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龔明鑫樂觀看待2021經濟復甦

龔明鑫樂觀看待2021經濟復甦

龔明鑫接掌國發會以來,一直鋪陳資本市場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擴大國發基金能量,積極扮私募基金(PE)主管機關,建立國家融資保證機制,讓公股參與離岸風電專案性融資;促壽險資金透過創投投資六大核心戰略等產業,在在展現他的行動力。並預估2021下半年全球經濟復甦,跨境旅遊、商業活動,將出現報復性成長。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接受《工商時報》報專訪表示,隨著全球經濟於明年下半年復甦,跨境旅遊、商業活動恢復,將會出現報復性成長,相信「海嘯第一排會變成海景第一排」,全球供應鏈重組也將重新啟動而帶動我金屬機械出口,產業K型兩極化現象可望改善,預期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高於主計總處預測,有機會超過4%。

近月國際機構普遍看好明年全球經濟,但是否會出現一些黑天鵝?龔明鑫表示,國際機構預測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4%,比今年好非常多,但明年經濟是否會如預期這麼好,最大變數仍在於疫苗效益,目前疫苗已開始施打,必須再觀察一陣子才會清楚其效益,如果疫苗的保護力可以持續久一點,估計明年下半年經濟會有很大的復甦,台灣經濟也會更樂觀。

所謂全球明年下半年會有很大的復甦,龔明鑫以台灣疫情趨緩後於6月解封,7月發放三倍券帶來報復性消費為例表示,明年下半年若全球走出這波疫情困境,全球也會有類似的報復性、爆發性成長,而帶動跨境旅遊、跨境商業活動、供應鏈重組等投資活動,將進一步提升台灣經濟成長。

龔明鑫認為,三倍券政策效果相當好,尤其帶動業者及各部會加碼促銷,這個經驗可做為日後政策參考,至於三倍券帶動多少經濟成長,還得再評估。依各機構對明年經濟成長預測,主計總處為3.83%,央行估3.68%,愈新的預測愈樂觀,龔明鑫表示,明年全球經濟如預期達4%,台灣經濟成長有上修空間,「有機會達4%以上」。綜合看來,今、明兩年台灣經濟比世界好得非常多。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2.54%雖優於全球-4%,但產業K型兩極化走勢相當嚴重,資訊、電子業大幅成長,傳統產業、多數服務業相當辛苦。龔明鑫說,受疫情影響,今年產業確實出現K型走勢,有些產業好,有些產業不好。惟隨著明年全球走出困境,不利因素消失,不同產業差距不會那麼大,相信「海嘯第一排會變成海景第一排,會有一些報復性發展。」

他強調,明年供應鏈重組將重新啟動,這些投資將帶動我國金屬機械業出口,也會帶動國內投資,為明年台灣經濟注入新的成長動能,會紓緩兩極化走勢。

龔明鑫:明年沒有通膨問題

龔明鑫還說明,美國無限量QE為市場注入大量資金,可能推升資產性價格,但不會讓油價回到100美元以上,不致於引發輸入性通膨,2021(明)年台灣沒有通膨問題。不過,為避免大量資金進入台灣推升泡沫風險,將設計機制把游資導入公共建設及對國家長期發展有幫助的產業。

美國今年3月宣布無限量QE,大舉購債為市場注入流動性,估計釋出3兆美元,比2008年之後三輪QE規模更大,速度更快,在過多貨幣追逐過少商品下,2021年原油、金屬及農工原料行情恐怕會飆漲而再度掀起通膨。

但龔明鑫表示,過去國際資金投資範圍較小,過多資金只要投入初級原物料市場,極易推升農工原料價格,而造成通膨疑慮,但隨著自駕車、電動車、再生能源、氫能等未來性投資領域愈來愈多,國際資金押在原油等農工原料意願大大降低,原油價格不太可能再飆升至100美元以上。

龔明鑫說,只要油價漲得太多,頁岩油與再生能源就會出來,對油價產生抑制效果;再者,循環經濟對原油依賴已降低,據此研判原油及農工原料價格大漲而引發輸入性通膨可能性不高。倘若油價果真大漲讓全球出現通膨疑慮,相信美國聯準會也會重新思考現行匯率、利率政策,以目前利率這麼低,要抑制通膨空間非常大(指升息),從這些訊息看來,通膨應不至於出現。

依主計總處及央行最新預測,明(2021)年台灣消費者物價幅(通膨率)分別為1.16%、0.92%,為近三年最高。

另國外充沛資金匯入國內,龔明鑫說,有可能推升資產性價格,惟是否可定義「泡沫化」是有疑慮的,因為有實質投資的支撐,但又夾雜一些資金效應,這些現象與過去有很大不同,政府將設計一個機制,把資金疏導到對國家長期發展有幫助的地方。

龔明鑫說,政府設計很多機制,把游資引導到特定政策方向,如保險法修法開放保險資金投入公建,鬆綁1/3董監限制;國發會也將設計機制,擔任PE私募基金主管機關,透過創投將壽險資金引入公建、5+2產業及6大核心戰略產業;又像離岸風電,對台灣是新模式,公股銀行擔心保證不足,國發會設立國家級融資保證機制,讓銀行願意提供專案性融資。

龔明鑫認為,小英領導的執政團隊四年多,破除三大迷思:一是打破過去「民進黨不會經濟治國」的刻板印象;二是破除台灣發展非依賴中國大陸不可,從近四年台灣獲得新的成長,並未依賴大陸;三是改變了台灣很小發揮不了作用,在國際說不上話的困境;尤其這次新冠疫情在國際舞台發揮很大影響力。

他還說,未來經濟還有二大挑戰:一是金融如何與產業、公建及海外佈局並行的策略性思考。二是明年COP26(氣候變化框架公約26次締約方大會)即將到來,很多國家被要求2050年碳中和及淨零碳排放的承諾目標,台灣在綠色永續要做得更積極,但當前結構很困難,是嚴肅的課題。

圖片來源:工商時報網站

來源:中時、工商

引用來源:多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