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外交路線 將重返多邊主義
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為美國總統的機率大幅升高,引發外界對於美國外交政策「轉向」的揣測。一般預期,若拜登主政,將恢復美國傳統的「多邊主義」路線,讓歐盟等盟友鬆一口氣。
針對中國立場,他也將更加重視結合盟國、並加強關注人權問題,較不依賴關稅手段,可望降低美中的經濟緊張關係。
拜登不斷批評現任總統川普的「美國第一」政策,並喊出「恢復美國的領導地位」(restoring American leadership),試圖修復美國與盟國之間緊張的外交關係,並主張重新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機構,因此若美國由他主政,美國外交政策預料將重回「多邊主義」路線。
對於中國大陸崛起的威脅,拜登也將更重視「多邊」操作,更加重視結合盟國,並關注人權與網路竊盜等問題,較不依賴關稅及軍售等手段。
拜登並未承諾將取消對中國大陸產品加徵的關稅,預料至少短期內也不會取消,因為這是川普留下來的重要談判籌碼,且攸關政府稅收。
拜登也必須要決定,究竟是要再談美中「第二階段」協定、還是要重談「第一階段」協定。
他的首要經濟顧問布林根表示,「我們必須再談,且真正地交涉體制性的議題」,可能聚焦於政府補貼及網路竊盜等領域。
在科技領域,拜登也主張與「民主國家夥伴」共同研擬與網路竊盜、數據隱私及人工智慧有關的全球性規則;他保證將對竊取美國科技的大路企業實施新的制裁。他支持美國國內禁用華為的5G設備,但很少提到是否將持續說服盟國也不用。
民主黨一貫重視人權,拜登亦然,保證將「充分強化」川普去年簽署的「香港人權與自由法」。
拜登在參與亞洲事務時,可能會設法淡化軍事成分,以免陷入新冷戰的陷阱。他幾十年來一貫主張「戰略性模糊」,將美國與中國直接衝突的風險降到最低。他將延續川普的「印度─太平洋戰略」,將印度拉入民主國家同盟,以抵銷中國大陸在亞太區域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