強調素養導向教學,高中要訓練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解方的實證能力。高中「部定必修」以往自然領域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科,首度新增4學分「探究與實作」,採跨科協同教學,且納考新學測自然科;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也納考未來分科測驗,且有逾5成大學科系個人申請將採計此課學習成果。
根據各校課程計畫書,全台多數高中規劃於高中二年級安排「探究與實作」,但教學現場多數教師過去缺乏跨科設計課程經驗,一位北市公立高中公民教師就透露,不少資深教師「能推就推,死都不想上」,固守有課本的部定必修。甚至在北市、新竹、苗栗,都發生有高中甄選代理教師,明定職缺要接手探究與實作課程。
也有一位北市公立高中生物教師觀察,代理教師上探究與實作「是常態,比率很高」,但因代理教師流動率高,未來若離職,恐怕會有銜接問題。她也不諱言,探究與實作是一門無課本課程,「少數學校也會掛羊頭賣狗肉」,把此刻塞入正課趕不完的實驗課,失去新課綱「探究」的精神。
但也有少數學校注意此現象,明定探究與實作「不得由代理教師授課」,例如內湖高中校長周寤竹表示,教師雖非年資多寡,等同於教學能力,但代理教師對學校、學生需求難免不熟悉;且此課程有助於正式老師精進教學能力,長遠來看,對師生都是雙贏。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說,探究與實作是新課綱重頭戲,大考要考、大學也要看,但不少一線教師對這門「空白課程」不知所措,也導致學生修課品質全憑運氣,建議官方應該提供支援,例如廣民間組織或公民團體人士來協作課程設計。
另一方面,此門課程也導致社會及自然領域兩樣情。有高中教師表示,自然的探究與實作屬「部定必修」,社會的探究與實作卻是加深加廣選修,導致學生高二分班群後,出現文組生必修自然探究與實作,理組卻可放棄社會探究與實作的狀況,形同「重理工、輕人文」。
北市內湖高中公民教師周維毅說,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定位為「部定必修」;反觀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定位是「加深加廣選修」,而國教署雖先後成立北區及南區探究與實作課程推動中心,但中心成立約一年,教師培力工作坊偏重於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相較之下,社會領域工作坊僅於一○九學年度開學前加開十二場次,且因有名額限制,多數教師無法受惠。
對此上述兩者情形,教育部回應,各校可依照各自師資人力安排授課教師,不會因個別教師年資而限制教學範圍;而除探究與實作課程推動中心之外,歷史、地理、公民等學科中心已規畫多場教師研習,自然及社會領域「並無差別待遇」。
引用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4910013?from=udn-catehotnews_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