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乾旱衝擊最大作物出爐 農委會明年推水稻種植「四選三」
極端氣候下,旱、水兩災發生機率越來頻繁,農委會分析全台作物對乾旱敏感以及受此次乾旱影響的程度,並於2日首度對外公布結果。農委會指出,11項高敏感作物中,以茶葉受影響面積4,800公頃為最多,主要集中在苗栗,其他包括北部及中部梨、北部短期葉菜類、中部竹筍,受影響面積也在3千到4千公頃不等。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原音)茶葉我們現在影響的面積,在苗栗我想是影響最嚴重的,目前我們已經有盤點出茶葉的一些乾旱的影響,可是如果明年在茶葉的春茶,他在萌芽期的時候2到4月,如果還是持續乾旱,我想我們上次記者會已經說明過,今年是反聖嬰年,所以也會影響到明年春天的時候,降雨量如果不來,那我們茶葉的影響預估就會有4,800多公頃,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影響。』
農委會因應乾旱,也提出短中長期調適策略,短期將加強農業節水技術教育訓練、推動節水示範場域、推廣管路灌溉設施;中期將以加強計畫性用水為主軸,除了加大引水蓄水設施外,也要推廣精準灌溉,另一方面,近期農委會也下鄉宣導,要推動水稻種植「四選三」,也就是政府在2年4期耕作中,只給予3期稻作保價收購、直接給付等政策優惠,鼓勵農民2年內只種植3期水稻,剩餘1期則改種旱作或景觀作物。
農委會強調,四選三政策既可節省水資源,還能增加農民收益,因為在乾旱下,種稻收入不一定會好,但若種植黃豆、小麥等耐旱作物,或種植享有綠色環境給付的景觀作物,收益反而會更好,例如綠色環境給付作物,每公頃可收4萬5千元,扣除掉翻耕5千元,還有4萬元利潤。
農委會指出,四選三政策明年上路,沒有強制性,僅由農民思考是否自願配合,而若推動順利,最快後年將以區域為單位推動大區輪作,預估可節省2成的農業用水。
農委會表示,長期方面則要提升抗旱韌性,包括加強水源涵養、布建智慧灌溉、研發耐旱品種以及擴大農業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