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球最新情報 台灣秋冬防疫專案明日啟動
秋冬防疫專案12月1日起啟動,來台旅客登機前必須配合出示3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報告。國內8大類場所強制戴口罩。
由於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加上12月1日起來台旅客登機前必須出示3日內新冠肺炎核酸檢驗報告的影響,這幾天從美國回國在桃園國際機場入境的人數明顯增加,不少旅客穿著全套防護裝備。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說,指揮中心並非強制要求有陰性報告者才能登機。持陰性報告者可走一般登機及入境程序;持陽性報告者,應遵循所在地國家確診者隔離政策及航空公司乘客規範,不一定能夠登機,如有急迫需求,必要時申請專案返台。
莊人祥說,雖檢附採檢報告和登機資格無關,但若未取得採檢證明就入境,依然會視情況予以裁罰。若旅客自可採檢國出境,卻不願檢附證明,即使航空公司同意登機,安排指定位置,顯然該旅客可取得採檢證明卻拒絕配合,雖可入境,最高可能遭裁罰15萬元。
國內部分,根據指揮中心18日所宣布內容,12月1日起,民眾進入「醫療照護、大眾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洽公」等8大類場所,強制要求佩戴口罩。若未依規定佩戴口罩,經勸導不聽者,將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項第6款規定,由地方政府裁罰3000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台灣高鐵、台鐵12月1日起旅客進入台鐵車廂及場站(含車站大廳)時,須佩戴口罩。如有飲食的需求,在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備的前提下,可在飲食期間暫時取下口罩,飲食完畢仍須配戴口罩。
此外,由於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等流感高危險族群接種率,已逐步提升至目標接種率八至九成,為持續推動流感疫苗接種計畫對象於流感高峰期前獲得保護力,指揮中心日前宣布,自12月1日起恢復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的成人接種公費流感疫苗。
指揮中心也呼籲,除接種流感疫苗外,民眾平時應落實勤洗手與咳嗽禮節等良好衛生習慣,外出活動時,維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若無法維持應佩戴口罩,生病不適者盡量在家休息,以降低呼吸道病毒傳播的風險,保護自己及他人健康。
指揮中心提醒民眾接種前,先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站或疾病管制署流感防治一網通查詢,並電洽有提供接種服務的院所預約,確認有疫苗後再前往接種。
●秋冬防疫專案QA
Q1:目前國內COVID-19疫情和緩,為什麼要實施秋冬防疫專案?
A:國內自4月13日迄今無新增COVID-19本土病例,惟隨著時序進入秋冬,全球疫情持續上升,多國單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我國境外移入個案亦隨之增加,加上民眾於防疫新生活之持續落實度未盡理想,為能妥善因應國內在秋冬時期面臨流感流行和COVID-19疫情之雙重負擔,指揮中心規劃數項因應措施,合併為秋冬防疫專案,以強化邊境檢疫與社區管理,並提升對COVID-19疑似個案之偵測,以利及早應處。
Q2:秋冬防疫專案什麼時候開始實施?包括哪些措施?
A:自今(109)年12月1日起實施,至明年2月28日為止,共3個月。重點措施有以下三項:
(一)入境及轉機旅客登機前出示3日(工作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
(二)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強制佩戴口罩。
(三)強化醫療院所感染管制及通報採檢。
Q3:國內目前沒有COVID-19本土疫情,為什麼要實施強制佩戴口罩?
A:國內自今年6月7日起放寬生活防疫管制措施,鼓勵民眾落實防疫新生活,由於落實情形不甚理想,於8月5日再列舉八大類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之人潮擁擠及密閉之場所,請民眾務必佩戴口罩。考量秋冬時期除了COVID-19疫情以外,也有多種呼吸道傳染病盛行,都會加重醫療體系的負荷與調度壓力,為了有效提高民眾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佩戴口罩之遵循度,以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與傳播,進而避免過度耗用醫療資源,故強制要求民眾進入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可能傳播COVID-19之室內場所應佩戴口罩。
Q4:有哪些場所需要強制佩戴口罩?
A:包含「醫療照護、大眾運輸、民生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洽公機關(構)」等八大類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指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可能傳播COVID-19之室內場所),要求進入該類場所活動的民眾佩戴口罩,除了有助於防範COVID-19之外,對於其他各類經由飛沫、空氣傳播之疾病也能發揮防護效果。
Q4-1:教育學習場所包括學校嗎?
A:考量學校教室、幼兒園、安親班、補習班等場所多為特定人,故不列入須強制佩戴口罩之場所。由教育部依據指揮中心公告相關指引,督導落實執行各項防疫措施。
Q4-2:進入觀展觀賽場所要強制佩戴口罩的對象,包括表演者、運動員嗎?
A:要求強制佩戴口罩的對象主要是針對進入該場所觀展觀賽的民眾。表演、競賽活動之主辦單位應做好表演者、運動員及觀眾之動線分流,並確保舞台、比賽場地能與觀眾保持足夠之社交距離,至於表演者、運動員,於演出、比賽前後應佩戴口罩。如為指揮中心核准之特殊檢疫專案,應依核定之防疫計畫辦理。
Q4-3:醫院照護機構的住院病人、住民或托嬰中心受托的嬰幼兒是不是也要強制佩戴口罩?
A:要求強制佩戴口罩的對象主要是針對進入該類場域就醫、陪探病、探視、接送嬰幼兒或辦理事務之民眾。但如果該類場域已律定住院病人、住民或受托的嬰幼兒等對象,需要全程佩戴口罩或配合其他防疫措施,以符合感染管制要求,則應依規定辦理。
Q4-4:八大類高風險場域的工作人員是不是也要強制佩戴口罩?
A:要求強制佩戴口罩的對象主要是針對進入高風險場域活動的民眾。而該等場域內的工作人員,若其工作性質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如市場或商店之銷售人員、展演場所引導人員、接待洽公民眾之人員等,建議工作期間應佩戴口罩,若是擔任內勤人員,則落實防疫新生活之措施即可。但如果該場域已律定工作人員需要全程佩戴口罩以符合感染管制要求,如醫療照護機構,則應依規定辦理。
Q5-1:在強制佩戴口罩的場所內,如果要飲食怎麼辦?
A:如果該場所允許飲食,可以在與不特定人保持社交距離(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或有適當阻隔設備(如隔板)之情形下,於飲食期間暫時取下口罩,飲食完畢就立即戴上口罩。如果該場所本來就禁止飲食,請遵守規定並全程佩戴口罩。
此外,餐廳雖非屬強制佩戴口罩之場域,業者及民眾仍應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以降低傳染風險。業者應確保民眾與不特定人之社交距離(拉大桌距、提供隔板/隔屏/隔簾),降低一桌用餐人數,並落實實聯制、體溫量測、手部消毒等防疫措施;民眾在用餐的時候,請盡量不要交談,如要交談、離開座位取餐/上廁所等非用餐狀態下,請戴上口罩。
Q5-2:如果是在航班、高鐵及台鐵車廂等不易保持社交距離、亦無法提供阻隔設備之場所,但仍有飲食需求的話,應該怎麼辦?
A:在可飲食之大眾運輸車廂或海空運航班中,在與不特定人保持社交距離(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或有適當阻隔設備(如隔板)或社交距離內不特定對象均有佩戴口罩之情形下,可暫時取下口罩飲食,飲食期間不交談,並於飲食完畢須立即戴上口罩。
Q6:戶外場所較空曠且空氣流通,也需要佩戴口罩嗎?
A:即使不是前往八大類高感染傳播風險的場域,為了自身的健康,仍應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在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自主佩戴口罩,並配合業者、管理單位或是活動主辦單位的防疫措施。
此外,人潮聚集之戶外場所(如風景區、夜市、傳統市場…等),建議業者或場所管理單位採用「人數總量管制」方式進行管控,以利在場所內活動民眾能持續、有效地保持社交距離;民眾在不能保持社交距離時應自主戴上口罩,並配合場所之防疫措施,另如需飲食,應盡量保持社交距離。
如為戶外進行之公眾集會活動(如遊行、遶境、跨年晚會…等),主辦單位應參考「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公眾集會」,評估風險及制定相關防疫應變計畫,並盡可能落實實聯制,也請民眾全程佩戴口罩,避免飲食。
Q7:嬰兒或學齡前幼兒若沒辦法戴好口罩,怎麼辦?
A:對於持續佩戴口罩較為困難之嬰兒或學齡前幼兒,家長宜自主避開尖峰時刻之人潮,注意社交距離,並避免帶至人潮擁擠的室內外公共場所等。不得已必須前往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請家長為學齡前幼兒戴好幼幼口罩或小童口罩,且注意佩戴情形;對於不適合佩戴口罩之嬰兒,應以具遮簾之嬰兒車或嬰兒提籃防護飛沫。因病就醫時建議亦須留意上述原則。
Q8:國外曾有健身房發生COVID-19群聚感染事件,對於前往健身休閒場所活動的民眾,有甚麼防護措施?
A:民眾常前往的健身房、游泳池、三溫暖、溫泉……等健身休閒場所,其活動性質無法全程佩戴口罩。建議業者或場所管理單位可採用「人數總量管制」、「加大設施間距」等方式進行管控,有助於在場所內活動民眾能持續、有效地保持社交距離,並請民眾配合實聯制、體溫量測、手部消毒等防疫措施。也請民眾在活動前後(如使用健身器材前後、游泳前熱身及上岸後、進出浴池或蒸氣室前後……等)應戴上口罩,活動時再取下,並盡量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
Q9:在公告的八大場域沒有配合戴口罩會被處罰嗎?會有怎麼樣的處罰?
A:強制佩戴口罩措施的法源依據是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項第6款,違規者將由地方政府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執行裁罰,可處新台幣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
Q10:民眾在公告的八大場域不配合戴口罩時,場所的負責人也會被處罰嗎?
A:民眾在公告的八大場所沒有配合戴口罩時,該場所所屬之各機關(構)、團體、事業(即場所之管理人、業者、負責人)等暫不納入裁罰對象,指揮中心將視執行狀況,滾動調整相關措施。場所之管理人、業者、負責人應善盡管理責任並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加強落實民眾宣導、實聯制、體溫量測、手部及環境消毒、人數管制等防疫措施。
※ 亞洲
● 台灣
疫情指揮中心29日宣布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均為印尼籍移工,2人無症狀、1人曾出現嗅覺異常但未通報,3人均於檢疫期滿前採檢,於29日確診,全台累計個案達651例。
● 中國
中國28日新增11例確診,是由福建等6個省市通報的境外移入病例。
● 香港
據官方通報,香港第四波疫情29日再創新高,單日新增115例確診,是近4個月來最多。香港教育局29日下午宣布中小學、幼兒園自12月2日起全面停課。
● 日本
日本東京都29日新增418例確診,連續5天單日新增逾400例,也再創週日新增病例新高;重症患者數與28日相同,維持67人。
日媒報導,受疫情影響,全日本國立、公立、私立大學中至少有190所大學預測,到本學年結束時,因為經濟理由退學或休學大學生將增加。
● 韓國
韓國疫情出現第3次大流行,政府29日決定12月1日起全國非首都圈地區防疫升至第1.5階段,首都圈維持在第2階段,但強化特定場所規範。
疫情自年初爆發以來,韓國政府為防疫呼籲民眾盡量減少外出,令許多人感到鬱悶,菸酒消費也因此創下新高紀錄。
● 印尼
印尼疫情工作小組公布數據顯示,29日新增6267例確診,一週內第3次創新高,病例總數達53萬4266例;另新增169人死亡,病歿總數達1萬6815人。
印尼是東南亞確診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
● 印度
全球最大疫苗生產商印度血清研究所28日表示,將在兩週內申請冠狀病毒疫苗Covishield的緊急使用許可;儘管科學家對這支疫苗的防護率感到困惑,仍不會延宕疫苗的配送。
Covishield疫苗是由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與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合作研發。
※ 歐洲
● 英國
「金融時報」報導,英國政府預計下週批准由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與美國輝瑞大藥廠攜手研發的疫苗,成為率先批准使用COVID-19疫苗的西方國家。
英國政府表示,2週前爭取到500萬劑由美國藥廠莫德納(Moderna Inc)研發中的疫苗,29日再爭取到另外200萬劑。莫德納疫苗最快明春可供貨全歐。
● 俄羅斯
俄羅斯27日通報新增2萬7543例確診創下新高後,29日又新增2萬6683人染疫;自疫情開始蔓延以來,境內已累計226萬9316人確診。
俄羅斯疫情應變中心表示,過去24小時又新增459人不治,死亡人數增至3萬9527人。
※ 美洲
● 美國
由於確診病例激增,舊金山市將自30日起實施宵禁,並將執行其他限制措施,以防疫情擴散。
舊金山市市長布里德(London Breed)28日表示,宵禁將實施到12月21日為止,期間非必要店家關閉,並禁止不同家庭的人在晚上10時到凌晨5時間聚會。
追蹤線上購物的奧多比分析公司28日指出,受到疫情影響,美國民眾避免上實體店面購物,讓傳統購物季開端「黑色星期五」當天的網購量大增,創下單日消費金額第2高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